浙商银行

图文:专家参与中国经济增长与资本市场投资机会议题对话

2012年12月03日 15:54  新浪财经 微博
2012年中国资本市场峰会于12月3日在北京举行。图为主题演讲第三议题: 中国经济增长与资本市场投资机会专家对话。(新浪财经 程祖灏 摄)   2012年中国资本市场峰会于12月3日在北京举行。图为主题演讲第三议题: 中国经济增长与资本市场投资机会专家对话。(新浪财经 程祖灏 摄)

  新浪财经讯 2012年中国资本市场峰会于12月3日在北京举行,主题为《预测与展望——全球经济预测与资本市场展望》。图为主题演讲第三议题: 中国经济增长与资本市场投资机会专家对话。

  附:讨论实录

  沈宏:刚刚邵先生讲市场很烂,我完全同意,不过我们今天下午讨论的第一个市场不是A股,也不能用烂这样词来简单形容,这个市场顶多让人觉得比较纠结,就是中国的房地产市场,这个市场是近几年讨论宏观经济绕不开的话题,有很多人把中国的楼市跟日本80年代末的楼市泡沫相比。因此有人很极端的判断,中国的房地产市场很快要陷入泡沫崩溃的阶段。这是见仁见智,但确实在经历了前十年的繁荣和近两、三年史上最严厉的调控后,大家都对房地产市场未来的走向很关心。现在我想请嘉宾跟大家分享一下他们的想法。具体来说,我想了解一下,除了谈一谈对未来二、三年发展的前景,比如明年新的领导层上台以后,对于房市调控会有哪些新思路?具体来说会有哪些?比如是否会更倾向于利用市场手段?比如税务?这两年一直在忙着造保障房,在规划和调控中会起什么作用?我想先请宋宇先生谈谈您的看法。

  宋宇:新领导层的思路,过去一年我能感到的调控思路的变化,就是对房地产的供给包括供地有一个新的认识。过去好象简单的说房地产的政策要紧还是松,但如果把供给搞得更紧了,对房价调控长期是非常不利的。过去一年里,总理在各种场合的讲话,强调要保证住宅用地,这都是非常好的思路。下一步除了您讲的之外,还有一点非常重要,就是对真实利率的重视一定要高。过去几十年中国通货膨胀不高,名义的存款利率很低,但真实的存款利率勉强算是正的,在这种情况下在其他回报投资很高的情况下,等于是跟老百姓说不要把钱放在银行里,去干点别的,这是给房价调控设置了很大的困难。所以利率调整还要做一些事。另外我不同意跟日本80年代很像的观点,日本生育率在下降,城镇化过程基本结束了,日本城镇化大规模进行是六、七十年代,八十年代末该干的都干得差不多了,中国离那儿差得还非常远,所以邵先生的思路我还是非常同意的。

  方德尉:房地产市场09年开始加强监管,使房地产市场降温,最后我们终于看到在2011年年底和今年,政策有了更加复杂的综合性措施,一方面降温,同时也让这个市场进一步发展。政策有延续性,还有行业方面的分析家、股票分析家都希望今后有些放缓政策的调整,房地产市场已经降温了,今后没有放松政策的情况。保障房还要大力上马,这确实可以发挥很多缓解市场的作用。我们看到信贷在房地产市场上的作用发挥得非常好,有些全球性的转移,让中国的开发商做得非常好。另外现在还缺少一些新的措施,我觉得现在基本还不错。

  沈宏:克劳迪奥先生您是在香港,可能更了解一些情况。中国推出了一系列的保障房项目,中国的领导层最终走向香港政策,解决房地产出现的僵局,你是怎么看待社会保障房项目将会扮演什么样的角色?作用如何?

  克劳迪奥。派伦:社会保障房项目是非常积极的,一方面在全球范围内都是如此,就是解决不平等问题,解决一些低收入人的住房。但也有一些负面问题,在新加坡有些人资产很多,但没有多少现金。有时候有足够的金融资产,只好不断靠购买房地产积累财富。因此我们要建立社会保障房的项目是为了解决不平等的问题,但是还有一些不良的后果,就是资产本身可能集中于房地产方面了,这是要注意的。

  沈宏:下面一个题目是宏观经济本身,现在的经济已经不是保8,而是7.5%甚至7%,李克强总理也说了,如果中国可以保持7%,实现小康社会没问题。有很多人人中国经济增速放缓是政府有意为之,刚刚有嘉宾在演讲时也提到了这点,有人会认为会有风险,因为长期以来的一些积弊开始显露,进入了改革的深水区,现在的减速是没有办法的事,甚至面临硬着陆。景晓达先生您对此怎么看?

  景晓达:我个人认为中国经济从2009年就持续处于中速下移的过程中,如果拉长时间,09年以来我们感受到的情况是中国经济增速中枢在下移,通胀中枢在抬升,这显然是下降过程中宏观经济具备的本质特征。中国经济本身的下降有其自身潜在增速下降的原因,从周期的角度看,现在叠加了潜在增速下降,周期末端两种力量下降,导致中国经济的调整,从现在向后展望,中国经济潜在因素下降,仍然是结构层面压制中国经济增长的水平,使得中国经济实际增长已经基本回不到过去高中速的水平,这个判断看起来没太大问题。问题是回答两年经济增速展望要结合周期的力量,很可能中国经济未来两年将经历周期向上的力量,谁知道呢?所以从这个角度理解,从短期和中长期的看法是要区分开的。

  沈宏:邵先生有什么补充?

  邵宇:其实这个大家已经有公认,就是新常态,就是7.5%+3+43或44。就是7.5%的增长,3的通货膨胀。失业没有迅速爆发,因为服务业吸收了很多制造业人口,加上我们的人口红利没了,所以失业可能不是很大的问题,慢没问题,但要改,你是用质量换速度,如果慢悠悠的拖个三、五年大家的信心就崩溃了。有综合性改革措施出台是非常好的窗口。   

  沈宏:中国会不会陷入中等收入陷井?中国经历了几十年的增长,经济增长放缓了,人口结构发生变化,劳动力成本增长很快,很多人就担心。我们在思考如何借鉴日本、韩国相对成功的经验,跨越所谓的陷井,这就涉及到邵先生讲的,怎么把低端的制造业向高端的价值链条转移。未来经济增长的动力在哪里,所谓城镇化,消费需求拉动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具体我们需要做的工作是哪些?请宋先生开始谈这个话题。

  宋宇:我自己对所谓中等收入陷井的提法不是特别同意,很多国家有中等收入陷井,更多的国家是在低等收入陷井,还有一些国家在高等收入陷井,还有国家在中高等收入陷井,还有在中低等收入陷井。它反应了在某个国家现行的体制下,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就没有进一步持续快速增长的动力,说中等是因为中国发展这么多年,正好处于这个水平,所以我不觉得概念上有什么特别重要的意义。但背后体现的含义或者风险,我们这三十年高增长的动力是来自改革开放,改变经济制度,工业化、城镇化等等。如果我们不能进行进一步的改革,包括人口政策等等以及政府在经济里起的作用,国企国别垄断行业起的作用等等,可能中国也就发展到这个水平,增长速度逐渐降下来了,这个风险是真实存在的,还是回到刚刚的观点,我们的政府还是会进行进一步的改革。在这种情况下城镇化这三十年做了很多事,但讲到最后才是工作干了一半,还有一半可以做,可以做的事很多,所以我不觉得这是必然的事。下一步还有很多空间,应该进一步增长,所以我觉得只要去改,就不会有这个问题。

  沈宏:邵先生说得很对,像欧元区深陷危机就是高等收入背景,方德尉先生对这个问题有什么看法呢?

  方德尉:我同意刚刚的发言人的意见,很难理解人们为什么关注具体的东西,比如中等收入陷井。有一个韩国的例子,中国以及一些其他中等收入体,能不能达到快速的工业化。韩国现在对自己的发展状况也不满足,而且想要进一步发展。我想所有的经济体都想做得更好,都想比现在更好,我想这是好事。因为他们担心进入中等收入陷井,世界所有地方都想改进他们的经济发展,这需要长期、艰苦的工作和努力,需要有技术确保结构都是到位的,这样技术才能进一步发展。所以我觉得在这儿看到的东西都是自然演进的过程,而且现在这么关注在这些地方,也可能是一个好的东西,就是说中国是不自满的。

  沈宏:中国上升的劳动力成本会怎样呢?

  克劳迪奥。派伦:我觉得这是欧洲和中国的对比,现在全球都面临老龄化的问题,中国是面临未富先老的问题,而欧洲一些国家是富了才老,目前欧洲要重新分配财富来解决这个问题,而不是解决改革的问题。最简单的办法就是重新分配财富,走出这个问题。我想这里也有争论,中国的情况按照西方的标准我们没那么富,怎么提升生产力要素呢?我们知道有很多因素扭曲。比如说土地改革就是这样一个东西,另外还有生产力的问题以及更好的对资本的分配,这样才可以做得更好。

  沈宏:前面宋先生讲了三十年城镇化,您讲了后三十年的城镇化,具体城镇化可以给中国带来什么?

  邵宇:前三十年城镇化确实取得很大成绩,但没有解决农民工的问题,真正的城镇化只有35%。我刚刚那张图,黑色的线是胡焕庸线,理论上这条线以西的布局都是不合理的,沿海肯定要升级,我生活在上海,主要是做迪斯尼,都是向高端服务业发生,但中集群可能是全球第四次也可能是最后一次产业转移。有人说为什么不转到东南亚?转到东南亚这点存量都没有了。一个市民能消费的能力,要教育的需求是非常大的,全世界都没需求,中国需求那么旺,只是公共服务要均等化。我也不是上海本地人,如果给予同样的机会,这个国家就是非常有成长希望的,这可能是城镇化的内涵。

  沈宏:听说前不久举办的美国基金经理年会,将近一百名美国基金经理为中国未来打赌,有经理人认为中国成为所有经济泡沫之母。中国经济真的玄虚到这种地步了吗?

  景晓达:这个问题我没有做深入的研究,这个问题的起源是2009年中国逆周期膨胀对世界的影响。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每年增量10%,中国经济体的地位已经很重要了。但中国经济没有产生那么大的影响是因为今年中国经济趴下了,但同期美国经济增长有自身独立的规律,简单的对应周期理解可能有一些问题。

  沈宏:谢谢。方德尉先生你认为中国是所有泡沫之母吗?投资会导致产能过剩,怎么保持平衡?

  方德尉:泡沫如果持续下去,就是这样,你也会看到价格的变化。我认为这是今年修正人们的期望值是非常重要的。基础设施的发展,市场在很多方面也希望有所变化,我们也看到了房地产市场得到了修正,市场这一年也有压力。同时也有希望,可能一些东西会复苏,我们看到大的基础设施的输出刺激股本市场或者房地产市场。但也可能不是这样的,确实某些方面中国的市场经济有一些泡沫,但2012年,期望值更理性还是非常重要的。

  克劳迪奥。派伦:我觉得某些方面来说,中国是非常复杂的国家,今年很明显人们对中国经济有些观点,特别是二、三季度形成了这些观点。有些情况下,我们是考虑到最糟的情况,另外就是投资的困难等等。当然人们也在谈论明年的情况。但是我想我们已经经历了经济非常重要的测试。即使是最糟糕的情况,政府的债券和GDP的比重达到了35%,还有影子银行的问题,很多欧洲国家也愿意跟你们置换。所以宏观层面依然还是可控的。

  沈宏:最后一个话题也是非常重要,是大家非常关心的。新的领导班子上任,在新政经周期下,各位嘉宾都谈谈对未来中国金融改革以及资本市场创新的一些看法和期待,具体的措施是哪些?因为邵先生刚刚提过了,他比较乐观,会有一揽子综合措施会出来,市场表现得很烂。宋先生您对新政府在这方面的作为有什么期待?

  宋宇:有两点特别重要,而且已开始了基本的改革,第一是对汇率。过去一年的时间里可以看到人们银行扩大了允许汇率波动的区间,而且从表上看,从市场表现来看,确实干预有所减少,我觉得以后可以朝这个方向继续走下去,而且还可以看到另外一个变化,对人民币有效汇率的关注程度比过去有所提高。过去在书面上一直是这样讲的,说人民币有效汇率要稳定,但实际上执行更多的是参考美元汇率。这带来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中美这两个国家是两个大国,经济周期是不相符合的,不像加拿大、墨西哥和美国的关系。这可能造成美元汇率的变化,反应美国相对于世界其他经济的变化,而中国要亲行跟着美元会造成一些非常不适合我们国家的情况,所以这一点,过去一年的变化是非常积极的,下一步可以继续朝这个方向走下去。另外刚刚提到利率的变化,今年也有一些放开,这是非常好的事。利率放开是对银行级差的影响,另外一件很重要的事是以价格手段来调控流动性而不是以过去的行政手段来调控。而且在金融创新不断深化的情况下,过去的这种行政量化调控的有效性会不断降低,猫捉老鼠总是落后一步,其实只要把价格管好了,他们就退出了,因为无利可图了。中国很多事习惯于慢慢来,但在适合的时机就要尽快实施了。

  克劳迪奥。派伦:我展望起来是非常乐观的,当然我们有新的领导,他们任期十年,所以两年内不用着急,可以慢慢转型。但我认为很重要的是把改革和技术性的变化分开,有一些方法已经采取了,利率的放松、央行在转型流动性操作,使得中国有些变化。我想这些东西是技术上的,这些技术上的东西,不一定非得要把它放在改革的框架里谈,所以某些方法是会继续下去的。同时刚刚宋先生也说了,我们要有两种流向。人民币和美元是6.5、6.4的汇率,到2013年底,可能是六点零几,我想关键的一点就是说,人民币的变化应该是市场推动的,而不是参照美元。今年我们看到一些积极的做法,比如人民币QFII的开放。所以我确实觉得从技术角度还是很乐观的。

  邵宇:改革讲几年都讲不完,我觉得要抓住核心,中国成长的核心据我理解理解是GDP锦标赛,为了得到冠军大家都在努力。首先如何调整?首先要扬弃而不是抛弃,两件事可以启发正循环。第一是某种形式的阳光法案,第二一定要做公共财政法案,现在其实已经看到,在这样的过程中,这些东西正在慢慢启动,一定能为这样的循环开启一个正源头。

  景晓达:任何资本市场的变化,最后必须依赖于实体经济的变化,要我期待未来的经济方向,我提两个,第一我们很同意邵先生关于城镇化,另外我们觉得中国制造业的学习曲线还可以向上爬。这里我想提一个小数据上的问题,我们期待城镇化,但是我们认为城镇化可能没有数据显示得那么大。因为大家基于的数据都是人口数据,中国人口数据是相当不可靠的,我们曾经算过非常多的数据体系,包括农村用水量占总体用水量,农村的用电,农村用手机的情况,农村用天然气的情况,各个数据口径显示中国城镇化单从现在的尽调角度看,可能接近70%。所以城镇化是我们考虑的方向,这个方向推动中国走多久,单纯从人口的数据看可能有些问题。

  方德尉:明年我们会看到有一些技术方面的修正,如4月份人民币改革,利率的逐渐自由化等等,我想这些都是小资本市场的改革,是我们可以在2013年期望的宏观经济的内容。我想这也是会增长的,有这种发展。现在人们对市场期望值下降了,这就是和期望值有关,一旦说到资本市场,失望之后,会有期望值的再度抬头。

  沈宏:我们的讨论告一段落,非常感谢各位嘉宾为我们贡献的非常有价值的观点。我本人觉得获益匪浅,希望给大家带来启发。谢谢各位嘉宾,谢谢大家。

进入【新浪财经股吧】讨论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 新闻四川省委副书记李春城正接受中纪委调查
  • 体育火箭末节砍霍逆转湖人 热火负垫底队
  • 娱乐米雪曝绝密SM艳照 半裸酥胸展魅惑(图)
  • 财经专家称年底突击花钱3万亿消息不靠谱
  • 科技中移动李跃:将推自有品牌终端
  • 博客参选日本议员要多少钱 苦难放荡民国娼妓
  • 读书解密:党内谁最先主张"去除毛泽东思想"
  • 教育小学零花钱调查:六年级小学生攒6万元
  • 育儿女童幼儿园午休后死亡看护老师称无责
  • 张化桥:你究竟是股东还是捐款人
  • 刘远举:出租车减配丑闻别全怪在企业头上
  • 张明:警惕中国银行业系统性风险
  • 辜胜阻:均衡城镇化要两条腿走路
  • 如松:朱元璋从兴旺到衰败的过程
  • 管清友:新四化建设开启中国经济新周期
  • 太友:16万切糕案为何激起百万热议
  • 洪平凡:国际贸易附加值数据的经济意义
  • 陶冬:2013年全球经济展望
  • 叶檀:1950年的债券信用为何好于当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