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商银行

光伏业面临产业整合期

2012年11月10日 04:08  证券日报 

  专家表示,核心技术上的自主权以及对市场的自主把控,才是维持光伏企业长远发展的动力

  ■本报见习记者 徐 科

  近年来,在全球性能源危机的背景下,以太阳能为代表的新能源以其低碳、绿色、可持续的特点赢得世界各国的青睐,其应用前景广阔。在我国,光伏产业被列入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成为我国为数不多的处于国际领先位置,能够在与欧美企业抗衡中保持优势的产业,其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国家的认可,2010年一度达到了行业景气高峰。

  然而,随着欧洲债务危机蔓延、全球光伏行业产能过剩及美国光伏“双反”调查等因素影响,从去年3月开始光伏产业的发展就始终伴随着“消化库存”的巨大压力,有些公司甚至以“亏本”为代价来消化库存。

  中国光伏产业联盟秘书长王勃华日前表示,连续5年产量位居世界第一的中国光伏业深陷困境,目前已有95%的多晶硅企业和50%的组件生产企业停产。

  中国科学院电工所研究员许洪华表示,去年全球光伏应用市场只有2900万千瓦,而中国产能最低也在3000万千瓦以上,即使没有“双反”,中国光伏产业也到了整合的时候。

  业内人士称,导致目前新能源光伏市场发展的不确定性因素越来越多。值得注意的是,长期以来中国光伏行业是以国外出口拉动产业发展,对国外市场的依赖很大。因此,欧洲市场萎缩,对中国光伏产业冲击很大,出口受阻的中国光伏企业,纷纷转战国内市场;除此之外,对于光伏产业而言,比反倾销更迫在眉睫的难关还在于普遍的财务困境。

  令人欣慰的是,与光伏市场的寒流弥漫相比,管理层以及业界人士的对于光伏产业的信心依旧高涨,这源于市场对太阳能技术本身前景的看好。9月12日,国家推出了《太阳能发电“十二五”规划》。按照规划,未来国内的市场需求将比预期高出一倍。10月26日,国家电网[微博]召开新闻发布会,提出将对符合条件光伏项目的富余电力全额收购。至此,以国家电网明确分布式光伏发电并网政策为标志,国家就光伏产业发展打出的政策“组合拳”也越发密集。

  业内人士称,对于光伏产业的未来而言,政策助推和财政补贴是一方面,但只能起到雪中送炭的短期效应,光伏行业的发展最终还是要靠市场来刺激,对于已经习惯了依靠中国的低成本优势和价格战的中国光伏企业来说,企业自救才是道理。

  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长史立山认为,中国光伏业已经到了整合期。只有那些有实力有技术的企业才能在这场整合中保存力量。因此,对于光伏业这个新兴产业来说,核心技术上的自主权以及对市场的自主把控,才是维持一个企业长远发展的动力,也是一个产业实现有序发展的前提。

  此外,专家表示,加快拓展国内市场是推动我国光伏行业发展的必然途径。

  中投顾问能源行业研究总监张砚霖表示,光伏产业洗牌或随时出现,中国光伏产业应深刻反思,“练好内功”,重新部署产业发展战略。建议企业要加大技术创新力度,重点推动高端装备制造、关键零部件、主要原辅材料领域的技术引进、吸收和消化能力,巩固和发展核心竞争力。

进入【新浪财经股吧】 讨论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 新闻温家宝:今后5年有三件事情重大而迫切
  • 体育达纳拉赫中超MVP 德拉甘最佳教练舜天6奖
  • 娱乐刘欢确认退出好声音 身心疲惫情感透支
  • 财经10月CPI同比涨幅降至1.7% 创33个月新低
  • 科技多方证据表明亚马逊Kindle最早本月入华
  • 博客42年河南饥荒揭秘 吉杰:拒绝好声音
  • 读书伟人也单身:历史上十大著名光棍(组图)
  • 教育超6成大学生接受2000月薪 中国教育盛典
  • 育儿9岁女生孝德课上跪求爸爸原谅(图)
  • 罗善强:股市不亏钱靠理性 赚大钱靠随机
  • 李光斗:从奥巴马访缅看奥巴马的海外营销
  • 金岩石:从纳斯达克看中国的创业板
  • 谢百三:股市期待好政策
  • 蔡成平:唱衰日本电子业还为时过早
  • 艾诚:2012年美国大选是场关于人民的论战
  • 李剑:人均实际购买力翻一番是最大挑战
  • 马光远:中国版国民收入倍增计划启动
  • 陈虎:如何诠释十八大倍增目标
  • 叶檀:GDP 人均收入2020年翻番意味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