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商银行

警惕热钱流入冲击国内经济复苏

2012年11月06日 02:40  证券时报网 

  热钱流动历来不容忽视。除了香港以外,中国内地的热钱流入压力开始凸显,据相关媒体披露,深圳各大口岸的运钞数量大增。据广东省社科院《境外资金在中国大陆异常流动研究》课题组的跟踪研究,以及对100多个地下钱庄的监控结果,从9月下旬开始,热钱就已经开始加大流入内地的趋势,而同期人民币升值也开始加速,10月份累计涨幅高达1%。

  热钱扭转之前流出的趋势,主要与外围发达国家新一轮量化宽松和国内经济止跌企稳有关。

  一是近期欧美日发达国家普遍实施了新一轮的量化宽松(QE),如美国QE3、欧元区OMT和日本央行新增数十万亿日元的量化宽松。外围资金面的增加势必会引发资金面的泛滥,在美国经济复苏乏力,欧元区和日本仍风雨飘摇之际,资金到经济增长相对平稳的新兴市场寻求较高收益是理所当然的。

  二是国内经济已经出现止跌企稳的态势,10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重回临界值以上,达到50.2%,在经历了连续4个月的下滑之后,终以连续两个月的反弹重新回到了扩张与收缩的临界点之上。再加上9月份出口和信贷数据的回暖,四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企稳回升的可能性大幅提高。在巴西、印度、南非等其他金砖国家经济增速已经明显下行的情况下,如果中国经济增速能够维持在8%以上,那么对发达国家游资的吸引力是非常强劲的。

  从国内实体经济恢复的角度来看,游资大量涌入显然是弊大于利。有利的方面主要体现在资本市场这一端,海外游资涌入加上央行货币宽松,至少境内资产价格上行的流动性来源问题得到解决。甚至不排除在短期内证券市场会出现一定幅度的上行,相关的金融机构收益可能会较高。

  然而在国内实体经济复苏这一端却很可能出现明显的问题:一是企业资金可能进一步虚拟化,受资本市场与房地产市场可能回暖,并且出口增速下滑和实体经济经营困难加大等因素影响,广大企业可能进一步将资金投入到虚拟经济体系之中,而实体经济的复苏则进一步失血,最后可能出现类似前两年那样的状况,虚拟经济繁荣,但是实体经济亏耗,最终随着热钱快速流出,虚拟经济失去支撑,实体经济的负面消息释放,整个经济体系出现下挫。二是游资可能通过贸易往来、外保内贷等形式包装进来,这些项目与实体经济直接相关,相关数据可能因此而被变相“注水”,甚至有部分游资假借投资实体经济名义进入。这带来的直接危害就是造成实体经济虚假繁荣的假象,并对国家的相关政策调控形成直接的干扰,这对国内实体经济复苏带来的负面作用是非常大的。

  针对这些问题,相关监管部门应尽快形成有效的封堵措施。首先,要有效管理香港和内地之间的资金流动。虽然目前国内外汇金融体系并未完全放开,QFII等合法的投资渠道容量有限。香港和内地之间的通道已经初步打通,很难说目前大量囤积在香港的游资最终目的不是进入中国内地。目前首先需要做的是加强对香港进入资金的管理,防止游资通过香港与内地之间的贸易往来便利,包装成贸易资金和实业投资进入国内。其次,针对目前存在的外保内贷等银行体系的贷款便利进行排查。虽然相关部门规定了贷款的投向必须是实业投资,但是在实际运作中资金却可以通过设立虚拟项目,或借道其他项目转移投资。考虑到银行尽可能满足客户的资金运作需求,相关部门有必要加强对此类信贷流向的监管,并且可以考虑建立一定的惩罚措施,对于没有有效监管资金流向的金融机构采取相应的针对措施。

进入【新浪财经股吧】 讨论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 徐天舒:EMBA的房卡故事是个笑话
  • 杨林:三一应当如何应付在美国投资受阻
  • 赵伟:PMI转暖难掩民企困局
  • 姚树洁:2012年是中国经济模式转折点
  • Kingsley:大量热钱流入香港是假象
  • 阿平:茅台成中国最好股票的遗憾
  • 陈序:香港楼市如何消化新政
  • 张化桥:股票真便宜的时候 我偷着乐
  • 黄鸣:任志强是对太阳能无知的地产大佬
  • 谢作诗:中国制造是先进生产方式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