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中国地方债:被遮蔽了的与被夸大的

  汤闯新

  

  关于中国的地方债和地方债对于中国银行业的业绩影响的争议,近一段时间以来引起很多股市投资者的高度关注。媒体追踪报道、分析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出现一些问题,引发各方对地方债务投资风险的思索,部分投资者有些情绪化的本能反应,是毫不奇怪的。但是,某些境外机构的评估肆意夸大中国地方债严重性,甚至夸张说中国要出现“地方债危机”,却不无耸人听闻之意,其动机不能不令人深思。

  中国地方政府的融资平台确实出了些问题,但是目前中国的地方债,不仅是可控的,而且大都也是安全的。笔者这么说,有如下几个方面的依据。

  其一,国际金融界关于政府债务安全线的学术性界定标准,认定政府债务占GDP在60%以下,就是安全的。通过审计,到2011年底,中国的地方债总量为10.7万亿。这些地方债主要是在2008年至2010年期间发行的,2011年中国的地方政府发债量大幅压缩,其中新举债21536亿,偿债21533亿。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权威数据,2010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为397983亿元,2011年国内生产总值是471564亿元。由此推算,2010年地方债占当年GDP的26.9%,2011年地方债占当年GDP的29%,加上中央政府发行的1.54万亿国债,中国的地方债包括国债在内的总债务量占GDP总量的比例,总体还处于较低水平,处于绝对可控的金融安全线水平之下。与欧盟国家政府债务平均占GDP的80%左右、美国政府债务超过GDP的100%、日本政府债务占GDP的230%左右相比,可以说,中国的地方政府债务,根本就是两种性质的事情。

  其二,中国地方政府发债,前几年主要用于铁路、公路等基本建设的投资,去年、今年则主要用于建造保障房、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以改善城镇贫困居民和低收入者的居住条件。这些投资都是政府必须要做的改善民生的实事。因为政府投资主要用在实体经济上,投资资金回收是有保障的。

  其三,中国从中央政府到各地方政府,都拥有相当数量的国有实体经济企业,有着多渠道的经济与财政收入来源,这与欧美国家政府的财政收入主要来源是税收单一渠道有很大的区别。欧美各国政府在发生债务危机后,就只有靠税收增长来解决。如果遭遇经济不景气,税收严重降低,债务危机就会长期发酵。税收无法增加,那就减少财政支出,别无他法。这样必然影响政府对银行的债务还贷能力。中国政府的财政收入,不仅是税收这一块,而且,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占主导地位的国有企业,作为政府投资和控股的国有企业利润,对政府财政收入有着巨大贡献。税收和国企利润的双保险,使政府对银行贷款的还债能力,有充分的保障。

  其四,中国各地方政府的借债,不仅有政府信用作为背书,还有实体经济作为担保。一旦地方政府债务当真出了大问题,有实体经济的资产可以抵押还款。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国有企业的现有资产价值往往被严重低估。只有在发生资产重组、收购兼并、资产转让的时候,才会重新评估资产,体现出其真实的价值。例如,归属于上海市政府的国有企业集团公司就有几十家,每个集团公司下属公司又有几十家甚至上百家公司。就以上海锦江国际集团为例,这是中国内地最大的综合性旅游企业之一。集团以酒店、餐饮服务、旅游客运业为核心产业,并设有酒店、旅游、客运物流、地产、实业、金融六个事业部。注册资本20亿元,公开披露的总资产180亿元。而光锦江国际集团所属的子公司——上海锦江国际酒店(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资产,就有上海锦江饭店、上海新锦江大酒店、北京昆仑饭店等八家五星级酒店;上海国际饭店、龙柏饭店、银河宾馆、虹桥宾馆等十四家四星级酒店;上海金门大酒店、新亚大酒店等七家三星级大酒店。仅仅这些属下各个酒店的实际资产价值总加起来,就已远远超过180亿。

  (作者系知名财经作家,著有《美国的秘密》)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