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浙商证券:行情重回政策博弈期

  ⊙浙商证券 施震陨 ○编辑 杨晓坤

  最近的A股市场热闹异常,游资对题材的追捧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热度,从温州发散到了深圳、上海、武汉、天津,从“泛金融”到“新三板”和“新上海”。当大家拿着地图按图索骥式地在股海中纵横驰骋的时候,指数却止步不前,同时也形成了局部的风险累积,资金接力式的游戏一结束,股价的杀伤力总是和上涨时一样强大。周二的下跌来自题材股的暂时落幕和技术性压力,市场需要一次修整来完成风险回归和热点转移。

  从3月以来的A股运行规律看,牵制市场最重要的因素来自市场外部,几次显著的市场波动均来自政策驱动,不论是中期或是短期,市场尚未发掘出内生性的做多能量,多空仍处在平衡的状态下,而打破这一格局的力量无疑来自外部,核心便是当前的政策变化。

  股市正处在高度的政策敏感期,而政策与经济的博弈处在微妙的阶段,经济增速下滑正导致投资项目的再启动;小微企业的生存困境,催生出众多定向扶持政策;温州及部分地区的民间借贷风险凸显,促成温州金融改革试点;深圳特区首次经济负增长,酝酿出重大地方金融改革。如果说2011年A股的焦点从通胀转移到了经济走向,那么今年的敏感点则正从经济再次回归到政策,市场博弈的往往是具备更大不确定性的对象。A股正进入新一轮政策博弈周期。不仅市场内部的发行制度、分红制度等面临重大变革,外部由经济压力所倒逼的政策宽松期已隐约出现。这里,我们需要着重分析的是政策的主导方向和持续影响力。

  短期而言,市场由于题材类热点的退潮及30日均线的技术性压制而有所调整,但中期无需悲观,A股市场仍能凭借政策转向的力量来抵御经济预期的负面影响,只是新一轮周期在侧重上会有所不同,即便同样是投资拉动,所涉及的领域也会更多围绕产业升级、改善民生、节能环保等来展开。单凭几个并无太多基本面支撑的题材并不足以让A股维持强势,行情将循着政策路径进一步做实,而多空力量的真正角逐会在2400点之上。

  下一阶段,值得重点关注并且能够印证政策取向的是对经济与政策最敏感的强周期类品种。而在交易机会的深度挖掘上,则可以留意政策扶持力度较大的大物流概念。

  (执业证书:S1230611040007)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