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也说新闻理想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4月09日 05:17  理财周报

  任家河 理财周报北京新闻中心记者

  想不起来从什么时候开始,我的采访对象很少再拒绝我。

   每次拿起电话,打一个出去,很自然的采访、问消息,然后甄别、核对,最后付诸笔端。甚至如果用自己手机拨过去的话,他们能直接叫出我的名字“你好,任记者”,“家河,什么事”,“小任,我正开会,一会我给你回过去。”这种感觉,无与伦比,最起码得到了别人的尊重。

   要想得到别人尊重,就先要去尊重别人。

   最开始写稿的时候,出于一种莫名的愤怒,或者采访被拒绝的不爽,抑或是举报人的一面之辞,自己的稿子里总是充满无端的愤慨,就好像所有企业主都欺诈了人民的财产,他们全都用心不良,而自己就应该充当捍卫正当权益的火枪手。

   其实事后再看自己的文章,往往后悔不已。文中论据不多,评论不少,为了说上市公司有问题,拼命找茬,总有一种“为赋新诗强说愁”的感觉。

   比如有些IPO公司管理层在2002年左右低价买下国有股权,主观上将其看作“国有资产流失”,然后从写作套路上把所有股权转让的细节描绘得一清二楚,目的就是突出高管层侵吞了国有资产,说明他们的身上缺乏“道德的血液”。

   但如果能有机会与企业接触下,可以发现,这些卖股权的原国有企业十有八九当年已经陷入破产的边缘,如果这批厂长、技术员不接手,将意味着所有工人将下岗待业,失去饭碗。只不过在管理层接手之后突破了体制的束缚,有了干劲,这批企业才能走到今天,站在资本市场的门槛。

   我们不能排除很多企业主都有“原罪”,甚至他们称霸一方,被当地人多次上访,但作为媒体记者,我想我们不能抱着“有罪推定”的心态去做事,那样只会让我自己失去理智。

   当然,基于“上市公司都是职业说谎者”这种说法,可以预设问题,然后着手调查取证,至于最后的结果是否如想象中那样,还是要以客观事实为根本,否则就失去了新闻的本质,也就不再是新闻。

   自己不是新闻专业出身,也从不知新闻理想为何物,不过在新闻的道路上,也已走了两年有余。两年时间,EXCEL通讯录积累的采访对象已经七百有余,金融业内也交到几个至交好友,也时常能获知很多稿件的出炉过程。

   越来越觉得,媒体记者绝不是无冕之王,尊重别人,才能尊重自己。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