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商务部:前两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际增长10.8%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3月15日 10:45  中国证券网

  商务部例行新闻发布会【文字直播】

  欢迎大家出席今天的新闻发布会。我是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沈丹阳,很高兴再次和大家见面,通报2012年1-2月份我国商务工作运行的有关情况,并回答大家关心的问题。

  各位记者朋友:

  【沈丹阳】:一、关于国内市场运行情况

  当前我国消费市场运行较平稳。据国家统计局统计,1-2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3669亿元,同比增长14.7%,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0.8%,分别比去年同期放缓1.1和0.5个百分点。商务部监测的3000家重点零售企业销售额增长8.3%,比去年同期放缓9.7个百分点。2月份市场特点有:

  一是大型零售企业销售增势趋稳。据商务部监测,2月份3000家重点零售企业销售额增长2.3%,比去年同期放缓6.0个百分点,增速回落幅度比1月份缩小7.9个百分点。从业态来看,专业店销售增长加快,2月份专业店销售额增长13.8%,增速比1月份加快14.6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加快4.8个百分点。

  二是居住类商品销售好转。受房地产调控政策进入稳定期、春季装修需求较大等因素影响,家具、建材等商品需求出现好转。2月份,商务部监测的3000家重点零售企业中,家具、建筑及装潢材料销售额分别增长2.7%和11.2%,分别比1月份加快2.0和16.4个百分点。

  三是家电类商品销售趋稳。随着家电以旧换新及家电下乡首批试点地区优惠政策结束,家电类需求出现回落,但降幅明显收窄。2月份,商务部监测的3000家重点零售企业中,家用电器及音像器材销售额下降2.7%,比去年同期放缓9.2个百分点,但降幅比1月份收窄7.3个百分点。

  四是吃穿类及保值类商品需求减弱。由于今年春节提前,2月份处于节后调整期,加之物价涨幅趋缓,吃穿类商品销售额出现小幅回落。2月份,商务部监测的3000家重点零售企业中,吃类商品销售额下降2.3%,穿类下降3.2%。其中,食品、服装销售增速分别比去年同期下降5.0和7.7个百分点。受国际金价高位震荡下行和国内通胀预期减弱影响,保值需求明显回落。2月份,商务部监测的3000家重点零售企业中,金银珠宝销售额下降0.4%,比去年同期放缓37.6个百分点,比上个月放缓32.5个百分点。

  五是食用农产品价格涨幅回落。2月份,居民消费价格上涨3.2%,涨幅比去年同期回落1.7个百分点,比1月份回落1.3个百分点。据商务部监测,受节后效应影响,2月份主要食用农产品价格小幅下降。 (2012-03-15 10:15:35.0)

  【沈丹阳】:二、关于对外贸易情况

  据海关统计,1-2月我国外贸进出口总值5330.3亿美元,比去年同期(下同)增长7.3%。其中,出口2643.9亿美元,增长6.9%;进口2686.4亿美元,增长7.7%;累计贸易逆差为42.5亿美元。2月份,我国进出口总值为2604.3亿美元,增长29.4%。其中出口1144.7亿美元,增长18.4%;进口1459.6亿美元,增长39.6%。由于去年的春节假期在2月份,因此进出口数据受季节性因素影响较大。

  一是一般贸易出口增速回升,加工贸易进口小幅上涨。1至2月,我国一般贸易进出口2834.9亿美元,增长7.8%,其中,出口1230.8亿美元,增长5.6%,进口1604.1亿美元,增长9.6%。同期,我国加工贸易进出口1884.4亿美元,增长5.3%,其中,出口1211.4亿美元,增长7%,进口673亿美元,增长2.3%。

  二是与新兴市场贸易增速较快,与欧美贸易恢复增长。1至2月,我国与俄罗斯和巴西双边贸易总值分别增长31.9%和10.6%;中欧双边贸易增长4.7%;中美双边贸易增长9.2%;与东盟双边贸易增长9.1%。

  三是中西部地区出口保持快速上扬,东部省份出口温和增长。1至2月,河南省和重庆市的出口增速分别为1.6倍和1.4倍,甘肃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和江西省的出口增速分别为52.6%、38.7%和22.4%。广东省出口增长0.7%;江苏省、上海市和浙江省出口分别增长2.8%、9.4%和2.5%。

  四是机电产品出口额稳定增长, 传统大宗商品进口量平稳增长。1至2月,我国机电产品出口1564.4亿美元,增长8.8%,较同期我国出口总体增速高1.9个百分点。铁矿砂进口1.2亿吨,增加5.7%;大豆进口844万吨,增加13.2%。 (2012-03-15 10:19:31.0)

  【沈丹阳】:三、关于利用外资情况

  2012年1-2月,外商投资新设立企业3005家,同比下降11.59%;实际使用外资金额177.23亿美元,同比下降0.56%。2月当月,外商投资新设立企业1603家,同比增长38.67%;实际使用外资金额77.26亿美元,同比下降0.90%。

  农、林、牧、渔业实际使用外资金额同比增长较快,服务业有所下降。1-2月,农、林、牧、渔业实际使用外资3.12亿美元,同比增长38.20%,占同期全国总量的1.76%。制造业实际使用外资83.61亿美元,同比下降0.10%,占同期全国总量的47.18%。服务业实际使用外资80.09亿美元,同比下降3.51%,降幅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95个百分点,占同期全国总量的45.19%。

  亚洲地区及美国对华投资保持上升势头。1-2月,亚洲十国/地区(香港、澳门、台湾省、日本、菲律宾、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尼、韩国)实际投入外资金额153.79亿美元,同比增长2.66%。美国实际投入外资金额5.25亿美元,同比增长0.87%。欧盟27国实际投入外资金额9.06亿美元,同比下降33.32%。

  中部地区实际使用外资上涨较快。1-2月,东部地区实际使用外资151.52亿美元,同比下降1.63%,占全国总额的85.49%。中部地区实际使用外资14.28亿美元,同比增长19.21%,占全国总额的8.06%。西部地区实际使用外资11.43亿美元,同比下降6.55%,占全国总额的6.45%。 (2012-03-15 10:22:21.0)

  【沈丹阳】:四、关于对外投资和经济合作情况

  对外直接投资。2012年1-2月,我国境内投资者共对全球97个国家和地区的706家境外企业进行了直接投资,累计实现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下同)74.35亿美元,同比增长41.1%。

  对外承包工程。今年1-2月,我国对外承包工程业务完成营业额115亿美元,同比增长16.6%;新签合同额144.8亿美元,同比下降18.5%。新签合同额在5000万美元以上的项目52个(上年同期50个),合计103.6亿美元,占新签合同总额的71.5%。其中上亿美元的项目34个,较上年同期增加8个。

  对外劳务合作。今年1-2月,我国对外劳务合作派出各类劳务人员5.6万人,与去年同期持平,其中承包工程项下派出劳务2.7万人,劳务合作项下派出2.9万人。2月末在外各类劳务人员79.9万人,较去年同期增加3.5万人。 (2012-03-15 10:24:30.0)

  【沈丹阳】:以上是我给大家报告的前两个月我国商务运行的有关情况,接下来欢迎大家提问。 (2012-03-15 10:26:36.0)

  【中国日报记者】:星期二,美国联合日本和欧盟将中国的稀土出口的问题告到了WTO,这个案件进展到什么程度了?双方大概什么时候进行双边的磋商?另外,您能否进一步阐释一下中国政府对这个事情的立场和看法。

  第二,近期美国对中国贸易经济的调查立案的事情越来越多,包括光伏、风电塔,您是否认为未来中美之间的贸易纠纷、摩擦会加剧?从政府方面来说有什么措施保护企业不受太大的影响? (2012-03-15 10:26:40.0)

  【沈丹阳】:关于稀土问题,中方是在3月13日日内瓦当地时间,在日内瓦收到了美国、欧盟、日本在世贸组织争端解决机制下提出的有关稀土、钨、钼的出口管理措施的磋商请求。中国政府的态度,商务部条法司负责人当天就发表了谈话,磋商应该很快就开始。利用这个机会,我想再强调以下几点:

  第一,中方原材料出口管理的政策目标是正当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保护资源和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中方无意限制贸易自由,更无意通过扭曲贸易的方式保护国内产业,我们的政策目标是符合世贸组织规则的。

  第二,近年来,面临着日趋严峻的资源和环境压力,中国政府不断加强并完善对“两高一资”产品的综合管理,这既是中国自身科学发展的需要,也是对保持全球可持续发展所作出的重要努力。

  第三,中国政府对有关原材料产品的出口与国内开采、生产,实施了同步管理。在统筹考虑国内外市场情况、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后,合理确定年度出口量,基本满足国际市场正常需求。这也体现了中方是负责任的世贸组织成员。

  第四,对美欧日提出的磋商请求,我们将根据世贸组织争端解决程序妥善处理。中国政府一贯重视规则,信守承诺,将按照世贸规则的方式对“两高一资”产品实施科学管理。 (2012-03-15 10:27:27.0)

  【沈丹阳】:另外关于刚才提到的中美贸易摩擦是否因为稀土案和其他的案件而增加,最近陈德铭部长已经作了回应,温总理昨天对中美经贸关系的发展也作出了全面、清晰和明确的阐述,我就不再多发表评论了。

  关于商务部面对贸易摩擦的形势下,如何对中国企业提供帮助,来克服贸易摩擦给企业造成的困扰,我也想回应几句。

  当前,世界经济复苏的不确定性增多,各种形式的贸易保护主义趋多,中国作为全球货物贸易第一大出口国,遭遇的贸易摩擦数量上升,种类增多,范围扩大,而且应对的能力越来越加大。因此,商务部非常重视贸易摩擦的工作,近年来我们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帮助中国企业应对贸易摩擦,维护企业在全球的合法利益。比如我们与主要贸易伙伴国家政府建立了贸易救济对话磋商机制,努力通过对话磋商化解摩擦。2010年下半年以后,商务部建立了国际贸易谈判代表的机制,重点是应对贸易摩擦。再比如我们为企业贸易摩擦的问题提供政府公共服务,包括及时发布贸易摩擦的预警信息,积极为企业提供法律咨询,我们还专门建立了一个网站,企业有些贸易摩擦方面的困扰,有些需要商务部帮助解决的问题,可以在网站上及时提出请求,我们这个网站也有很多这方面的信息可以提供给企业,给企业提供一些预警。

  我们还加大对企业的培训力度,帮助企业提升应对贸易摩擦的能力。当然,我们还充分利用世贸组织贸易争端解决机制维护企业利益。大家知道,最近这些年,在世贸争端解决机制下的一些案件,有不少我们中国方面是胜诉的。我们还积极参加多边规则谈判,争取更加公平、合理的规则环境。现在也有很多人认为,规则是不太公平的,规则是西方国家制定的,有很多这样的评论,中国作为最大的贸易出口国,我们在这方面也积极参与,争取更加公平、合理的规则环境。

  从近年来的情况来看,商务部在这些方面的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为我国企业开展国际贸易创造了比较好的外部环境,受到了企业的好评。谢谢您的提问。 (2012-03-15 10:35:28.0)

  【凤凰卫视(微博)记者】:我们注意到海关公布的数据,2月份月度贸易逆差已经达到了314.9亿美元,这可能是有查的近十几年最大的单月贸易逆差,使得前两个也是呈现贸易逆差的趋势,而且我们联想到2011年其实顺差是大幅度减小的,请问这个逆差的趋势会延续下去吗?因为已经波及到了人民币汇率的问题。 (2012-03-15 10:42:53.0)

  【沈丹阳】:刚才已经给大家报告了2月份的进出口情况。2月份出现了比较大的贸易逆差,这个贸易逆差的出现是多因素的,跟国内经济运行良好,企业信心提升,积极扩大进口补充库存有关;跟这几年政府一直在积极促进贸易平衡,出台了一些政策措施也是有关的。但是,最主要的还是季节性的因素。从历年的经验来看,我国外贸在春节前后往往呈现“出节前赶出口,节后赶进货”的特征。春节后一段时间的进口到货比较集中和活跃,加上去年2月份受春节长假的影响,导致进口基数偏低,所以直观来看,今年2月份进口增速就比较高。海关经过季节调整作了一个测算,今年2月份同比增长速度只有9.4%,增速仍处于个位数的增长。

  1、2月份累加起来的逆差情况,虽然还是逆差,但是逆差额仅仅41.5亿美元,这跟去年前两个月情况类似,去年前两个月也出现了逆差,这是我们国家进出口第一季度有可能出现到货更多,出口少一些的情况。因此我们的判断是,2月份出现的贸易逆差的情况不太可能持续下去。总体看来,今年全年仍将是贸易顺差,但顺差会逐步减少,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有望进一步下降。这几年,我们贸易顺差占GDP的比重一直在下降,今年估计还会进一步下降。我们进出口贸易会进一步趋于平衡。

  至于贸易顺差和逆差对人民币汇率会不会有一些影响,我不便在此作出评论,因为这不是商务部负责的工作。商务部会进一步采取政策措施,来保持对外贸易的基本稳定。因为1、2月份两个月,还不能说明整个全年外贸的趋势情况,不确定和不稳定因素还有很多,外部的环境、内部的环境都有很多变数,所以我们必须按照温总理在全国人大会议《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要求,保持外贸政策的基本稳定。有关这方面的思路,陈部长在上周的“两会”新闻发布会的时候已经作出了阐释和比较详细的介绍,总的来说我们还是要从“稳增长、调结构、促平衡”上积极开展工作。

  谢谢。 (2012-03-15 10:43:15.0)

  【日本朝日新闻记者】:我想就稀土的问题补充提问一下。今年1月份,从WTO对原材料的裁决看,感觉中国的做法有一些问题,他们判断中国对原材料的管理方法有一些问题。而中国政府对稀土管理和对原材料管理有很多类似的地方,那么原材料案件的结果对这次的稀土案件有没有影响? (2012-03-15 10:43:50.0)

  【沈丹阳】:我们认为,中国政府对稀土的管理,当然还包括对其他原材料出口的管理,是符合世贸规则的。现在一些国家,包括日本提出,我们对稀土、对其他原材料商品的管理上存在着一些你们所认为的问题,我们通过双边磋商,也包括通过在世贸组织争端解决机制下的磋商,正在研究。中国一贯重视规则,按照符合世贸规则的方式对产品实施科学管理。有关这方面的情况,我刚才在回应稀土问题的时候已经阐明了,没有更多的要做补充。谢谢。 (2012-03-15 10:44:13.0)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