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熊取胆一事在两会上引起了广泛关注。
3月4日上午,全国政协委员、卫生部副部长、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答记者问时称,熊胆粉功效目前尚无法替代,但坚决反对把需求无限扩大,形成保健品礼品。
作为原料销售早已经被明文禁止,若作为礼品和保健品的销售也被禁止,这或许意味着熊胆粉及其制品将只能被用于生产药品,并以药品形式销售。
随着这一主管部门说法的出炉,有行业人士分析,那些靠做保健品、礼品生意的“归真堂(微博)们”原有的投资价值或将大大缩水。
各种“解读”版本
“熊胆粉养生———送礼送健康,送礼新潮流”。这是归真堂在公司官网打出的营销口号。
不过,3月4日上午,全国政协十一届五次会议小组讨论结束后,王国强就归真堂上市引发的风波答记者问时给出的说法,却并不赞成将熊胆粉的需求无限扩大,形成保健品和礼品。
归真堂于3月5日在其官网首页全文转载了王国强的观点。但归真堂强调的点,并不是反对熊胆粉保健品和礼品化,而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称熊胆功效尚无法替代”。
对王国强的表态,亚洲动物基金(微博)对外事务部总监张小海也称“令人高兴”。他在接受南都记者采访时直言,虽然王国强的表述相对中性,但已经明确地表达了“反对熊胆被无限扩大用于生产礼品和保健品”的意思。
鼎桥创投合伙人、归真堂董事张志鋆(微博)则强调,归真堂熊胆产品不涉保健品,对于部分归真堂含熊胆药品以礼品形式包装、出售的问题,他仅称“归真堂从来没有生产过保健品、归真堂在售熊胆制品都是药品,归真堂在售的熊胆药品的外包装经过福建省药监局审批”。至于中医药管理局的表态,他称“归真堂将尊重政府的决定”。
熊胆生意何去何从
与归真堂一样从事黑熊养殖且规模更大的黑宝药业,其网上商城黑宝商城即在公开展示和“叫卖”熊胆制品。
由于黑宝商城官网也未标示“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证”和“互联网药品交易服务证”,就在网上公开售卖各种熊胆制品,因此一个较为普遍的推论是,黑宝药业要不是违规网上卖药,其在互联网上展示的熊胆产品就只能是非药品。而若再照此推论,由于在国家药监局的保健食品注册信息中,并没有黑宝药业熊胆产品的注册信息,黑宝在互联网上展示并“叫卖”的熊胆制品只能是普通“食品”。但依照归真堂方面此前给到媒体的说法,以新资源食品的方式销售熊胆制品已经被药监局叫停。
黑宝商城一位热线工作人员为此给出的说法是:“实际上从动物药来讲,(熊胆粉)在中医药是药食同源,但我们确实是药准字号的。这其实是中药与西药的差别,我们这产品其实是胆汁的干燥品,中医药讲的是药食同源,可以是药品,也可以是食品。”
显然,黑宝也在从事着熊胆制品非药品化营销的生意。
依照张志鋆的说法,他们将“尊重政府的决定”。不过,时至今日,归真堂公司网站上的加盟业务依旧将“熊胆粉”定位在高端礼品市场。依照其在“经销加盟”一栏中的表述,“归真堂熊胆粉作为高品位、真品质的名贵养生好礼,让送的人脸上有光,用的人面上红光”。
在归真堂看来,“占中国4%的高端人群,18%的精英阶层,消费总量约占整体的50%。由于生活与社会交际需要,他们每年人均消费养生礼品高达1 .8万元”,这当中熊胆产品的市场机会巨大。
包括董事总经理陈志鸿、董秘吴亚在内的归真堂高管此前接受南都记者采访时,已多次明确表示,其目前产销的熊胆制品仅有熊胆粉和熊胆胶囊两类,而这两类都是经过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的非处方药,而以礼品包装销售含熊胆粉的药品,是“出于市场营销的需求”。
但非处方药走礼品销售渠道,在业内人士看来,其实是打了非处方药政策的“擦边球”。依照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2000年开始执行的《处方药与非处方药流通管理暂行规定》,非处方药不得采用附赠礼品销售等销售方式,但该暂行规定并未明确非处方药本身是否可以以礼品方式销售。
药用需求决定“钱”景
在归真堂的主管部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首度回应“活熊取胆”争议后,熊胆制品礼品化一旦喊停后,药品市场的需求究竟还剩多少?这一问题对于靠“活熊取胆”吃饭的“归真堂们”而言,显然关乎切身利益,这一问题的答案将决定“归真堂们”的发展“钱”景。
依据张志鋆此前的说法,归真堂所从事的产业总产值达200亿-300亿元。
不过,来自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的信息却并不支持张的观点。该动物保护协会的数据显示,供消费者直接使用的中药熊胆粉市场销售规模每年7.6吨左右,其中金胆级熊胆粉总供给量在2.6吨左右,总销售额约为2.6亿元;铁胆级熊胆粉供给量每年5吨左右,总销售额约1.5亿元。而较次的菜花胆级熊胆粉作为制药原料,供给量在每年20吨左右,但总销售额仅有约0.8亿元。因为与动辄数百上千元的礼品盒装产品相比,真正以药品身份出售的含熊胆制品并不贵,大多数在几十元。这或与药品价格受政策管制有关。
另一个有待“归真堂们”思考的问题,也随着熊胆制品保健品和礼品化遭主管部门领导反对而浮出水面。即在熊胆粉仅被允许用于生产临床必需用药的假设下,现有的活熊养殖行业是否会因此而“过剩”?
依照群益证券2011年底发布的研究报告,我国目前的野生和家养熊分别有1万多头,每年熊胆粉总产能为30吨-35吨。但若依照前述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的信息,市场的需求并未达到30吨。
争议推高投资风险
与王国强一样,在“两会”期间回应“活熊取胆”争议的代表委员甚多。但与王国强较为中性的立场不同的是,多位代表委员的提案已明确提出了取缔活熊取胆行业,并立法予以明确的诉求。
作为首位在全国两会上提出“取缔活熊取胆”立法提案的全国政协委员,贾宝兰今年还是依旧紧盯着这个产业,其日前递交的提案即要求“尽快出台禁止活熊取胆的立法”。
与贾宝兰有着一样立场的全国政协委员冯骥才、韩美林3月4日亦联合提交了《关于建议国家立法取缔“活熊取胆”》的提案。
全国政协委员姜昆也公开反对“活熊取胆”。在他看来“熊胆制品”最大市场在于礼品市场,其真正的药用必要性并不明确。
除了外行抗议之外,医药界的两会代表委员中也出现了反对“活熊取胆”的声音。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中医学院药学院院长戴敏在接受与会记者采访时就表示,熊胆的药用价值完全可以通过人工合成药物替代。
对上述提案,张志鋆则以“我们尊重法律”回应。他向南都记者表示,如果国家立法禁止这个行业,归真堂将“依法行事”。
“我们并不反对人工熊胆,我们接下来不排除会与其他一些研究机构合作研究人工熊胆。另外,即便人工熊胆研发成功,也不一定会完全取代天然熊胆粉。比方说安宫牛黄丸,其用天然犀牛角为原料的药目前还有得卖,价钱是每颗1.5万元,而用水牛角替代的价格是300元每颗。我觉得应该给消费者选择权。”张志鋆在回应替代问题时如是说。
机构持续观望
对于投资界而言,争议的白热化从一定程度上会推高投资风险。
深圳一位医药行业研究员3月6日向记者表示,若熊胆粉和熊胆胶囊的保健品和礼品销售模式被禁,从事这一行业的公司的投资价值将缩水。
“从目前的数据来看,熊胆粉和熊胆胶囊以O T C方式进医疗机构销售的份额不大。另外,熊胆一些诸如治疗胆结石和明目的功效,替代品同样可以实现。”该位研究员指出。
深圳一家资产管理公司的总裁助理此前现身归真堂养熊基地时,也向记者坦言,归真堂是否值得投资须视国家产业政策来定。
“我现场观察到的情况并没有像网上一些图片和视频说的那么残忍。这一行业应该是蛮赚钱的,如果不赚钱,它(归真堂)不可能做到现在这么大的规模。但我这次来没有投资的计划。”该位总裁助理说。
不过,已经投资归真堂的张志鋆则坚持“看好”。在他看来,这依旧是一笔非常有价值的投资。
“外界不应该将归真堂仅仅看作是一家养殖企业,应该将归真堂看成是一个高科技的中药企业。比方说,我们的抗肝纤维化新药就已经在研发当中,熊去氧胆酸类新药目前已经完成毒性试验,即将进入一期临床。此外,我们不仅承担了福建省的重大专项,还有院士工作站和博士后流动站”。张志鋆说。在他看来,归真堂的上述举措不能被视为“转型”,因为归真堂本身就是一家中医药企业。
数字
@群益证券数据显示,目前我国每年熊胆粉总产能为30吨- 35吨,上海凯宝年需求量约18吨,占总量的一半有余,是国内最大的熊胆粉需求商。上海凯宝已是国内上市公司,其他知名上市公司如云南白药(微博)、吉林敖东等部分产品也涉及熊胆粉。
@中国中药协会介绍,截至2009年黑熊养殖规模在200只以上的企业有10多家,养熊业支撑着183家中药企业、153个中成药品种。
南都记者马建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