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现金分红PK股本扩张

  ⊙姜韧 ○编辑 杨晓坤

  ⊙姜韧 ○编辑 杨晓坤

  

  又到年报披露高峰期,所谓的“业绩浪”暗潮涌动,但是A股市场如果要锻造长期牛市的基础,更需要培育现金分红的市场氛围,切忌再让股本扩张的游戏偷换了高回报的概念。A股市场趋于成熟的标志有两点:一、A股主板市场估值在2011年末仅13倍,在全球市场也属于价值洼地;二、以流通股比例远超非流通股为标志,A股在2012年初已真正完成股权分置改革。这意味着A股已具备启动新牛市的土壤,但如果A股市场仍然崇尚规模扩张而不注意内在回报,那么市场大起大落仍在所难免,股利回报才是真正的内在回报,而股本扩张只给市场带来规模的扩大却没有给市场带来实质性的现金流入,因此未来牛市的基础必须建立在股利回报的基础之上。股本扩张可以是个案,但不应该再成为分红的主流。

  近期证监会主席郭树清在接受新华社和人民日报这两家权威官方媒体采访时,对于A股十年零涨幅的话题有所涉及:“第一,股指是时点数也即存量,收益是区间数也即流量,不具可比性。上证综指从1991年创立以来,大幅波动,如果选择在最高点,就增长了61.2倍,这并不意味着对应时段里买了股票的人收益达到那么多倍。第二,上证指数的成份和权重期间有很大调整。如采用绝对可比口径计算,过去十年股指累计涨幅为28%,年均涨幅为2.5%;加上分红等因素,指数投资收益率为40%,年化投资收益率为3.4%。第三,由于指数的不可比性,相同指数水平反映的上市公司估值水平完全不同。2001年6月平均市盈率接近60倍,而2011年12月只有约13倍。至于现金分红收益,那就更无法比,现在的总量比十年前增加12倍。”

  上述观点值得重视。首先,现在A股无论是从纵向还是横向比较,都处于估值洼地区域,而且已经具备现金分红的基础,牛市拐点已悄然而至。其次,过去十年A股即便有回报,但事实上回报仍然有限,因为以现金分红为基础的指数投资收益很难说跑赢了通胀,这与“新兴加转轨”的市场特征倒是吻合的,投资者很难从现金分红中获取合理的回报,这在高估值市场中尤为明显,投资者青睐股本扩张的分红模式,既有“赚快钱”的心理,亦有对股利微薄的无奈。

  虽然股本扩张模式在分红实施前后,股价都会出现强于股指的表现,这就像是“大起”,但在送股之后,股价“大落”的概率却又远高于“大起”,因为股本扩张并没有给市场带来现金流入,相反却增加了股票供给,除了IPO扩容,股本扩张无疑也给市场带来了扩容,“牛奶兑水”是人人皆知的道理,但却鲜有人愿意正视这个现象。股市真正的回报应该是股利回报,即现金分红,这才是承载养老金入市的真实回报,否则养老金也可能难免重蹈“恐龙进来,壁虎出去”的覆辙。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