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工资“正常增长”至少要与GDP同步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2月09日 23:44  经济导报

  经济导报记者  孙秀红

  8日,国务院批转《促进就业规划(2011-2015年)》。规划提出,“十二五”时期我国将深入推进工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对垄断行业的工资水平进行调控,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形成正常工资增长机制。

  “从2004年启动收入分配改革调研至今,历时近8年的探索,方案仍未出台。规划通过调低降高,在一定程度上缩小收入差距,预示着收入分配改革或加速。”9日,中国社科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导报特约评论员张翼对经济导报记者表示,城乡、行业间的贫富差距导致了许多社会矛盾,并影响到政府的公信力,研究制定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方案或在今年有新突破,规划多措并举促进建立工资正常增长机制成为前奏。

  工资应与企业利润同步增长

  根据规划,“十二五”时期我国要改革国有企业工资总额管理办法,对部分行业工资总额和工资水平实行双重调控,缩小行业间工资水平差距。严格规范国有企业、金融机构高管人员薪酬管理。

  同时,要完善并落实最低工资制度,逐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积极稳妥地推进工资集体协商工作,建立健全企业工资决定机制和正常增长机制;完善工资指导线制度;完善人力资源市场工资指导价位和行业人工成本信息指导制度,建立统一规范的企业薪酬调查和信息发布制度。

  为防止恶意欠薪,规划强调,“十二五”时期我国要加强企业工资支付保障制度建设,完善工资保证金、欠薪应急周转金,以及清偿欠薪的工程总承包企业负责制、对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的行政司法联动打击机制和政府属地管理负责制等制度。

  张翼认为,这些举措都有利于形成正常工资增长机制。不过,对于由市场竞争、供求关系决定的企业员工工资,政府“有形的手”往往很难干预。比如在低端企业普遍遭遇“用工荒”的现实下,如果企业被迫上调工资待遇,且要使上调最低工资标准对优化收入分配格局有帮助,就必须满足一个条件,即低收入者收入增速快于高收入者收入增速,而实际情况并非如此。

  所以,什么是正常增长,如何实现正常增长,还有待明确。“企业应制定利润增长与工资同步增长规划,至少和当地GDP增速同步。”同时,由于企业量大面广,盈利能力不同,正常增长应是相对的。

  薪酬收入是低收入人群社会财富分配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普通百姓感受最深的收入分配不公。对此,规划明确提出,“十二五”期间,最低工资标准年均增长13%以上,绝大多数地区最低工资标准达到当地城镇从业人员平均工资的40%以上。

  “在分配差距持续拉大的情况下,首先要解决的是通过工资收入分配改革缩小这种差距。”张翼认为,除此之外,还要降低垄断行业的较高收入,,缩小行业收入差距。

  推进收入分配改革的契机

  规划的出台,让酝酿了近8年的收入分配改革再次燃起希望。

  去年,发改委制定收入分配改革具体方案并上报国务院。舆论普遍期待,这一方案会在当年年内出台,但希望最终成空。在去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收入分配再度成为关注焦点,决策层一再强调相关部门要加速研究制定收入分配改革方案的相关工作,努力扭转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改变不合理的收入分配结构。

  分析国内外面临的环境,张翼认为,今年是推进收入分配改革的有利时机。欧债危机导致世界经济增长下行,我国经济发展也面临着“转调”的严峻挑战。要实现由投资主导向消费主导转型,由外贸拉动向内需拉动转型,首先要缩小收入差距,这也是目前协调各种益关系、化解各种社会矛盾的源头和关键。此外,持续的通胀压力也成为国家出手完善收入分配改革的一个因素。

  根据近期国家有关会议透露出的信息,有专家甚至预测,收入分配改革或成今年“两会”的关键词而迈出一大步。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