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券商集合理财投资经理:今年股市总体好于2011年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2月08日 01:51  证券日报

  ■本报记者 崔业莲

  梳理券商理财产品发布的2011年四季度报告,从中能窥见其对于今年市场走势的看法。

  具体来看,国泰君安君富香江集合资管产品和银河金星1号偏乐观,认为市场总体上要好于2011年。中信证券(微博)贵宾6号策略回报集合态度则比较谨慎。安信理财1号债券型集合资管产品则认为债券牛市行情仍将持续。而从投资策略上来看,国泰君安君富香江集合资管产品认为“适当增配一些中高信用等级的信用产品”,而中信证券贵宾6号策略回报集合资管产品则比较看好收益类品种。国都一号安心受益集合资管产品则认为,应加大对蓝筹股的投资,重点抓住银行股的配置机会。

  君富香江集合产品:

  态度乐观

  从宏观上来看,国泰君安君富香江和银河金星一号看法一致,国泰君安君富香江集合资管产品认为,美国经济温和复苏势头仍将持续,美联储短期内启动三次定量宽松的概率显著降低。欧盟将在2、3、4月迎来新一轮偿债高峰的考验;从国内来看,通胀显著回落,经济增速放缓,紧缩货币政策将回归中性,而财政政策仍有较大刺激空间。企业盈利状况也有望在2012上半年见底回升。

  该产品认为适当“增配一些中高信用等级的信用产品,适当拉长产品的组合久期,关注中高等资质信用债的配置机会和中短期利率债的交易机会,同时适当投资一些高收益可提前支取同业存款”。

  中信贵宾6号:

  操作上谨慎为主

  中信证券贵宾6号策略回报集合资管产品态度则较为谨慎。他们认为政策转向积极的信号、流动性改善等都有利于市场修正前期对宏观经济和流动性紧缩的悲观预期;股票价格经过2011年的大幅调整,全市场估值水平较低,渐具投资价值。上述因素都将支持市场触底反弹。同时,市场的反弹幅度有限,主要考虑实体经济目前无向上的迹象,上市公司业绩存在下调的可能;证券市场的制度改革,存在不确定性因素;且一季度间隔春节,国际市场因欧债风险集中在2、3月份、经济进一步衰退、地缘政治等问题,外围影响存在风险点。

  因此,该产品在接下来的投资操作上,会以谨慎为主,注重风险敞口的管理,降低市场暴露度。产品坚持绝对收益理念,以配置稳定收益类品种为主,同时通过量化组合、ETF和股指期货的对冲策略以及个股精选来追求产品的稳健增值。

  安信理财1号:

  看好债券市场

  对未来市场的判断,综合考虑基本面和资金面,安信理财1号债券型集合资管产品认为,债券牛市行情仍将持续。由于食品价格周期性因素,2012 年CPI 同比将高位回落,上半年维持下行趋势,一季度经济增速继续下行,基本面上维持经济增长与通胀双双回落的态势。

  另一方面,银行间市场的资金面有望迎来实质性的宽松。由于外汇占款的趋势性回落,央行将继续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受制于银行存贷比约束,信贷投放将难以在短期内大幅增长。在“宽货币、信贷未宽”的环境下,银行间市场的资金面有望迎来实质性的宽松。债券牛市行情将持续。

  平安证券(微博)稳健增值一期集合资管产品认为,展望2012年1季度,我国经济增长仍处于调整周期中,经济增速将呈现快速下行的态势。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稳中求进”的经济政策基调使得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将根据具体经济形势进行力度、节奏和重点的调整。政策调整将给A股带来流动性状况的改善。2012年1季度,“我们将关注估值处于历史低位的周期性行业由于政策可能放松带来的上涨机会,并持续寻找抗周期、具备长期增长能力的优质公司。”

  国都1号安心受益:

  重点配置银行股

  国都一号安心受益集合资管产品认为,宏观上我国已确定将延续稳健的货币政策,意味着经济上若不出现明显的衰退,资金面会依旧紧张,而国际上欧债危机带来的全球金融动荡与伊朗局势的不明朗造成的石油危机仍会不时冲击中国股市。监管层近期明显加强了监管力度,这会对过度投机的行为起到抑制作用,而随着强制分红带来的投资理念的转变,具有中长期投资价值的蓝筹投资思路将会逐步占据主流,因此预期2012 年是投资理念从成长投资转变为价值投资的一年,加大对蓝筹股的研究与投资将会贯穿全年。本集合计划在四季度明显降低了仓位,且投资品种尽力回避风险。

  该产品认为,2012 年第一季度整体证券市场仍处于探底的过程中,且存在投资风格转换的机会,因此“将在控制仓位的基础上,加大对蓝筹股的投资,重点抓住银行股的配置机会,力争取得较好的回报。”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