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冠军分析师调查:方焱14年地产经验,殷姿领跑女分析师,陈建刚误判最低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2月06日 05:39  理财周报微博

  理财周报中国分析师实验室研究员 张慧宇 曾雯璐/文

   来自理财周报中国分析师实验室的研究数据显示,前五名的分析师,分别为国信证券的方焱、申银万国(微博)的殷姿、中金的陈俊华、招商证券(微博)的罗毅和国金证券的陈建刚。理财周报从上述五位分析师的履历、背景、研究风格、理念、偏好和技巧等方面做了进一步调查与分析。

  NO.1 方焱

   据了解,这是一位说话非常谨慎、极其低调的分析师。不过,他的市场表现却非常高调。

   房地产行业在最近一两年所面临的变化,作为地产行业的首席分析师,他的分析难免受到关注和议论,伴随而来的有赞扬也有争议。不能否定的是,理财周报中国分析师实验室最新的中国分析师排名榜,方焱名列第一,其研报数量得分最高,为最终成绩加分不少。

   2000年方焱进入南方证券研究所,从事房地产、建筑、建材行业研究,2004年加盟国信证券经济研究所。方焱是注册房地产估价师、会计师和建筑工程师,拥有14年的房地产行业开发管理经验和8年的房地产行业研究经验。

   与很多一两年就可以成为明星的分析师不同的是,方焱有房地产公司的工作经验。

   他大约在2006年提出“地产四小龙”,即G华发、G栖霞、G阳光和亿城股份,认为它们有挑战“保招万金”(保利地产(微博)招商地产(微博)、万科、金地集团)的潜力,而后来“四小龙”也成为了基金的重仓股。

   在分析方法上,方焱会从行业供需分析、趋势分析、地产公司价值探讨和主要地产上市公司估值比较上一步步递进。落实到公司分析上,方焱首先会对房产公司分类,开发销售型、开发销售与物业持有结合型、物业持有型、园区开发型和房地产交易代理型等,然后从公司的发展战略和产品策略上进行分类和比较。

   在估值方法上,方焱有绝对估值、相对估值、与H&B估值比较、与国际主要地产股估值比较。在房地产项目的评估方面,方焱有假设开发法、市场比较法、收益还原法和重置成本法来评估。方焱此前在房地产公司经验为他提供了很多专业上的帮助。

  NO.2 殷姿

   作为一名房地产行业的研究员,殷姿排名仅次于方焱,然而在女性中,她却排名第一。

   根据理财周报对分析师的评价体系,殷姿总得分为139.34。其严重偏离度得分为78.1,是前五名中最低的;发现2只牛股,得分为49.25,是前五名中最高的。不过,在重大误判率一项,殷姿也是前五名中得分最高的,为0.22。

   根据金罗盘针对券商研究能力的最新评测结果,在20日短线上,殷姿的成功率为23.91%,为第305名,总分为11分,为第143名;60日中线上,殷姿的成功率为13.04%,为第240名,得分6分,为第143名。

   从其研报上看,殷姿并没有特别针对某家公司出具较多的研报。

   理财周报记者从其研报中观察,在公司价值研究上,殷姿特别注重挖掘公司成长的基因来源,公司脱胎于哪里,公司的成长环境如何,是哪些人在经营这家公司等。殷姿会分析各股东和管理层中的各种相关的关系来剖析一家公司的经营团队。此外,针对公司动态上的变化对公司的影响,殷姿则主要从其发展的战略和环境的变化做分析。

  NO.3 陈俊华

   陈俊华排名第三,不过其实他的总分和排名第二的殷姿只差0.02。

   陈俊华的研报总数为272,与第二名的殷姿数量相差148,悬殊较大。不过优势也显现,陈俊华的重大误判率为0.08,行业内较低的水平。此外,严重偏离度得分为91.54,发现牛股得分为40,研报数量得分为7.77。相比较之下,各项得分比较平衡。

   而因为2011年市场行情结构分化的原因,房地产和金融是最受关注的两个行业,在前五名分析师中,唯独陈俊华的研究行业不属于这两个行业。陈俊华主要从事电力行业的研究,更多是从与电力相关行业资源的变化到公司项目的变化分析,也有从管理层变化对公司进行分析。

  NO.4 罗毅

   罗毅是招商证券的首席分析师,按照理财周报对分析师的评价体系,在理财周报中国分析师的排行榜上名列第四,各方面得分比较平衡。

   罗毅主要研究的行业是金融行业,主要是银行和保险,而他也是研究金融行业的分析师中的第一名。

   据金融界网站发布的“2011银行业分析师擂台”统计,罗毅所推荐的股票组合2011年上涨5.78%,其间最高涨幅22.1%,同期金融服务行业指数下跌16.64%。罗毅推荐的一些金股包括工行、华夏银行(微博)民生银行和招行等。

   罗毅非常擅长对宏观货币的判断,而著名的M1定买卖便是罗毅自己提出的,也是典型代表。

   在对金融股投资的研究上,他认为金融股投资离不开对宏观货币的判断,只有判断清楚货币走向,才能够把握住金融股投资的脉搏。

   对于罗毅,旅游并不是单纯的看风景。罗毅最近在台湾大选举行时去了台湾,从其博客上看,他关注的不只是宝岛的现状,更多是对未来的政治经济走势的预测。他认为,货币紧缩是不会的,股市的上涨脚步近了,市场的底部已经构筑得够充分,缺乏的只是催化剂。

   同时,罗毅个人认为流动性不会太差,欧债的阶段解决也不会遥远,坚定看好金融崛起。

  NO.5 陈建刚

   从其履历上看,陈建刚的经历并不复杂:2007年1月份毕业于上海财经大学,获得金融学硕士学位,随后进入到恒生香港做管理培训生;2008年3月,加盟国金证券开始从事银行业的研究一直到现在。

   这次理财周报的“中国分析师排行榜”上,陈建刚名列第五,其中严重偏离度得分比前四名多些。不过,在重大误判率上,陈建刚是前五位中最低,为0.07。

   理财周报记者问陈建刚,对哪家银行研究最多。陈建刚表示:“没有刻意去研究哪家,只是在一些有特色的银行上花精力较多,比如民生和招行。”

   在对银行的研究上,从公司层面,陈建刚一方面是从财务上来看,一方面是对管理层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水平上看。而在财务上,他判断的一个是EPS和业绩增长,一个是利润表。

   “应该说在所有企业里面,银行的利润表是最容易作出调整的。而管理层的管理理念,是核心的内容。”他向理财周报记者说道。

   在银行调查上,陈建刚有时去总行,有时去分支行网点,有时约见高管谈经营战略和发展模式,而有时则从侧面了解战略的执行情况,是否在下面得到完全的灌输。因为中国的银行业同质化比较严重,陈建刚认为对于这些银行,从宏观形势到行业到公司这种自上而下的分析判断是最好的。

   “第一点是,企业的经营状况和利润增长状况;第二点是,现金流的状况。宏观主要看流动性和经济增长情况的判断。”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