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疑似故意不作为 科学城重组“弃旧迎新”隐现利益算盘

  ⊙记者 吴正懿 ○编辑 邱江

  ⊙记者 吴正懿 ○编辑 邱江

  

  终止旧方案筹谋新方案,科学城的重大资产重组进入“第二季”。然而,细察二级市场及宏观环境等诸多因素,科学城终止资产重组应另有考量,“一破一立”之间的最大受益者无疑是新的重组方。

  昨日,科学城宣告终止重大资产重组事项。公司称,会计师事务所无法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对富安矿业的审计工作;富安矿业亦无法在约定时间内办理完成满足矿山生产所必需的相关权属证明;同时,富安矿业恢复建设时间较长,实现稳定生产需较长时间。根据相关规定,公司应在公告预案后6个月内召开审议重组事项的第二次董事会并发出召开股东大会的通知。而鉴于前述原因,公司无法在规定时间内召开第二次董事会,由此“暂时终止”重组事项。

  回查资料,科学城自去年3月21日起长时间停牌,直至7月21日披露重组预案。据该预案,公司拟向控股股东中国银泰出售旗下酒店经营资产,同时以现金和发行股票的方式,向新腾投资和利方新盛购买富安矿业100%股权,增发价为7.97元/股,拟发行股份数量不超过3800万股。

  加上停牌的4个月,科学城推进上述重组事宜达10个月之久,最终却以相关工作进度迟缓为由终止重组,实在难有说服力。记者注意到,科学城停牌前后,公司股价明显异动,区间最高涨幅达66%,股价最高触及11.85元,但此后疾速下跌,最新一次停牌前报收5.12元,仅为增发价的64%。另一重大变化是,主营铅锌采选的富安矿业预估值增值率高达435.77%,因此曾备受质疑。2011年,铅锌价格步入下滑通道,富安矿业的盈利前景并不乐观。

  昨日,记者致电科学城询问上述因素是否也是公司终止重组的原因,公司人士并未正面回应,仅表示“以公告内容为准”。不过,回看此前终止资产重组的案例,公司股价大幅下跌、拟注入资产基本面出现变数,通常是资产重组夭折的两大重要因素。

  较为罕见的是,科学城在废止原有资产重组方案的同时,又火速筹划新的重组事项。这不免引人猜想,原重组方案是否早已名存实亡,在被“冷处理”后自然“流产”,其目的便是策动新的资产重组方案。如此一来,科学城启动新的非公开发行购买资产方案时,将以现价为基础重新定价,在目前股价处于低位的背景下,新的资产出让方可获得更高的证券化溢价。

  翻看此前的重组终止案例,由于二次董事会未能在6个月内召开而流产的情形非常少见。最近的一例是ST珠峰。值得留意的是,科学城和ST珠峰的案例,隐约折射出重大资产重组过程中的一个新动向,即公司在披露重组预案之后,出于某种利益考虑,故意不作为,导致未能在6个月内召开二次董事会,致使原方案自然流产。由于此种情形无需承诺“未来3个月内不再筹划重组事项”,使得公司可尽快再启资产重组,为新的重组方“预留”较大的溢价空间。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