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多家银行否认用户数据泄露

  ⊙记者 周鹏峰 唐真龙 ○编辑 于勇

  ⊙记者 周鹏峰 唐真龙 ○编辑 于勇

  

  接近年关,数据泄露案频发。昨日有传国内多家银行用户数据遭泄露,但相关行称传闻严重失实。

  昨日有微博爆料多家银行数据遭泄露,引起普遍关注。传闻称泄露数据的银行包括交通银行民生银行工商银行等,数据包含了用户的姓名、卡号、密码等敏感信息,其中交通银行7000万户,民生银行3500万户。

  民生银行为此特发申明称:“12月29日,有微博说有我行客户信息遭泄露。经查,此信息严重失实!”

  交行亦发布声明称,“今日,我行关注到有网络传闻称交通银行等多家银行巨量用户资料外泄,经核实,该传闻纯属谣言。”

  交通银行称,该行对信息安全工作历来高度重视,采用了先进的密码硬加密技术和周密的安全防范措施,确保为所有客户提供安全高效的金融服务。

  交行同时呼吁社会各界共同抵制造谣行为,不要误信、误传谣言。对于任何有意造谣滋事、严重扰乱金融秩序的行为,交行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力。

  工行相关负责人则对媒体表示,出现用户信息泄露的可能性不大,因为银行用户信息是存放在银行的主机数据库中,和互联网是隔离的两个网络,而且用户的信息都是加密的,银行内部人士也看不到。

  不过随着电子银行的迅速发展,安全确实愈发成为用户关注的重点。中国金融认证中心(CFCA)近日发布的《2011中国电子银行调查报告》显示,随着电子银行业的迅速发展,业务的安全性也日益受到用户的重视,58.5%的受访用户表示安全性是其选择网银品牌时考虑的主要因素。据该报告称,2011年,中国电子银行业务实现了持续增长,个人和企业网银用户在去年基础上均有所增加,企业网银柜台业务替代率超过60%。

  安全是电子银行实现可持续健康发展的前提,人民银行支付结算司副司长樊爽文近期在相关论坛上提出,电子银行的支付安全漏洞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来源于电子银行内部,二是来源于电子银行消费者本身,三是来源于网络第三方。目前最突出的主要是来源于网络第三方的,包括网络钓鱼、黑客攻击、植入木马程序等,这些风险事件严重影响了客户使用电子银行的信心,威胁着客户资金安全和银行资金安全,成为制约电子银行发展的重要因素。

  当前,各家商业银行不断增强电子银行的安全防范措施,提高配合公安机关办案效率,公安机关也加大了对电子银行相关违法犯罪活动的打击力度。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