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RQFII的心理效应

  ⊙本报记者 周宏

  

  上周对于市场而言,最活跃的是RQFII这个词。周末,汇添富、华夏、嘉实、易方达、博时、南方、海富通、华安、大成、等9家基金管理公司的香港子公司已获得证监会核准,首批获RQFII资格。

  与此同时,国元证券(香港)有限公司、安信国际金融控股有限公司、中信证券国际有限公司、申银万国(香港)集团有限公司、招商证券国际有限公司、广发控股(香港)有限公司、海通国际控股有限公司、国泰君安金融控股有限公司、华泰金融控股(香港)有限公司、光大证券金融控股有限公司、国信证券(香港)金融控股有限公司、中国国际金融(香港)有限公司等12家证券公司香港子公司也获得RQFII试点资格。

  据悉上述,21家公司将分享首批100亿元的人民币额度。而未来,监管部门将会同有关部门研究论证进一步扩大试点的可行性,争取在机构类型、投资范围和投资比例等方面有所突破。

  不过,RQFII目前阶段可能无法承担给A股市场带来新鲜血液的重任。对于A股市场来说,如果RQFII有些积极作用的话,那也仅止于心理层面。

  其核心在于,目前市场内筹备的RQFII产品主要是固定收益产品。比如,汇添富资产管理(香港)公司的负责人就表示即将上报和推出的首只RQFII基金产品是一只偏债型基金,而类似情况在基金业中相当普遍。

  据悉,业内之所以偏向偏债产品,首先是因为,鉴于收益明显的差距,RQFII对于在港的人民币资金形成了很好的吸引作用。其次则是,这种投资方案收益也相对固定,在目前动荡的环境中,对于境外资金形成的吸引力比较大。而投资股市的权益类产品,则因为种种原因,可能并不是主流。

  当然,固定收益类的产品未来发展不意味着没有考验。诸如,各项系统的稳定运行,内地通胀逐步回落,以及经济政策增长稳健,使得产品收益率稳定。同时RQFII作为一个新生事物,在投资管理中是否以稳健为主要导向,不发生大的意外也格外重要。

  最后,非常重要的是,这种心理作用完全可能在某个时候,转变为实质性的资金流入。毕竟制度建立了,流动性是相对灵活的。但是目前,RQFII对于A股市场的资金面,仍然几乎不会有太大影响,更多的是心理作用。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