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浙商证券:风险集中释放 寻找下档支撑

  ⊙浙商证券 吕小萍 ○编辑 杨晓坤

  近一个月来的A股如同吃了泻药,“跌跌不休”。随着年内低点被刷新,沪市成交金额也创出3年来的新低,市场欲涨还跌,虽然抛压寥寥,但依然脆弱不堪,甚至进入了几近麻木的状态,盈利机会难觅。

  这波行情“跌跌不休”,彻底击碎了反弹的幻想。2009年股市的上升应是真正意义上的全局性修正,是经济转型前的最后一轮系统性上涨,未来较长时期内恐怕都难以得见。转型的代价必然是经济减速,毋庸置疑地将抹杀股市产生大趋势性行情的可能性,那些代表传统经济的行业目前牢牢占据指数的权重,增长动力的缺失有其必然性,因此A股的表现更依赖于中国经济自有的运行特征。

  当我们担忧同情欧洲债务问题的时候,却发现欧洲的股市并非一败涂地,欧洲正组织着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债务大营救,经历了三季度的重挫后,尽管后续问题不断,但股市却始终处于震荡状态。

  令投资者大为费解的是A股表现比危机原发地都要糟糕,冷静思考后,我们应当认识到问题在内部而非外部。所以当我们忌惮欧洲发生的危机的同时,应更多看看国内到底出现了什么样的变化:存款准备金率松动;CPI与PPI开始加速回落;人民币汇率出现较极端波动,短期贬值较快;PMI指数32个月来首次跌破50%的荣枯分水岭。所有的变化都是相辅相成、接踵而至的,经济的矛盾转移似乎转得比股市的方向变化更快,通胀已不是主要问题,维持流动性和保增长的诉求将央行推向了两年来货币手段的对立面,表面松动之下是经济与政策面临的真正挑战。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及明年的经济政策如何定调是大家关切的问题,去年政策未能充分估计欧洲严重的债务话题,随着目前物价与经济增速的同步回落,政策的局部松动可以预期,这将有效缓解股市的压力,但市场上涨的根本动力仍来自经济着陆后的回升。目前上证指数已回调至下行通道的中轨,这是个支撑力度有限但容易产生纠缠的位置,去留皆可。

  当然,严冬中也有些许亮色。数据统计显示,截至12月12日,A股市场共发生60次增持行为,累计增持1.53亿股,增持金额18.29亿元。而整个11月份虽然增持112次,但增持总量仅为8421.83万股,累计金额8.86亿元。12月的前9个交易日,增持股数和金额比11月份增长81.69%和106.43%。雅戈尔增持工大首创海螺水泥增持冀东水泥东方电气美的电器千金药业等被大股东或控股股东增持。12月6日,长安汽车计划用不超过6.1亿港元回购不超过约2.7亿股B股,回购价格不高于3.76港元/股。这些产业资本的增持无一例外地传递着对当前资本市场价值的认可。回顾今年来几波增持潮,每一波产业资本增持潮都基本能够出现在低点附近。虽然不能准确判断行情启动的时间,但大致轮廓的勾勒还是可以提供一些思路的。

  周二市场出现了恐慌式下跌,系统性风险集中释放。任何概念在系统性风险之前黯然失色。在击穿2300点之后,市场迫切需要寻找下档支撑。在支撑点位未确定之前,建议投资者保持谨慎心态,留意破发、破净等超跌品种,等待合适时机。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