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海外创业的挫折与收获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12月11日 23:19  经济导报

  经济导报记者 吴淑娟

  “对于我们外贸企业来说,中国入世带来的最直接变化就是从没有外贸出口权到自主出口的跨越,但与此同时与国际市场的对接也使产品的价格明显降低。”9日,青岛一家建材进出口企业的总经理张海鹏告诉经济导报记者。

  回想上世纪90年代,因为没有外贸出口权,不得不到处拖关系、找人帮忙代理出口时,张海鹏仍记忆犹新。而今,在中国加入世贸组织10年后,他这家以建材进出口为主业的外贸型企业,早已将中国的建材出口到了日本、欧盟、美国等世界各地。张海鹏告诉导报记者,如今翻看十几年前的台账发现,产品的价格却只有当初的1/3了。“中国入世后,市场放开了,企业直接面对客户的机会多了,但随着汇率逐渐市场化,外贸型企业受国际市场的直接影响大了。入世之前,我们出口价格受汇率影响不大,现在随着汇率放开,一天一变,接不接单真是两难。”

  张海鹏表示,他也曾到海外创业,只是坚持了一年多便不得不回归国内。据介绍,张海鹏早年主做日本出口。日本出口需求萎缩后,2007年底到美国开办自己的海外分公司。谈及海外创业经历,张海鹏说,尽管最终没能成功,但出去后和国外同行有了对比,对自己的产品价格和质量优势更增加了信心。

  回归国内,张海鹏发现,外贸出口权的放开,使国内同行业的竞争更加激烈了,随着劳动力、资源价格的上升,外贸出口还要面对来自越南、缅甸等国家同行业价格上的竞争压力。“入世后,中国制造普遍面临新兴经济体的竞争,建材行业也不例外,因此我们调整了企业发展思路,转而开拓国内市场,降低对国际市场的依赖和风险,两条腿走路。”张海鹏说,入世给中国带来了巨大的变化,国力强盛了,中国企业做起业务来也有了底气。“我们15年前做日本市场时,中国的GDP只有日本的1/4,如今我国GDP已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与日本、欧美等企业打交道时,也有了话语权。”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