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朱周良 ○编辑 阮奇
过去两周,随着欧债危机持续发酵,全球市场波动加剧,国际投资人加速将资金撤离亚洲等被视为风险相对较高的市场。数据显示,自11月10日以来,在美交易的中国ETF遭遇资金流向的明显逆转。
不过,本周中国意外下调存款准备金率,让之前就对中国的“微调”充满期待的部分外资再度重燃对中国政策“转向”的乐观预期。太平洋投资管理公司的基金经理表示,他们正在买入中国的原材料股和工业类股,因为预期中国接下来的政策将更为注重刺激增长。
中国ETF遭遇资金流向逆转
随着欧债危机在欧美股市掀起新一轮冲击波,外资对中国股市刚刚重燃不久的热情遭遇重创。美国专业资金跟踪监测机构TrimTabs最新发布的统计显示,自11月10日以来,在美交易的中国ETF遭遇资金流向逆转。
过去几周,全球市场再起风云。上个月,全球股市市值累计蒸发近2万亿美元,主要受到欧元区债务危机恶化影响。
TrimTabs的统计显示,截至上周末的过去三周中,在美上市的中国ETF基金累计净流出2.34亿美元,中止了之前持续一个多月的资金净流入趋势。此前,因为对中国“硬着陆”担忧加剧,加上“微调”引发的乐观预期,外资10月份净买入中国ETF超过10亿美元,创两年来新高。
一些机构近期集体发出“多翻空”信号。11月6日曾发出买入H股投资建议的高盛本周一向其客户发出报告,建议立即结清对H股的做多头寸。高盛称,在当前的国内外形势下,风险天平已经向不利于中国股市的一面倾斜。
高盛表示,此前推荐做多H股,主要是基于政策立场将转向更为宽松的考虑,并且当时高盛预计,尽管欧债持续动荡,但市场会对政策的转变作出反应。然而,近一个月过去了,高盛开始认为,脱离欧债局势发展进行宏观政策押注并非易事。该行表示,鉴于欧元区的前景相当具有挑战性,风险天平不再有利于投资。
亚洲成资金流出“重灾区”
与此同时,大摩、瑞银、花旗等大行近期也纷纷宣布,调低对全球及中国经济明年的增长预期。
其他方面的数据也印证了资金从亚洲撤出的趋势。花旗集团周五援引基金研究公司EPFR的数据称,截至11月30日当周,投资者从全球股票基金撤走资金17亿美元,为连续第四周出现资金外流。
以罗斯根为首的花旗分析师指出,11月最后一周,新兴市场股票基金资金流出非常明显,累计流出资金5亿美元。报告显示,在亚洲国家中,中国受到的“打击最为严重”,共流出资金3亿美元。
EPFR的统计显示,不包括日本在内,亚洲股票基金11月最后一周累计流出资金8亿美元,为连续第三周出现资金外流。
针对最新报告所反映的资金流新变化,花旗集团的分析师在报告中写道,美国多家银行近期评级被下调,加上美国赤字缩减前景不明朗,这些因素都让投资者不敢担负更多风险。
标准普尔本周宣布,在调整了银行业评级标准后,其下调了一些全球最大型银行的评级,包括高盛、美国银行和瑞银等。
存准率下调点燃新一轮乐观预期
不过,随着中国在11月最后一天意外宣布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对于中国股市的看法可能又要面临新的考虑,一些机构已经表示,中国的政策可能转向,是时候考虑押注中国了。
11月30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时隔3年首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从2011年12月5日起,下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
在上述决定公布后,各大外资行纷纷发布报告,对中国未来政策走向做出预测。高盛和汇丰大胆预计,中国可能在明年开始降息,尽管多数外资行仍认为,对通胀的顾虑可能促使中国明年在利率上按兵不动。不过,渣打等不少大行的确认为,此次意外降低存准率,可能标志着政策面开始从关注通胀,转向保增长。
政策面预期的微妙变化,已开始影响到一些机构对中国的投资取向。太平洋投资管理公司(PIMCO)的基金经理就表示,随着中国货币政策趋向宽松,以促进经济增长,现在该买入原材料股和中国工业类股。
PIMCO新兴市场股票投资组合负责人戈登周四在接受外媒采访时表示,中国可能在未来12个月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多达3个百分点。她说,中国的通胀率可能从10月份的5.5%放缓至3%到4%。
戈登认为,本周他们看到了中国货币政策首次明确从“紧缩”转向“有选择地放松”。自中国宣布下调存准率以来,MSCI新兴市场原材料和工业类股已经上涨逾5%,这类股票今年在主要行业中表现最差。
戈登表示,他们最初对周期性股票的持仓较轻,但现在已经有选择地增持了原材料和工业类股,因为PIMCO认为,这些股票的价格已经消化了最极端的困境。戈登说,从长期趋势来看,新兴市场的增长并没有陷入停顿,一些与发展中国家经济息息相关的股票价格与其平均盈利能力相比非常便宜。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