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保增长压力骤增 关注政策调整信号

  中国经济增长持续放缓引发人们对中国经济稳定增长的担心。高层近期已表示,鉴于当前全球经济形势依然严峻,确保经济复苏是压倒一切的任务。下一阶段要把货币信贷和流动性管理的总量调节与强化宏观审慎管理结合起来,在宏观审慎政策框架内,优化调控参数。

  保经济增长将成首要任务

  ⊙周子勋

  汇丰(HSBC)与调研机构Markit昨天联合公布,中国11月汇丰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初值为48.0,经历上月短暂反弹后再度下滑,回落至荣枯分界线50以下。中国经济增长持续放缓,再次引发人们对中国经济稳定增长的担心。

  侧重于中小企业的汇丰指数低迷,显示前期信贷政策紧缩以及高利贷风险因素对我国的小企业造成的困局依然没有得到缓解,最终可能影响整体的经济增长。事实上,随着近期物价以超出市场预期的速度回落之后,高层已表示要调整政府的主要任务,鉴于当前全球经济形势依然严峻,确保经济复苏是压倒一切的任务。

  看近期经济运行,包括出口以及国内投资等都在持续下降。海关数据显示,截至11月2日,我国对外贸易进出口总值累计突破3万亿美元,再创历史新高,但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仍然为负。而近期由于国际经济复苏的迟缓以及对中国宏观调控结果的担忧,国际资本也出现了出逃的苗头。最新数据是,10月外汇占款余额的初步数为25.5万亿元,较9月末余额下降248.9亿元。这是近四年来当月新增外汇占款首次出现负增长。如果外汇占款持续大幅下降,势必影响央行货币政策的执行。

  实际上,相应的变化已有所体现,央行在刚刚公布的《2011年第三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提到,下一阶段要把货币信贷和流动性管理的总量调节与强化宏观审慎管理结合起来,并根据金融机构稳健经营状况和信贷政策执行情况适度调整有关参数,继续实施差别准备金动态调整措施,引导并激励金融机构自我保持稳健和调整信贷投放。

  就在前天,接近央行的人士向媒体透露,从明天起,以农信社、农村合作银行为代表的部分农村金融机构其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有望统一下调0.5个百分点。另有权威人士透露,浙江获准定向下调五家农信社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至16%,其中包括鄞州银行和萧山农村合作银行。

  为稳定整体经济运行,目前银行信贷对因前期货币政策受到打击的中小民营企业有所倾斜,基础设施投资方面的针对性放贷也有所放宽,铁路建设就已接连得到了信贷补充。这也是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召开之前给市场发出的信号。当然,作为宏观调控的主基调,稳健政策将会继续维持。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10月先后赴浙、粤、桂、津考察及调研,并主持了四次国务院常务会议,对宏观经济政策作了调整。国家主席胡锦涛在G20峰会的讲话明确了这一转变。而保增长的努力也已在全球范围开展。动作最为迅速的,当属深陷债务危机的欧洲,近日已经出现明显的政策转向:欧洲央行在年内上调两次利率之后,于11月4日突然宣布将基准利率自1.5%下调至1.25%。

  不过,感恩节降临,圣诞脚步渐近,随着西方国家的传统消费期的到来,海外市场的需求也将得到恢复,今年的出口或许不会出现大幅下降的局面。眼下关键是随着房地产调控的持续深入,市场各方对于政策的理解存在巨大差别,进而影响宏观调控政策的实施。正是为消除这些障碍,保持经济增长将很快会被提到最重要的地位。

  (作者系资深财经评论员)

  工业出厂价格指数

  环比下降不容小视

  ⊙项银涛

  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10月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环比上月下降0.7%,为一年多来的首次下跌。这是工业企业内、外部多重因素相互交织的结果,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全国工业品的市场需求在萎缩,未来全国工业生产将有可能会继续放缓。

  这是值得关注的经济信号,隐含了多重信息。

  首先,工业企业财务信号出现紊乱。一方面,9月末,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应收账款同比增长21.9%,较2月末增长21.1%。另一方面,9月末,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成品资金同比增长24.2%,为年内最高增速;9月末产成品资金占用规模较2月末增长18.1%。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之间的信用赊销增多的同时,产成品库存资金占用规模增加,反映出工业产成品出厂销售渠道不畅。两者均对工业企业的现金流形成了挤压,外部融资需求明显增长。

  第二,外部需求减弱对实体经济冲击增大。当前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继续演变并恶化,美日经济表现也不佳,对我国出口的影响正逐步显现。10月,PMI指数中的出口订单指数为48.6%,低于上月2.3个百分点。在外部需求放缓和库存压力增大的背景下,主动降低工业品出厂价格可能是企业管理层无奈的选择。

  第三,原材料存货库存较高有待进一步消化。8月末,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存货资金占用同比增长26.1%,增速处于相对合理区间,但资金占用规模高达76180亿元。虽然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下调,但因为市场需求疲软及前期存货库存水平较高,所以未能刺激工业企业的原材料采购。10月PMI指数中的主要原材料库存指数为48.5%,连续6个月低于临界点,表明工业企业生产意愿的下降。2011年第三季度,全国工业企业景气指数为128.8,较上季度下降3.4点。

  市场经济最敏感的经济信号莫过于价格,如果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环比继续下降,将带来生产意愿继续下降、经营压力增大两大不利影响。考虑到工业企业多有外部融资,存在外部的财务硬约束。如果工业企业应收账款规模仍居高不下,降价后将出现利润增长放缓,若影响到现金流,就有可能招致更大的经营压力。特别是临近年底,中国传统中有所谓“年关”的说法,对此不能不特别注意。

  (作者系中央财经大学经济学博士)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