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技术性休整无碍行情回暖

  ⊙浙商证券 吕小萍 ○编辑 杨晓坤

  在经历了200点的反弹之后,行情进入了短线休整区。股指近日走势虽然尚属顽强,但高点却步步走低,在2500点附近纠结不已。从股指运行上分析,市场短线休整迹象明显,所幸盘面活跃度并未受到股指休整的影响,涨幅榜居前品种数量不减。

  政策微调下的行情空间拓展

  此轮行情最为显著的两大动力一是国内政策的微调,二是欧债危机解决曙光初现。就此两大动力来看,远未到充分释放的地步,这是我们继续看好行情的主要原因。

  首先谈国内政策微调的发展动向。央行周二发行的人民币100亿元1年期央票参考收益率报3.5733%水平,较上周下降1.07个基点,出乎市场意料,这是28个月来的首次下降。分析人士认为,1年期央票利率的意外下调进一步印证了市场有关货币政策逐步松动的预期,春节前下调存款准备金率的可能性增加。市场对于CPI的预期正在发生改变,周三即将公布CPI和固定资产投资等主要经济指标,可以预见,10月份CPI继续回落已经是大概率事件。这些信号交织在一起,传递出的综合信号是,通胀回落,政策放松微调。加上之前的管理层对经济增长的言之凿凿。因此,原先市场货币紧缩的紧箍咒终于得到了相对明确的缓解。而这个动力源对于行情走好会提供较有利的支持。我们认为,200点反弹只是体现了预期改善,尚没有对政策改变有充分的体现。

  希腊公投的闹剧已经收场,如期获得第六批救助贷款的可能性较大。虽然世界上总是有这样那样的问题出现,但地球照样在转,只是需要点时间来化解。欧债危机恰恰如此,在欧元问题上,目标的一致性决定了过程即使波折,但终将被迫协调一致。

  从内外因素的比较上可以发现,中国股市历来我行我素。弱势的时候受到外部影响多一些,大部分时候还是受制于国内经济、政策预期等等。当然,长期弱市下造成的心理抑郁还是需要时间调整的,这也是近期行情走得有些犹豫的原因。

  现实压力下的调整时间延长

  紧缩政策的滞后效应可能是要考虑的负面问题,经济减速,所谓硬着陆也好,软着陆也好,反正是着陆,无非是动作是否优美,结果是一样的。GDP的下滑,消费提振乏力这些根源并没有结束,货币政策的缓解也只能纾解一时之困,经济能否切实转型事关行情性质,是反弹还是反转,目前来看,尚且难以定论。

  其次,上市公司业绩下滑可能是最为现实的负面因素。由于市场低迷,再融资无望,上市公司存在业绩下调的内在动力,演化成戴维斯双杀的可能性很大。从上市公司业绩预告来看,除消费型上市公司仍然能够保持较好幅度的增长,周期性行业的下滑是显著的。随着年关临近,不排除业绩地雷的出现,从这个角度而言,结构性行情的同时,要留意业绩地雷的问题。业绩和经济增速的问题必然带来行情走弱,现实压力下的震荡休整会使得行情发展需要更多的时间,过程也将更为纠结。

  周二“两桶油”支撑下的行情虽然有些不太令人放心,但不能否认行情发展仍然处于健康状态,仍可归类为技术性调整。此轮休整之后,在政策调整预期支撑下,行情发展仍将进一步演绎。当然,个股行情会逐步分化,此时,对于经济转型的理解将增进投资者对投资机会的把握能力。建议投资者还是多将目光聚焦在新兴经济和消费经济上。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