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员指出,溢油事故的原因是,施工船舶在作业之前并不清楚该油田平台间的海底输油管线的分布位置
■本报记者 李春莲
所谓屋漏偏逢连夜雨。中海油蓬莱19-3漏油还未结束,又再次发生漏油事故。
中海油发布公告称,9月14日,中海油拥有100%权益并自任作业者的锦州9-3油田B平台附近发现油膜亮带。随后,中海油关停该油田B平台的生产作业,切断溢油管线。受此关停影响,公司产量减少约1600桶/天。
据了解,该油田是中海油自营油田,中海油拥有其100%的权益,并自任作业者。
年内再发漏油事故
中海油在官网披露称,锦州9-3油田B平台周围海面共发现两处油膜。一处在锦州9-3油田A平台正西方向约1海里处,长宽约30米;另一处在锦州9-3油田西平台中心北偏西方向3海里处,长约80米宽约30米。
事件发生后,中海油迅速启动应急程序,关停了该油田B平台的生产作业,切断了溢油源。同时,公司立即采取措施清除海面油膜,并对海底管线状况进行潜水探摸,封堵漏点。受此关停影响,公司产量减少约1600桶/天。
截至15日15时20分,两处油膜均已清理完毕。国家海洋局北海分局已决定解除溢油应急响应状态。
对于此次事故发生的原因,中海油表示,此次溢油事故是由于施工船舶在作业过程中损伤了该油田平台间的海底输油管线而导致的。初步估算,溢油量约为0.38方。
中投顾问能源行业研究员周修杰告诉《证券日报》记者,从中海油公布的此次溢油事故的原因来看,施工船舶在作业之前并不清楚该油田平台间的海底输油管线的分布位置。出现这种情况有两种可能,一是中海油没有全面掌握其海域平台间的管线布局,海域的平台间管线位置存在管理盲点;二是施工船舶没有按照要求作业,盲目施工。如果是第二种可能,中海油此次溢油事故则属于作业不当。
今年对于中海油来说,可谓流年不利。据了解,蓬莱19-3油田9月5日全面停产后,中海油每天损失的原油达6.2万桶,相当于每天损失4400万元,至今仍未恢复生产。
海洋石油开发需警惕环境污染
近年来,伴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能源需求日益紧张,我国海洋石油开采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海上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和海洋油气资源的进一步开发导致海上溢油事故也不断增加,海洋污染日趋严峻,由此引发的海洋环境污染威胁不容忽视。
6月4日,渤海蓬莱19-3油田发生溢油事故,所造成的污染面积从840平方公里扩大到5500平方公里。
而蓬莱溢油事故发生四个多月以来,漏油仍未停止。
目前,C平台附近每天仍有少量油花溢出,附近海面还经常发现有零星油膜分布。
对于新溢出的油花和油膜,康菲公司表示,目前海底仍有少量6月17日泄漏的矿物油油基泥浆,这些残留物质偶尔释放出少量油滴,上升至海面就会形成少量油花或零星油迹。
数据显示,“十一五”期间,全国海洋石油勘探开发溢油污染事故共41起,其中渤海19起,南海22起。
为汲取蓬莱19-3油田溢油事故教训,切实防范海上溢油事故,国土资源部将会同环境保护部、交通运输部、农业部、安监总局、能源局、海洋局等6部门组织开展海洋石油勘探开发溢油污染风险防范大检查。
周修杰表示,我国的海洋油气资源较为丰富,目前由于国家对海洋油气的勘探开发力度不断加大,最近几年我国已有多个油气田陆续投产,海洋石油天然气产量不断增加。据相关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0年5月,我国渤海区域已有20个海上油气田,165个海上石油平台。2010年我国海洋石油天然气产量已经超过5000万吨,全年实现增加值1302亿元,同比增长53.9%。
但是,他还表示,虽然现在我国海洋油气资源的开采已经具有一定的规模,但主要局限在浅水区。现在我国海洋石油开发还面临技术难度大、生产效率低、开采成本高、资源开发使用不当、环境污染严重、周边各国对我国海洋石油资源掠夺情况严重等问题。
中投顾问研究总监张砚霖也指出,与陆地污染相比,海上污染情况更为复杂,一旦发生溢油污染,危害及影响巨大,修复成本更是难以估量,巨大的成本以及风险都在警示着溢油污染以及海洋污染的严重性。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