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春莲
日前,中海油在伊朗北帕尔斯气田总额160亿美元的开发协议由于项目进展缓慢被伊朗方面叫停。
似乎巧合的是,2个月前,伊朗对另一家中国油企中石油在伊朗南帕尔斯气田第11期项目的开发提出警告。
值得注意的是,这已经不是中国油企海外项目第一次遭警告或被叫停。实际上,近几年中国三大石油公司海外收购颇为频繁,但过程却并非一帆风顺。
中海油中石油
两个伊朗项目相继被叫停
据了解,伊朗帕尔斯石油和天然气公司此次暂停这项中海油的开发协议,目的是推动中海油履行其开发义务。2006年9月,双方签署合同,开发北帕尔斯气田,但中海油迟迟没有开始运作。
此外,海外项目遭遇不测并非只是中海油一例。
中国石油企业的海外项目已多次遭所在国的警告、叫停。8月,伊朗国家石油公司宣称,如果中石油对南帕尔斯气田第11期项目的开发继续拖延,将肯定对其发出最后通牒。并称,如果该项目的开发维持目前态势,有可能会把整个项目转让给实力雄厚的国内承包商。据了解,该项目目前开采进度只完成了10%,而非计划的17%。
此前,有中石油负责人表示,由于面临“资金问题”,无法为南帕尔斯气田项目投资提供所需资金。
中投顾问能源行业研究员周修杰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我认为被叫停的主要原因是来自于非经济方面的压力。中海油与伊朗的天然气合作一直遭到某些势力的反对,给这一项目的开展造成较大的影响。”
“在这两次事件中,中石油和中海油的理由都是资金不足,实际上在此期间这两家公司正在其他市场加紧收购,例如中海油在7月份以21亿美元收购了加拿大一家油砂公司,” 周修杰指出。
三大石油公司
海外收购喜忧并存
近几年,三大石油公司加快了海外收购的步伐,但是也面临着不少困境。
据了解,中石油集团旗下长城钻探工程公司在利比亚和尼日尔等6个较大的海外项目合同中止,损失12亿;中海油在利比亚的业务因内战而停止。
此外,5月份中海油遭到印尼国家石油公司的挤压并最终决定撤销参与安哥拉项目的竞购后,中石油也于6月份因受到合作方的限制而放弃了与加拿大能源公司合资在加拿大西部峻岭油区开发页岩气的计划。
对此,周修杰表示,海外项目的拖延或者叫停,既有自身的原因,也有外在的原因。自身的原因主要是海外投资经验不足,对项目的可行性和可能存在的风险估计不足,导致决策失误,项目难以为继。外在的原因主要是某些势力对中国或是被投资国施加压力,阻挠项目的开展。
尽管存在很多的困难,但是三大石油公司在海外收购步伐还是在不断加快的。中国石油与化学工业联合会的资料披露,2010年,三大公司大规模的并购行动金额超过300亿美元,约合近2000亿元人民币,创历史新高,占同期全球上游并购的20%。
周修杰表示,三大石油公司海外收购还是存在一定的优势的。一是成本较低,劳动力供应充足,且生产效率相对较高。二是上游勘探开发能力较强。三是自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为石油企业开拓海外市场创造了良好的外部条件。
但劣势也不能小觑。他同时指出,三大石油公司整体技术水平仍然较低,综合生产成本依然较高。在资金实力、风险评估等方面与国际巨头差距较大。管理方式粗放,人员冗余严重。国际化水平依然较低。
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强(微博)曾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在能源短缺的情况下,选择进行海外扩张和投资是很必要的,关键还在于选择资源、国家以及风险评估的时候要更加慎重一些,这里边企业需要有一个长远的判断。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