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理财周报独家研究:100个活跃保代创收118亿,平均38岁湘皖人居多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8月29日 09:01  理财周报

  理财周报记者 谭婷/文

  保代虽不曾抛头露面,但绝对是充实资本市场肌理的核心力量。

   2009年IPO重启截至2011年8月19日,共有652家企业上市,它们共从二级市场“捞”到8449亿元巨资。它们的华丽变身离不开券商投行“穿针引线”,以及保荐人的汗马功劳,据统计,65家投行共赚313亿保荐承销收入。

  根据规定,一单IPO项目一般会有两个签字保代,而据多位业内人士透露,在上市公司招股书中,名字披露在前的保代主管项目,名字在后则只是签字、负责协调。“企业上会的时候,两人都会到场。”

  照此按保代名字在前统计,上述652家公司的313亿保荐承销收入,主管项目的保代513人,人均IPO创收近6000万元。

   在着513个保代中,又有哪些人属于活跃派?

  100人贡献38%创收

  本期理财周报以IPO项目数量为主要指标,保荐承销收入(5000万以上)和发行市盈率(高于行业平均)为副指标,剔除有监管处罚记录的,对上述513个主管项目的保代进行逐一筛选,找出100名比较活跃的保代。

  平安的汪家胜挖掘项目能力最强,共承揽5单,其次是同样来自平安的陈新军,共4单。

  由于完成3单和2单项目的人较多,我们结合每单IPO的发行市盈率进行筛选,第一创业的艾民,共完成碧水源欣旺达两单IPO,发行市盈率均在平均市盈率(56倍)以上。我们将汪、陈和艾评为前三,并重点访问他们。(详见C6-8报道)。

  这100个保代,他们共创造IPO保荐承销收入118亿元,占券商投行总创收的38%,人均创收1.18亿;他们有20个来自平安,11个来自国信,其他69个分别来自32家券商。

  他们手持高文凭,其中硕士占70%;他们平均年龄38岁,最大的是中信的甘亮,44岁,最年轻的是招商的刘奇和平安的丰赋,均31岁;他们以男性为主,其中男保代85人;他们来自26个省,其中湖南人最多,有12人,其次是安徽人,有11人;他们的入行时间普遍较早,其中首批保代占48人。

  还有,他们中有些人虽已做到管理层,但仍坚持在投行第一战线。比如渤海投行总经理杨光煜、宏源投行总经理温泉、光大投行总经理潘剑云、太平洋投行总经理程正茂。

  平安人均创收是国信的2倍多

  2009年以来,平安是国内投行市场的“主角”,让人爱恨交加,它曾被冠以“保荐王”、“保荐黑手集中营”等称号。

   平安投行的一切,都离不开其实力雄厚的保代团队。的确如此,在我们评选的100个保代中,平安占20个,共创造IPO保荐承销收入26.9亿元,占平安总创收的73%。

  平安保代挖掘项目的能力真的一绝?“整体来说,平安的待遇比国信高。平安什么样的烂项目都能做上市,所以找他们的企业就多了。”北方某业内人士表示。

  相较平安,国信保代的人均创收不堪入目。国信的保代人数最多,目前共139人,但其2009年以来IPO人均创收仅1933万元,排到行业第11位。而平安的人均创收达4380万元,行业领先,是国信的2倍多。

  “业务出身及个人从业经历决定后期领导的风格,领导的风格关系着整个团队的发展。”某券商分析师表示。

  平安投行部总经理薛荣年,个人经历极其丰富,2000年加入平安,他还是中国证券业协会投行委员会委员、中国证监会第四届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审核委员会委员、深交所第二届中小企业培育发展委员会委员。

  而国信投行部总经理胡华勇,从业经历相对简单,自1997年加入国信投行事业部至今,曾担任董秘。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分享到: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