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自己的独唱团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8月01日 05:29  理财周报

  申山又子/文

  当灯光熄灭,我蜷缩在被窝里,目光扫过手机屏幕上一条条或喜或悲的状态。千百种人间滋味,熟悉中变换出新颖。似乎每一天都在这样的氛围中结束:当明亮的世界渐次黯淡,心感到由衷的释然,而白日的躁动又总有些残留未褪,让我忍不住重新刺激起疲惫的神经……微博与我的牵连,便始于此时此刻。

   载体轻薄,随时随地,这也便是“微”的本质吧。很多次在公交车站等车时一个人“微”得起劲,很多次在上课开小差时小小“微”上一会儿打发时间,甚至一个朋友说:“你不觉得,有了微博,就连下课铃声都来得快一点儿了吗?”的确,它见缝插针地找准生活中每一丝时间的缝隙钻进去,蹦啊跳啊地腾挪着,琐碎的日子似乎就这样灵动起来了。

   只是,久而久之,微博的快感也让我觉得刺痛和警觉。原本具有完整性的情感表达似乎随着日趋加速的生活节奏而被压缩、撕扯成一缕一缕的状态,我们没有工夫去倾听他人的长篇大论或是伤春悲秋,琢磨其中细腻而隐微的人情冷暖,取而代之的是随时而快捷地了解“你们”发生了什么,“他们”有什么看法,“敬业”地扮演起听众的角色,享受着别人对我的娱乐,同时也娱乐着他人。

   也许微博的拥趸们会反驳说:微博让人与人的距离彼此更近了,我们甚至能毫不费力地听到原本同我们距离遥远的偶像们的声音,享受活在同一话语时空里的美妙“错觉”……

   然而,如斯想法,不正是出于一种自欺欺人的陌生化视角么?微博让所有人变成世俗化的凡人,人们为这一变化而兴奋惊喜,四处仰望,四处窥视……殊不知,我们所仰望和窥视的一切不过是生命的常态,我们所做的,不过是沦为他人情景剧的悲喜看客,抑或是在24小时运行的“地球online”游戏里练级刷分。当微博上漫天充斥着矫情的感叹和附和的言辞,当此起彼伏的声浪不断地重复、翻滚,无可否认,微博正以一种轻逸的魔力为眼前的世界施魅,它创造了话语的乌托邦,成了世界的表象。情景剧剧场的门票总是廉价而让人心动,只是,一旦沉醉于这番表象,生活也就变得日趋扁平、憔悴不堪。

   我乐意享受微博带给我的片刻欢愉,却不愿将原本沉重的生命轻飘飘地拖入其中。是否该为了自己的独唱团,而与他人的情景剧划清界限?倘若果真需要如此,我准备好了吗。

  (作者系理财周报深圳新闻中心实习记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分享到: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