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打虎尚未成功政策仍需给力

  ⊙记者 朱周良 ○编辑 朱贤佳

  ⊙记者 朱周良 ○编辑 朱贤佳

  

  美国牵头、IEA监督落实的石油抛储行动,打响了全球抗击通胀“猛虎”的响亮一枪。不过,种种迹象表明,各国特别是新兴经济体抗击通胀的“战役”还远未取得胜利。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次令市场颇感意外的抛储行动其实是“蓄谋已久”。作为“主谋”的美国,早在几个月前就在策划了这一系列的原油抑价行动。

  很多人可能会对美国和IEA此次出手的时机感到不解,毕竟相比两个月前的115美元,油价已经跌了20多美元。但事实上,此次抛储只是整个事件的高潮部分,实际的打击行动早就已经展开。

  大家可能还记得,5月初触发国际油价和其他大宗商品暴跌的一个直接导火索,就是纽约商品交易所大幅上调原油、白银等商品的交易保证金,类似举动显著增大了投机成本,加速了商品价格的下跌。不仅如此,奥巴马政府4月份就责成司法部对油市的操纵和欺诈行为展开调查,并设立由多部门组成的专门工作组。

  而这一次,IEA承诺的6000万桶战略石油投放中,美国一个国家就占了3000万桶。作为全球头号石油消费国,美国打压油价的决心可见一斑,特别是目前正处在为2012年大选冲刺的敏感阶段。

  决心打压大宗商品价格的不只是美国,还有法国、德国甚至是G20。前几天,法国主持召开了G20农业部长会议,在全球食品价格高企的背景下,各国签署了有关保障粮食安全、稳定农产品价格的共同行动计划。为了抑制粮价高涨和投机行为,G20提出了包括建立农业信息库以及加强对粮食类大宗商品衍生品市场监管在内的一系列针对性措施。如此大规模和非传统的干预粮价做法,以前还从未有过,足见各国对这一问题的重视。

  最近原油等大宗商品的连续大跌,或多或少降低了通胀预期。过去几天,国际金、银价格连续下跌,这背后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因为投资人对通胀的预期出现降温。不过,抗通胀的战役还远没有到欢庆胜利的时候。

  从全球的物价指标看,受到能源价格高企等因素推动,主要国家特别是新兴经济体的通胀压力仍居高不下。比如,印度的批发价格涨幅已连续17个月超过8%,俄罗斯5月份CPI同比升9.6%,中国5月份CPI升幅创近三年高点。发达国家也不例外,经合组织的最新数据显示,4月份,该组织成员国整体通胀率达到2.9%,创两年多来的新高。即便是经济低迷的美国,5月份的核心CPI环比增幅也创下五年新高。

  另一方面,推高通胀的诸多因素依然没有实质改观。比如,联合国的粮食价格指数5月份仍徘徊在历史最高点附近,而油价至今仍运行在90美元的高位。

  在这种情况下,尽管最近全球经济增长出现放缓迹象,且原油等大宗商品看似有所降温,但各国决策者们显然还没有到松劲的时候。

  被称为“央行的央行”的国际清算银行上周末在其年报中指出,不断上涨的食品、能源和其他大宗商品价格,凸显了各国央行加息的必要性。而且该行还警告说,加息速度应该更快些,否则可能重演上世纪70年代类似的全球恶性通胀。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分享到:
留言板电话:4006900000
@nick:@words 含图片 含视频 含投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