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中小企业应危中寻机 顺势而为

  ⊙记者 陈俊岭 ○编辑 王晓华

  ⊙记者 陈俊岭 ○编辑 王晓华

  

  近期,中小企业所面临的“三荒两高”,即“用工荒”、“电荒”、“钱荒”和“高成本”、“高税负”,看似是多种偶然因素的叠加,但深究下去会发现这是一个长期痼疾累积的集中爆发,其背后则是中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驶入“深水区”。

  “用工荒”,折射出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依赖“人口红利”建立的粗放型发展模式已难以维系,产业与企业转型升级迫在眉睫。

  “电荒”,表面上是历史形成的“市场煤、计划电”体制顽疾掣肘,但本质上则是在“GDP崇拜”下,高耗能产业仍被地方政府视为最立竿见影的“利器”。

  “钱荒”,则是一个结构性问题。一方面是轻易获得大量信贷的大型企业资金低效闲置,以及在“负利率”恐慌下引发的游资炒作怪相,另一方面则是处于“信贷产业链低端”的中小企业,面临前所未有的“钱荒”压力。

  “钱荒”背后折射出当前银行“垒大户”观念的根深蒂固,在银行信贷无法满足正常需求时,中小企业被迫求助于远高于基准利率的民间借贷,也为金融风险和社会稳定埋下隐患。

  多位专家认为,解决中小企业“钱荒”的根本之策在于,执行基于供求双方撮合的市场化利率,让资金供给与需求方都能各取所需——这也是近年来呼声日高但推进迟缓的“利率市场化”改革之题中要义。

  而“高成本”,则是由上述“三荒”带来的成本压力。“高税负”,则是企业步入规范化之路所必须付出的成长代价。

  “三荒两高”看似彼此孤立,但却共因同源。其根源,都是长期以来所依赖的粗放型增长模式,在各种资源要素成本上涨背景下逐渐“不合时宜”。而“三荒两高”问题所引发的各种担忧与疑虑,也再次验证了“十二五”期间“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战略任务的艰巨性。

  尽管“知易行难”,但推进“人才”、“电力”、“资金”等各生产要素的市场化改革,是一个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在此期间,相关企业和产业也必将经历成长的阵痛。

  因此,当前所遭遇的“三高两荒”困境,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也可视为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契机。对于身在其中的中小企业而言,与其一味地怨天尤人,不如改变心态,顺应调整趋势,迎接凤凰涅槃后的重生。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分享到:
留言板电话:4006900000
@nick:@words 含图片 含视频 含投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