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油价风向标昭示我国能源发展短板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6月16日 02:14  证券日报

  ■姜 楠

  近来,有“风向标”之称的油价波动频繁。继纽约时间12日、13日,原油期货价格从百元之上连续下跌,创今年2月份以来的最低收盘价之后,14日出现触底反弹走势,报收于每桶99.37美元,上涨2.1%,创下自5月18日以来的最高单日涨幅。与去年同期相比,纽约原油期货价格已经上涨了32%。

  石油,一直以来都是世界各国炙手可热的能源之一,而作为石油价值量化表现的油价还往往与国际政治、军事等诸多方面紧密相连。根据IMF预测,如果石油价格上涨10%,全球GDP增长将会相应下降0.2到0.3个百分点。石油对于国际经济发展的影响由此可见一斑。

  尽管如此,不同经济体因油价波动所受到的影响是不同的。

  从当前世界经济格局来看,油价风向标对欧洲经济影响较大。目前,欧元区5月份的通胀率已经达到2.7%,如果原油价格再出现上涨,将给欧洲央行目前所维持的低利率政策以极大的挑战,一旦欧洲央行决定进入加息通道,将直接影响欧元区的经济复苏。

  相比之下,美国所受影响较小。原因在于现在美国经历两轮量化宽松政策后,正处于经济复苏阶段,美国核心通胀率也明显低于美联储2%的目标,而且,当前国内消费者财务状况、储蓄状况都比2008年金融危机时候有了明显改观,银行的消费信贷发放意愿正在逐步增强,因此紧缩货币政策的压力较小,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相应较小。

  更大的影响体现在新兴市场国家,原因在于油价的上涨将通过原材料、运输、加工等各种途径最终传导到食品价格上。从消费构成比例上看,食品因素在多数新兴市场国家中仍占有很大比重,因此油价推动型的通胀压力将不断增加。在国内高通胀与国际高油价的双重压力下,新兴市场经济体将不得不放弃国内经济增长速度而被迫采取紧缩的货币政策。尤其是为应对通胀,在5月经济数据出炉之际,国内央行年内第6次提高存准率,此前,已经两次提高存贷款基准利率。

  另一方面,由于世界各国对石油依赖程度的不同,其对油价影响自发的平复作用也会不同。对欧美等发达国家来说,由于制造业转移外包,节能减排、能源利用率、能源替代等技术水平较高,经济发展对石油的依赖度也不断降低。有关数据显示,目前发达国家单位GDP耗油量比1970年时候降低了50%。

  而对于中国等新兴市场国家来说,受困于能源利用效率、替代技术等的制约,随着经济增速的提高对石油的需求量将不断增长。据测算,目前发展中国家GDP每增长1%,能源需求量增加0.6%,到2012年,发展中国家的石油消费占世界石油消费总量将从目前的42%增长到46%。具体到我国来看,单位GDP能耗比世界平均水平高2.2倍,2007年石油需求量为760万桶/日,2010年达940万桶/日,预计2011年会突破1000万桶/日。还有数据显示,国际油价每上涨10美元,我国全年约需多支出88亿美元,同时,带动物价指数上涨0.3-0.4%。

  从这一系列数字可以看出,油价风向标不仅标示出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与国际发达国家水平的差距,也昭示我国能源业发展的短板,显示当前大力发展新能源战略的迫切性。

  从全球视角来看,由于各国能源技术水平、经济发展状况的不同,油价风向标所昭示的意义也不尽然相同。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分享到:
留言板电话:4006900000
@nick:@words 含图片 含视频 含投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