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挪用募投资金购买理财产品 深圳惠程子公司身陷“理财门”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6月16日 01:38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本报实习记者 张怡

  深圳惠程(002168)6月16日的公告显示,公司2010年非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中的3.31亿元,被募投项目的实施主体吉林高琦聚酰亚胺材料有限公司违规挪用购买理财产品,目前已经被责令纠正赎回。而值得关注的是,市场此前曾经对高琦的募投项目有着非常高的期望,深圳惠程股价在今年二三月份的涨幅高达40%。

  为获利息买理财产品

  2010年,深圳惠程以实施“高性能耐热聚酰亚胺纤维产业化项目”为由非公开发行股票。经中国证监会核准,公司非公开发行1502.16万股,募集资金总额4.52亿元。而这个备受关注的募投项目的实施主体,是公司控股子公司长春高琦聚酰亚胺材料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吉林高琦聚酰亚胺材料有限公司。

  公告称,吉林高琦本应将募集资金3.31亿元在中国银行吉林市分行开设募集资金使用专项账户,但相关工作人员错误理解募集资金存储管理的监管要求,错误地把监管行发行的保本型理财产品看作银行一般性的资金存储。从增加利息收入的角度,他们在未通知深圳惠程相关负责人的情况下,从2011年3月25日开始,先后五次用暂时闲置募集资金购买了监管行中国银行吉林市分行推荐的该行“无风险”的结构性理财产品。

  对于这一违规行为,深圳惠程和保荐机构对吉林高琦进行例行检查时发现该情况,并责令立即纠正,吉林高琦已于近日提前赎回所剩最后一笔产品。至此,之前购买的所有理财产品本息已全部收回至募集资金监管账户。五次违规买入保本结构性理财产品共获得利息收入100.59万元,比按照专户存储活期利率计算的可得利息多获利息收入81.23万元。

  募集资金被挪用,不禁让人对吉林高琦真正用于项目的资金数额产生怀疑。在前不久的公司股东大会上,公司董事长匡晓明还表示,吉林高琦建设的聚酰亚胺原料生产线项目进展顺利,一两个月后即可完成最后的调试,进入生产阶段。

  风控漏洞敲警钟

  分析人士指出,公司此次违规操作为资本市场敲响了警钟:首先,公司相关财务人员对资金的存放和使用法规不尽了解。其次,资金的监管银行也违反了四方监管协议的要求,当发生大额款项支出时未及时通知保荐机构及公司相关负责人员。此外,上市公司也未能对下属子公司的现金流向进行有效监管,未能及时发现大额募集资金流出。

  深圳惠程表示,对公司相关责任人进行了经济处罚及通报批评,责令相关财务人员学习公司相关制度,严肃检讨,杜绝此类错误再次发生。未来公司将请保荐代表人等专业人士对相关人员进行募集资金管理专题培训;并向当地监管银行发出质询函,明确监管银行责任;今后将建立电子现金管理系统,有效监管下属子公司资金流向,增加审批环节。

  实际上,不少上市公司都在通过投资理财产品获取额外收益。从今年的公告来看,中卫国脉信立泰山东威达二六三沪电股份兆驰股份广电运通汉钟精机珠江啤酒广百股份海格通信长安汽车永安药业力合股份盘江股份海螺水泥等多家公司都曾利用闲置资金购买低风险的理财产品获取收益。6月15日,国内水泥行业龙头海螺水泥更是大手笔斥资40亿元,与两家信托公司设立了信托理财计划,并且购买了7.5亿元银行理财产品。

  分析人士表示,投资理财产品固然是上市公司的一种财务安排,能够为上市公司带来额外收益,但是使用资金不仅要遵纪守法,还要做好严格的风险控制。上市公司投资理财产品应以不影响公司投资项目和主营业务为前提,量力而行。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分享到:
留言板电话:4006900000
@nick:@words 含图片 含视频 含投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