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物价上涨的非供给因素与非货币因素

  亚夫

  鹏华基金邀您关注

  □作者 亚夫

  作者系

  本报首席编辑

  近几个月来,迫于通胀的压力,证券投资界可以说是在焦虑中度过的。大部分人都把目光盯在物价、流动性和市场走势上。尤其是物价,一有风吹草动,就会引起一阵喧嚷。菜价、粮价、蛋价和肉价等,也成了预判通胀的敏感因素。至于央行的一举一动,那就更不用说了,几乎是各大机构眼中的“魔杖”,只要资金面上稍有变化,就会引起一连串的涟漪。

  现在,5月份经济数据即将公布。相信此时又有人在猜测CPI是多少,在预测央行的紧缩政策还会持续多久,加息的“靴子”又将在什么时候落地。总之,围绕着物价,各种对供求因素的分析,对库存的分析,对货币供应量的分析,将会如夏雨一般扑来。

  这种做法对吗?这种将物价上涨与供给因素和货币因素简单挂钩的做法,能解释当前中国的物价现象吗?不能。从近年的情况来看,非供给因素与非货币因素对物价上涨的影响似乎更大,有时甚至成了主导价格单向上扬的主因,供给因素和货币因素反而成了配角。过于强调供给因素和货币因素的影响,很可能会找错方向、搭错脉,把毛病越治越重。

  为什么呢?在解释之前,还是先来看看供给因素和货币因素对当前物价的作用情况。按照一般教科书的讲法,通货膨胀确实与供给和货币供应量有关。当供给紧张时,就会出现“求大于供”的情况,出现需求者竞价的情况,导致物价上涨。当货币供应量太大,就会出现过多货币追逐商品的情况,导致物价上涨。然而,这只是一般道理。

  目前,中国的情况是供给充足,大部分行业产能还过剩。因此,从总量上几乎不存在由于供应紧张导致的物价上涨。再从货币投放情况看,尽管金融危机后,各国央行都投放了大量流动性,确实有流动性泛滥问题,但中国一是收得早,二是确实有需要,因此,并不存在严重的流动性问题。如果你去看看中小企业的资金情况,一直偏于紧张。这表明,并非因“钱多”导致了物价的上涨。

  换句话说,当前的物价上涨并非完全由供给因素与货币因素决定的。这两个因素并不能解释当前以及今后一段时间中国的物价上涨现象。那么,不是这两个因素,又是什么呢?

  扼要分析,有三大具有中国特色的特别因素在作怪,影响了当前以及今后一段时间物价水平的走高。而且,如果不采取措施逐步消除这三大因素的干扰,未来物价趋势仍将不容乐观,甚至矛盾还可能更加突出。那么,是哪三大“扰动”因素呢?

  其一,日益突出的中间环节“肠梗阻”因素,导致了物价持续坚挺,并且很难降下来。所谓“中间环节”是指在连接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各个环节。最典型的案例就是日前的“菜贱伤农”事件。此事缘于部分蔬菜季节性丰产,导致集中上市,农民卖菜难。但城里人并没有享受到丰收的成果,依然在吃“高价菜”。离奇的是,从农田到餐桌价格落差有十几倍,暴利全由中间环节瓜分而去。

  其二,制度性、政策性垄断因素,导致物价居高不下,并有增强的趋势。由于一些行业和一些部门存在政策红利和制度红利,导致经营者有很强的供给垄断和价格垄断。比如,在石油和电力等部门,就存在着突出的部门利益与垄断性问题。消费者很少有选择,更缺乏价格话语权,因此,只要这些部门出于自己的利益考虑,就会将一系列经营成本转嫁给社会公众,从而导致物价的高企。

  其三,市场扭曲的非对称因素,导致物价长期走高。市场扭曲包括结构性扭曲和制度性扭曲,核心是不完全竞争、恶性竞争和不公平竞争,再加上各种对市场的摊派,导致市场不是通过竞争而产生有利于消费者的价格,而是刚好相反,许多参与方都是以牺牲消费者利益来达到自己的盈利目的。因此,最后的选择只能是通过不断涨价来达到妥协。最后,牺牲的就只有消费者了。

  现在,这三大影响因素已被大家司空见惯,但有哪个分析模型把这些特殊因素放进去了呢?因此,除了供给与货币因素外,研究一下这些特殊因素,可能更有利于弄清导致目前物价上涨的原因。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分享到:
留言板电话:4006900000
@nick:@words 含图片 含视频 含投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