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刊记者 郭娴洁
中国概念股近来在美国集体遭遇打假,源起中国公司被揭发的一起又一起的造假事件。
中国概念股近来在美国厄运当头,集体遭遇打假。一时间,原本备受华尔街青睐的中国概念股从云端跌落。对此,有人震惊,有人欢呼。中国概念股究竟怎么了?
一片跌声
仿佛就在昨天,中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使得中国概念股在华尔街成为抢手货,然而转眼间,中国概念股又成了“烫手的山芋”。这一切源起中国公司被揭发的一起又一起的造假事件,中国概念股似乎成了“假货”的代名词。
6月3日,中国概念股曾出现过一次普跌,明星门户网站新浪超过10%的跌幅最为令人吃惊。而在美国时间6月6日,中国概念股继续放量暴跌,4只股票跌幅超过10%,从门户网站到游戏公司,从社区概念到视频网站、再到电子商务概念,下跌大潮中少有幸存者。其中,跌得最狠的是德信无线、搜房、奇虎360和斯凯网络。其中,德信无线跌16.48%、搜房跌15.34%、奇虎360跌14.66%、斯凯网络跌10.81%。此前“概念”抢眼的股票也纷纷走低,除了移动互联网类别的斯凯、网秦大跌,视频类的优酷大跌9.63%,社区类的人人网也在跌,就连财报不错的老牌上市公司新浪、搜狐、分众传媒也都在跌。当日,前期涨势较好的一系列指标股下跌深重,涨幅较大的百度下跌4.68%,搜狐跌幅达5.54%,网易跌幅更是高达8.03%。
在美上市的中国TMT(科技、媒体、通讯)板块“血流成河”。一位斯凯网络的投资者自嘲似地评论说,自己从今年3月开始关注号称“中国移动互联网第一股”的斯凯,“股价蹭蹭地涨,9美元一下子就涨到23美元,不由感叹移动互联网真厉害……‘啊’字还没出口,就开始跌了,不到一周跌到13美元,几经反复跌到10美元。我想机会来了,赶紧买入,谁知又很快跌到7美元”。
这股下跌风还刮到了加拿大。6月2日,以中国公司嘉汉林业为代表的中国概念股暴跌,股价一天从14.46美元跌至5美元附近,跌幅超过65%。
上黑名单
除了暴跌以外,中国概念股还遭到了“通牒”。
6月8日,道琼斯通讯社报道说,由于担心在美国上市的中国公司可能存在会计违规行为,美国经纪商盈透证券(Interactive Brokers Group Inc.)已经禁止客户以保证金方式买进部分中国公司股票。报道中说,被列入禁买名单的中国公司多达130多家,其中大部分是去年以来在纳斯达克上市的中国中小公司和网络概念公司。在其“黑名单”上所列的132家中国公司的159只股票中,约有90家是在美国上市交易,其余的在德国、加拿大或其他市场上市,其中包括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的航美传媒、东南融通、酷6、搜房网、盛大游戏、网易、携程、普大煤业、中国高速频道、如家快捷酒店等。
除此之外,据不完全统计,已有5家中国概念股公司被勒令退市,15家中国概念股公司被停牌后至今还没有恢复交易。
15家遭停牌的公司中,3月21日被停牌的盛世巨龙上市还不足两个月。该公司2月8日采用西园资本WRASP方法借壳在纽交所上市。5月17日,在纽交所上市的厦门软件企业东南融通因涉嫌造假被停牌,它是其中最著名的一家。
祸起造假
中国概念股受到质疑的原因包括:未能满足信息披露条件、不符合交易规则、财务遭质疑等。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调查发现,数十家中国在美上市公司存在会计问题。
在猎杀中国股的过程中,甚至还产生了以猎杀中国概念股而闻名的私人机构——浑水研究。
事实上,浑水研究去年以来声名鹊起。2010年6月28日,它公布了对东方纸业的研究报告,揭露了其欺诈行为,强烈建议出售。在一个月的时间里,它一共发布了8份对东方纸业的研究报告,将其股价从9美元附近拉至最低价3.28美元。
2010年11月10日,浑水研究在其网站上公布了关于大连绿诺的研究报告,指出绿诺存在严重财务欺诈,承担独立审计职责的会计师事务所Frazer&Frost LLP存在隐瞒、包庇的不当行为。
6月2日,以狙击中国公司成名的浑水公司又拉长了打假战线,开始炮轰加拿大多伦多交易所上市的中国公司嘉汉林业。浑水公司的报告称,该公司自1995年上市以来便在持续地进行欺诈,其融资是个高达数十亿美元的旁氏骗局,并伴随着盗窃。语出价跌,嘉汉林业一泻千里。
此外,还有两家公司——中国高速传媒和多元环球水务被浑水研究指控财务造假。
而在狙击中国公司方面,香橼研究的知名度仅次于浑水研究,它对中国公司的造假也是一揭一个准。
猎杀得越准,对中国概念股的不信任感就越强,“这是造成中国概念股整体走低的重要原因,”独立IT评论人洪波表示,“美国投资者会认为中国公司就是擅长作假,尽管未必会有证据证明,但周围的人都在担心。”
这种担心并非毫无根据。根据美国证监会的调查,目前提供虚假数据、夸大营业利润和不严格审计的现象,在“借壳上市”的中国上市企业中普遍存在。
罪魁祸首
美国花旗银行的金融界人士称,一些中国企业自身条件并非优质,在国内很难上市,但是急于融资,就经过多方包装,以“领先中国经济”的旗号赴美国上市,而互联网概念是最能体现时代发展潮流的一种时尚,很容易吸引投资者的关注。
那么,是谁帮助这些并非优质的上市公司上市的呢?纽交所负责企业传播的高级副总裁理查德说,美国投行在推动并最终促成中国企业赴美上市过程中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这些金融机构发现潜在的中国合作伙伴后,便不遗余力地进行诸多环节的谈判与包装,再到最后阶段的路演,帮助其成功上市。在此过程中,规模不一的美国投行既保证了自己获利,同时也帮助了中国企业。但它们均忽略了这是一种短视行为。
那么,中国在美上市公司为何在最近才被接二连三地被曝财务欺诈?一种流传甚广的观点是,这是做空者针对中国概念股的阴谋,这些做空者为赚大钱,放大了中国公司的问题。
在美国证券市场,做空是一种合法交易方式,任何一个有证券交易账户的投资者都既可以做多,也可以做空。只是因为技术含量更高,通常来说,对冲基金是做空的主要操作者。
谁来打假
不管怎么说,中国公司本身存在问题是事实。而对于彼岸的美国对中国概念股的打假潮,A股的投资者暗自叫好的不在少数。
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称,A股之所以造假屡见不鲜,就在于股市的监管机制和惩罚机制不完善,相关责任人的犯罪成本过低,甚至基本没有。就以胜景山河为例,造假后却没有得到应有的惩罚,对后来的造假者没起到警示作用。
在安然事件之后,美国于2002年推出了《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这部严厉的市场监管法规不仅要求管理层报告公司对财务报告的内部控制,而且要求外部审计师证实管理层报告的准确性。提供不实财报的责任人,除巨额罚款外,还将被处以最高20年的监禁——与持枪抢劫的最高刑罚一致。即使有如此严厉的措施,造假仍未完全杜绝。但一旦证据确凿,相关人员付出的代价是巨大的。
饱受下跌之苦的A股投资者不禁要问:中国概念股在美国受到了惩治,A股市场遍地的造假何时才能得到惩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