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从PMI走势看未来货币政策力度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6月02日 03:33  证券日报

  ■本报记者 闫立良

  国家统计局和汇丰公布的PMI显示了数据走向的一致性,即中国制造业经济总体仍处于增长态势,但增速趋缓。由PMI走势来看,在通胀压力仍存的背景下,预计宏观调控政策将保持平稳,而货币政策仍将保持相当的力度,并将在维持经济一定增速和抗通胀之间求得平衡。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5月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2.0%,低于上月0.9个百分点。自2009年3月以来,该指数已连续27个月位于临界点——50%以上的扩张区间。

  汇丰公布的5月PMI终值为51.6,高于一周前发布的初值51.1,但略低于4月终值51.8。自去年8月起该指数连续10个月位于荣枯分水岭50上方,而长期平均值为52.3。

  从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分类指数看,生产指数为54.9%,比上月回落0.4个百分点,该指数自2009年2月以来连续28个月位于临界点以上,表明制造业生产量总体呈增长态势,但增速减缓。

  新订单指数为52.1%,比上月回落1.7个百分点,降至2010年8月以来的最低值,仍继续位于临界点以上,制造业新订单数量温和增长,国内外市场需求增势放缓;主要原材料库存指数为49.5%,低于上月2.5个百分点,落至临界点以下。

  专家称,这些数据反映出国内宏观调控政策及短期库存调整使得需求降温。目前的经济是适度放缓而非大幅减速,说明宏观调控效果正在进一步显现。因此,担心政策超调是没有必要的,未来数月国内仍可能以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和加息作为宏观调控主要手段,但频度和力度将视经济形势和CPI走势而定。

  另有分析人士认为,PMI指数持续回落正是对沿海中小企业经济活动有所减弱的反映,当前对中国经济下滑的担忧的确有,但硬着陆的可能很小。

  5月主要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为60.3%,低于上月5.9个百分点,为10个月以来的单月最大降幅。制造业主要原材料购进价格依然处于高位,企业生产成本居高不下。这也是通胀压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该人士认为,货币政策持续收紧导致中小企业资金持续匮乏,加上需求减弱导致企业去库存过程继续延续,产品出厂价格继续回落,国内非食品价格将进一步下滑。而原材料及中间品购进价格回落对中小企业生产开展带来一定有利条件。

  为了化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题,中国人民银行研究生部党组书纪焦瑾璞建议,应该先从改变金融监管思路入手,金融业的监管也可实行分层监管,如对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等民间金融机构,监管权可以交给更熟悉情况的地方政府。

  央行自去年以来已11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今年前五个月均为每月上调0.5个百分点,目前大型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已达创纪录的21%。由此,民间的借贷利率跟着水涨船高,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非常突出,这也成为制造业增速下滑的原因之一。

  制造业成本的居高不下,再加上油电的紧张形势,都成为推高通胀预期的条件。有市场人士预计,5月CPI可能再创新高,而6月则有可能冲破6%。随之而来的则是6月份加息窗口的开启。

  自去年10月以来,央行已经连续四次加息。今年2月和4月各加息一次,且时间都在当月上旬。而今年以来每月上调一次存款准备金率的时间则在当月中下旬。

  此外,央行将于今日发行150亿元3个月期和230亿元3年期央票。其中3年期央票是在5月12日重启后的第二次发行,上次发行量为400亿元,中标利率3.80%。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分享到:
留言板电话:4006900000
@nick:@words 含图片 含视频 含投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