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金节
⊙倪金节
大旱灾正在肆虐长江中下游,湖北、湖南和江西等省灾情尤其严重。国家防总的统计显示,截至5月29日,全国耕地受旱面积1.044亿亩。看来,今年夏粮大丰收难度十分巨大。“湖广熟、天下足”,当“两湖”面临农业减产之际,下半年的通胀形势也就再添了新的变数。
本轮大旱席卷长江中下游,与今年以来降雨量大减的气候异常密切相关。不过,眼下更为迫切的事情,是中国农村让人焦虑的现状。这不仅关系到中国经济的转型,更是关系到中国农村的下一代将面临怎样的未来。
此次长江中下游干旱,导致农业生产出现危机,一方面固然与气候异常关系重大,但另一方面也显现出农村的农田水利建设的长期被搁置,农业生产基础设施已经十分落后。实际上,不少地区使用的农田水利设施,依然还是上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期间兴修的。虽然早已破旧失修,但依然是现在抗旱、蓄洪的主体性工程。
过去30年,中国政府主导的固定资产投资欣欣向荣,30%以上的投资增速成为常态,投资GDP之比逐年攀升,大型工程不断上马。而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投入,历史欠账累累。2008年发布的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数据显示,全国70%以上的村庄没有农田水利投资,而能够获得国家投资的村庄仅占9.56%。有学者测算,鉴于中国目前农田水利的欠账,即使每年投入能达到3000亿,也需要用10年以上的时间,才能把整个农田水利体系建设起来。
虽然浙江、江苏和福建等东部沿海的部分农村,在城镇化的带动下,现在经济上已经十分富足,但这无法从总体上扭转中国农村整体基本设施落后的趋势。2011年春节期间,不少主流媒体都专设了“记者还乡”的专题报道,全景展现了故乡的各种变化。在这些包含真情的记录中,许多篇章都关注到了农村后劲乏力的实情。
世界各国的发展历史都表明,伴随着部分农村经济的繁荣,环境污染和社会治安问题突出是必须付出的代价,但是环境恶化到今天这等程度却是大大超出预料。现在,哪怕是相对富足的长三角和珠三角农村,环境污染、生态退化问题都十分严峻。
长期以来,城乡二元结构割裂了中国城市和农村,巨大的城乡差距让农村丰富的人、财、物大量的单向流向大中城市。30年经济改革,农村为此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却未能获得相应的制度性回馈,社会公共品服务尤其缺乏,失血功能过度发挥而造血不足。近些年,农村的青壮年精英正在加速“逃离”。
2005年,政府提出了新农村建设战略,每年也有近千亿的新增资金投入,但令人十分不解的是,我国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不但没有变小,反而在继续扩大。在笔者看来,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在于中国城市化路径完全依赖于房地产的泡沫式繁荣,城市居民依赖财产性收入和城市化红利,而农村则在小城镇化路径前徘徊。
中国经济需要的未来,不是千篇一律的盖楼式城市化。产业空心化、技术山寨化,无论如何是走不通现代化之路的。推进城市化和工业化,没有农村基本建设的跟进,也注定是跛脚的。因此,纠正问题的关键一步在于,在让农民从农村中能出得去的同时,必须让他们在城市中能够住得下,从而实现城乡经济的协调发展。以中国的国情,这不可能依赖京沪穗深式的大城市发展战略,而理应将更多的精力和资源集中于小城镇化建设。
这一切,有赖于乡镇企业的繁荣,并带动农民就业的本地化。同时,民营资本能够成为实业复兴的中坚力量。只有当农民不再需要常年离开“老家”,就业本地化理想实现之际,农村经济同步繁荣才具备可能性。
无论历史如何演进,无论科技如何发达,“农业稳,则天下稳,粮食丰,则天下安”的道理永远不会过时。只有这样,才能更深层次地确保农村经济形态朝着良性的方向发展,“新农村建设”才不至于成为一句口号。
2003年至今,中央连续8年发布“一号文件”,都是与“三农”问题密切相关,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把焦点放在了水利改革的发展上,明确提出从土地出让金中提取10%用于农田水利建设。而根据国土资源部发布的数据,去年全国土地出让金总额达2.7万亿元。即便2011年仍延续这样的规模,用于农田水利建设的也将达2700亿元。这让人对农村建设的前景充满期待。国人真诚希望,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回馈农村,能尽快落到实处。
(作者为中国人保资产研究所客座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