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超短期理财产品高收益猫腻 切莫忽略时间成本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4月23日 02:45  证券时报网

  今年来频繁的加息使得理财产品收益步步攀升,特别是近期销售异常火爆的超短期理财产品。不过,理财专家提醒说,此类理财产品有如“雾里看花”,这个高收益率很可能并不是最终收益,即使灵活型短期产品也暗藏时间成本风险。

  须认清收益算好账

  超短期理财产品以时间短、收益率高和风险低的特点,获得不少投资者的青睐。然而,据笔者调查,在这些产品看似高收益的背后,由于投资期限短暂,利润摊薄后的实际收益往往并不美好。

  如马先生购入了50万元某银行推出的7天期理财产品。他说:“即使在加息后,如果只存7天活期的话,收益也可忽略不计,但购买这款产品的年化收益率是4.3%,与同期储蓄相比,收益率提高了几十倍,我毫不犹豫地买了。”

  的确,4.3%的预期年化收益率完全可以跑赢定存利率,表面看起来相当诱人。但值得注意的是,4.3%仅是年化收益率,计算此类产品的实际收益率时,还需要除以一年365天的时间;而且,“预期”、“最高”只是对未来收益的预测,并不是实际收益,目前大部分产品为非保本浮动收益产品,所以投资者还要考虑风险因素。

  笔者发现,目前大部分银行发售的超短期理财产品的年化收益率都在3.5%-4.5%之间,有的甚至达到5%以上。虽然这些产品远远跑赢了1年期定存利率,但是却经不起“细算账”。

  例如一款7天期理财产品,预期年化收益率为4%,投资起点是10万元。不考虑其他因素,按照当前的4%的年化收益率计算,运作7天后,如果投资金额为10万元,实际收益仅仅约为76.7元(理财收益=投资金额×年化收益率×理财天数/365)。如此看来,虽然超短期理财产品的收益率比同期储蓄要高出不少,但是如果理财资金偏少,投资这类产品的意义并不大,不如选择收益适中且更加稳健的中长期产品。

  有投资者认为,即使收益再不堪,超短期理财产品也比储蓄、通知存款收益高出许多。但事实上,购买理财产品付出的时间、精力、承担的风险都是要计入的成本。而且,时下很多银行推出的所谓高收益超短期理财产品都是与同期限的SHIBOR利率相挂钩的。如此一来,投资者需要承担的风险将进一步加重。

  切莫忽略时间成本

  “产品运作期限为7天,一个月可以运作4次,收益相当可观了。”银行客户夏女士打起了“小算盘”。可是,俗话说“买的不如卖的精”,投资者再算也算不过银行背后庞大的智囊团。即使投资者理财规划做得再到位,最后都可能事与愿违。

  购买银行理财产品,需经过申购和还本两个清算期,其间有起息日、到期日、支付日等关键日期。假设你购买了一款7天期限的理财产品,但从本金划走之日开始到本金和收益最终到账,差不多要花上两周的时间,这无形中让理财产品的实际收益大打折扣。

  事实上,一款理财产品的投资期限虽然为几天或者几个月,但是仔细阅读产品说明书会发现,除了正常的运作期,一般都会有募集期、起息日、到期日、清算日、支付日等。加入一系列的时间成本,投资者从投资到资金到账的时间就会被延长,收益也会相应摊薄。

  详细地说,募集期即投资者购买产品的时间段,一般为3天-5天。目前如此火爆的理财市场,多数投资者选择在产品发行第一天就购入。

  在投资者提出申购申请后,申购资金将会被冻结,但是并未开始计息。从起息日开始才真正计算产品收益。一般情况下,起息日为募集期结束的第二天。同时,产品在运作结束后,其到期日也不意味着投资者的本金和收益能及时到账。多数银行对到账日做出了规定,一般为3个-7个工作日,如果遇到周末还要耽误两天。也就是说,7天期限的产品实际占用的天数可能为15天;而一年下来,本可以连续运作52期,却只能减少到了24期,收益自然相应减少一半。

  所以,投资者在购买理财产品之前,一定要详细阅读产品说明书或咨询理财经理,清楚了解资金的具体到账日。相关理财师建议,如果不考虑时间成本,一味盲目追求高收益,最终的结果可能是得不偿失。 (作者单位:邵阳市保监局)

> 相关专题: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分享到:
留言板电话:4006900000
@nick:@words 含图片 含视频 含投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