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包容性发展有公平可持续两层意义

  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包容性发展并非通过牺牲经济效率追求社会公平,而是要求让所有个体分享参与经济发展和获取经济发展成果的机会,并暗含了通过社会公平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之意。同时,包容性发展是在全球化语境下的概念,包括全球不同地域个体享有平等经济参与和自我发展的机会和权利。

  曾 铮

  “2011年博鳌亚洲论坛”将主题设定为“包容性发展:共同议程与全新挑战”,体现了国际社会对区域内以及全球经济共享发展的愿景。

  “包容性发展”概念,最早由亚洲开发银行提出,它是在世界银行早期的“广泛基础的增长”、“对穷人友善的增长”以及“共享式增长”等概念的基础上,完善和发展而形成的世界经济发展主题。与之前的经济发展概念不同,包容性发展理念,强调经济发展不仅要普惠穷困群体,而且要对中产阶级分享经济发展成果给予足够重视。

  本质上说,包容性发展是个操作性战略方针,其内涵还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嬗变。因此,对这一概念的认识仍存在诸多模糊之处。就当下而言,笔者以为,必须对两个层面的问题有正确理解。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包容性发展并非通过牺牲经济效率追求社会公平,其实质包含两个层面:从公平角度出发,包容性发展提倡所有个体分享参与经济发展和获取经济发展成果的机会;从效率角度出发,包容性发展暗含了通过社会公平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同时,从战略实施覆盖的范围出发,包容性发展是在全球化语境下的概念,不仅包括一国经济的协调和共享发展,更包括全球不同地域个体享有平等经济参与和自我发展的机会和权利。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提出了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战略方针,实施了非平衡发展战略,通过战略性产业政策使生产要素向出口部门集聚,快速推进工业化进程,同时推进沿海开放战略,加速释放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增长潜力。这种发展模式如今凸显出如收入分配格局失重、投资消费结构失衡、产业结构不合理以及区域差距扩大等结构性问题。有学者因此认为,支撑我国过去经济快速发展的“人口红利”、“技术后发红利”以及“体制变革红利”等因素正在衰退和消失。由此,如何从非平衡和非均衡发展转变为包容性发展,对于我国而言,应成为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

  据世界银行预测,到2015年,我国在全球GDP中的比重将上升到16.9%,与美国的差距将缩小到1.4个百分点。虽然人均相对总量还远远不及世界主要发达国家,但巨大的绝对经济规模正逐步提升我国在全球经济中的影响力。过去三十多年,我国能轻松享受全球化分工带来的“斯密增长”,随着更多国家和地区的劳动力参与到全球化进程中来,我国要保留现有的“分工存量”将越来越困难,更不要说创造新的生产份额了。可以预见,我国在尚未进入富国行列的情况下就将担负更多全球经济协调发展的责任,如何在不影响我国经济发展的前提下让更多国家和地区分享我国经济发展成果,在一定区域和范围内实现包容性发展,尚待我们摸索切实可行的路径。

  针对我国现实面临的内外问题,笔者认为,求得国内经济的包容性发展,包含三大内容,即个人公平发展、部门协调发展和地区平衡发展。

  实现个人公平发展,即实现个人同等参与经济发展进程和平等分享经济发展成果。这意味着要实现经济发展的普惠共享,加快调整收入分配格局,形成合理的要素报酬机制,并大力实施保障和改善民生工程,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快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扩大社保体系的覆盖面。同时,则要从长远出发,让更多的人自由选择更好加入经济发展的过程当中,加快发展科技、教育和文化事业,全面提高人的素质,使经济发展带来更多社会就业和人的自我实现。实现经济部门间的协调发展,即建立合乎要素结构和持续性强的现代产业体系。这要求正确处理三次产业之间的关系,在实现工业内部结构优化的同时,大力推动服务业,特别是生产型服务业,同时从资金和技术两个方面“反哺”、促进农业的产业化和现代化,形成结构合理的三次产业结构。同时,要加快攀升全球产业链,利用新技术推动传统产业升级,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提升产业的附加值,实现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的协调发展。实现地区平衡发展,即实现区域间经济发展机会均等和经济差距缩小。这提出了消除地区壁垒,建立全国统一市场的任务,形成合理的区际产业分工格局,实现东中西部地区协调发展,提高国民经济整体效益。同时,逐步缩小不同地区居民所享受的公共产品的差距,实现各区域公共服务均等化和控制居民收入水平差距,进一步推进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在空间上的协调。

  对外经济包容性发展,则包含四部分内容,即与发达国家共赢发展、与新兴市场国家协调发展、与资源型国家互补发展、与贫困国家对接发展。

  随着外部市场需求难以持续以及一些发达国家“再工业化”以及“扩大出口”等战略的实施,未来一段时间,我国要实现和发达国家的共赢发展,就必须加强在技术层面的沟通和交流,通过扩大从发达国家的商品进口和加快形成国际技术联盟,形成新的互利发展模式。我国和主要新兴市场国家在发展阶段和经济特征上具有某些类似的特征,这就要求加强双方协作,争取新兴经济体在国际组织中的话语权,携手反对贸易保护主义,发挥比较优势,加强低碳经济领域的合作,形成合理的国际分工模式。从长期来看,全球资源短缺现象将成为常态,我国要逐步推进与资源型国家建立资源供应的长效机制,加快“走出去”开发资源的步伐,最终形成与资源型国家的互补发展。最后,将对外援助与对外投资结合起来,积极帮助贫困国家加强经济能力建设,提升其自我发展能力,以此为基础,加快我国对这些地区的出口,在更广阔的范围内配置资源,形成与以非洲国家为代表的贫困国家之间的对接发展。

  (作者系国家发改委经济研究所博士,长策智库全球宏观经济政策特约研究员)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分享到:
留言板电话:4006900000

@nick:@words 含图片 含视频 含投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