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艺术基金市场前景刍议

  ⊙董艺

  

  “十二五”开局之年,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风生水起,对于艺术市场而言,机会就在眼前:越来越多的机构投资者对艺术基金给予了更多的关注;证券市场主要投资机构回归到基金是最大参与者。

  尽管市场对近期多起艺术品投资交易事件褒贬不一,尽管市场目前存在的盲目和混乱让人忧心,但投资者对艺术品基金的高涨投资热情让人欣喜。从中国证券市场的发展可以看出,基金的不断涌现使得市场越来越回归到理性。相信在艺术品市场上,未来也应该呈现这种专业化的机构投资者作为投资主体的现象,这是发展趋势。一个市场的规范离不开这些理智的投资机构和专业的投资者的参与。但对于监管不够透明和清晰的现象,需要政府引起重视。

  艺术基金和其他基金相比的有两个主要特点:一是门槛高,二是投资品种的专业化要求高。这是由艺术品特性所造成的,因为艺术品门类庞杂,例如:懂瓷器的未必懂家具,懂家具的未必懂国画。而在过去的股票或者股权行业中,这种投资对于基金经理来说比较容易切换到其他各个行业,重新分配自己的投资组合,但在艺术品基金中,艺术品切换难度和门槛更高。同时也因为这种专业化更高的要求,也使得人们对艺术品基金的需求更加强烈。因为普通投资者想参加到艺术品基金的投资中,风险控制要更大地依赖于专业的基金机构,这也是艺术品基金可以在未来蓬勃发展的原因。相对于股权基金股票基金,艺术品基金更多的是一种实物型基金,艺术品的稀缺性又使得艺术品的投资方面体现出比较好的投资属性,从风险控制以及回报方面相对于其他产品有更好的表现。

  艺术品金融化、资产化是艺术品模式与金融模式的结合,对于是否会忽略了其中的艺术性,对艺术家和艺术品是否会有负面影响,我认为是否定的。艺术品证券化金融化在未来是个大的投资趋势,因为深受传统文化影响,国人对收藏对文化艺术有非常深厚的理解,参与艺术品投资热情极高,在这个过程中用证券化的方式可以尽最大金融化手段、标准化措施吸引更多老百姓参与。当然,艺术品证券化金融化对于艺术家来讲,归根结底离不开艺术作品本身价值,艺术价值是艺术资产价格的决定性因素。因此,我们在做艺术资产包的分割和证券化的时候,作为管理人,恰恰要把最重要精力放在艺术家和艺术作品本身上,而不是放在二级市场的炒作。我们更多的是要对艺术家和艺术作品提供增值服务,而不是通过更细的拆分,增加它的投机性。

  可以预见,艺术品在未来一定是和中国的股票、黄金、外汇、期货等重要投资工具并驾齐驱的,会是中国投资者一个重要的投资出口。艺术品投资市场有着美好的前景。

  (作者系北京德美艺嘉投资管理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

  艺术品谨防高点泡沫投资

  ⊙俞可

  ⊙俞可

  

  在2009年世界收藏家年会上,嘉德拍卖总经理王雁南这样讲过:“公开的拍卖总比私下的交易要好的多,它至少在公众的视野里完成交易。”因为艺术品流通必须在一个正常的流通机制下进行,尽管这里面仍有许多缺点和不足,但中国艺术品交易已逐渐形成了与国际同步的趋势,这是必须的过程,是朝着良性方向发展的。不管是当代艺术品市场还是中国古代艺术品市场,建构正常的艺术品市场规范,仍然是今天需要努力去做的极其重要的工作。香港苏富比拍卖有种种说法,也有大家不为所知的背景,但总体来讲是一个值得我们去思考的个案。为什么尤伦斯会抛售中国艺术品?为什么我们又用非常高的价格买回?艺术为什么会突然变为资本的宠儿?我们是否在以一种诚信和文化的态度对待收藏?

  当下,在中国艺术品市场中,与古代发生关系的工艺品和艺术品都是一个个的天价。剖析这种现象背后的因素:其一,中国资本在运作过程中需要的是多个载体,而艺术品和古董成为载体正好可以对应;其二,艺术品大藏家和操盘手需要建构他们想象中的市场和流通领域。虽然他们过去也做收藏,但都是以局部的、个人爱好和秘密的运作方式进行。并不在以西方模式为标准的艺术市场体系中。现如今收藏越来越专业化,因此在今天难免有很多意想不到的、迷惑的东西。如何建构一个有意义的中国市场循环或者价格定位,需要拍卖公司和艺术品经纪人具备一定的自我道德的准则。收藏家要有一定的知识背景,没有历史知识和艺术史知识,全凭感受经验,可能还会存在诸多风险。收藏是财富,但更多的是学问。今天很多收藏家和对艺术品感兴趣的人,没有长期的阅读美术馆,博物馆的视觉经验,对艺术品制作过程缺乏深入的研究,容易被表象所蒙蔽。因此,这就给一些机会主义者制造了空间,艺术品收藏只有在上下文文化关系市场运作下才可以合理的进行。否则,收藏的未来会存在潜在问题。最可怕的是,突然像泡沫一样,让大家对收藏失去信心。2006、2007年的中国艺术品市场奇迹的突现已给现在带来了反思,很多所谓的艺术品成为垃圾,成为降价产品。如果这样的话,将会毁灭艺术市场辛苦建立起的初级基础。这种可能性是有的,如果你去欧洲,你会发现:除了极个别顶级艺术家作品之外,其他与中国艺术家平级的作品相对中国还是售价低。为什么中国有这么奇迹的高价位,我们是否对过去的历史文化、工艺品或者对过去的艺术家有了乐观的误读,过高的估计了古董及艺术品的价值?为什么尤伦斯会在这个特殊的时间抛售这些作品?我们的藏家和市场工作者需要有些警醒。对朋友们的艺术热情,一定要有感激之情,挣钱不容易,更不要让才加入收藏队伍的人受到欺骗。这样,我们才会是一个良性的,有未来的艺术品交易市场。

  (作者系著名批评家,《当代美术家》主编)

  艺术品远没涨到位,但结构会变化

  ⊙彭中天

  ⊙彭中天

  

  三年前我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就断言:文化艺术品的暴涨是历史的必然,是诸多因素综合作用的客观反映。今天我仍然说艺术品还要涨,远没有到位,但结构会发生变化。理由有三:首先,艺术品近年价格的暴涨反映的是和艺术品价值的关系。一个国家的艺术品价值是由这个国家的整体的经济基础确定的,我国经济基础连年2位数的增长,在物质财富快速积累的同时,作为上层建筑的文化必定要分享经济基础这道盛宴,况且过去我们的文化价值是被严重低估的。只要中国经济不出现大问题,这种涨势还会持续。其次,按照世界通行的规律,当人均收入达到3000美元这个阶梯的时候,对文化的需求会有一种爆发性增长。人们的生活在物质基础基本满足后必然转向文化消费,当今的中国正处在这个临界点上。第三,现在货币流通量过大,商品供应不足。为了避免货币贬值就要寻找抗跌性强、成长性好的优质资产,从而躲过通货膨胀,艺术品是一个非常好的避风港。

  当代艺术是一种现象,其出现与存在都是合乎情理的。文化讲文脉传承和文像再现,文脉是一个国家的文化命脉、文脉通过文像反映。中国一直是以文人画派作为自己的传承,是儒释道的精华体现。改革开放后因为经济基础发生根本变化后,艺术形态一定会有相应反应。改革开放是学西方、学美国,艺术也出现了学西方、学美国,在经济基础发生改变后相应文化也随之变化,是合理的、是对得上的。因此,由于价值观的相近,受到西方的追捧是一定的。但在中国主流意识形态和传统百姓眼中对这一块的欣赏是比较抵触的,所以当代艺术很快发生了一些变化,由此有了写实画派的出现。尽管也很受追捧,但因为油画形式学国外,而且有照相技术的天花板,所以发展空间受到挤压。因此,从这个形势整体判断下一轮要影响中国和世界画派的是——新文人画派。因为中国经济起飞了,别人要来关注你经济背后的文化,什么是你民族的文化。所以对于当代艺术前景来讲,我更看好新文人画派。但当国内没有足够的新文人画派的东西出现的时候,传统艺术和当代艺术还会成为市场的主力。一旦新文人画派出现,并得到追捧的时候,一定能走向世界并能长久占领未来市场。什么是这种新文人画派?新文人画派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首先要有足够的国学功底及深厚的文化底蕴。第二,要有诗书画印等全面的综合修养和扎实的基本功。第三,要有高尚的人品,因为人品即画品。拥有优秀的人品、国学功底和艺术修养,这样的人才能代表中国的文化,才经得起历史的考验,这样的新文人画派将会引领历史一段潮流。

  现在的艺术品已经不仅仅是收藏功能,更多的人是在作为投资保值或者当做未来的财富的标志。因此作为投资来讲,艺术品是具有增值功能的,还有空间。因为中国的五千年文化和西方相比是毫不逊色的,齐白石和毕加索梵高比不应该有差距,整体也不应当有差距。如果我们现在的经济比西方还好,那么我们的艺术品价格反映应该比他们还高才对。目前,拍卖还不能完全体现中国艺术品的价值。现在新的艺术品产权交易的出现,可能会使中国画达到新的高度。从定价原理机制上讲,画廊是一对一的议价模式,要讨价还价,价钱向下走;拍卖公司是一对多的竞价模式,价钱向上走。而现在的产权交易这种份额化交易是多对多,一个物品多人拥有产权,同时多人想购买产权,这是业态上的进步,价格发现功能一定会强于拍卖。因此,当这种形式出现后,中国将真正成为世界艺术品的交易和定价中心。中国艺术品市场还会一路走高,远没有到位,但结构会发生变化,我们都将成为这一历史的见证人。(作者系北京大学产业与文化研究所理事长、博士,高级经济师)

  威尼斯双年展

  的冷思考

  ⊙唐克扬

  ⊙唐克扬

  

  2010威尼斯建筑双年展改变了我在2010年上半年的生活,很多工作的安排不得不围绕这件事展开。但是我的专业训练并不是艺术策展,只是碰巧具备了外展策展人所需要的一般知识结构(专业视野,实践能力和国际经验)而已。自从威尼斯双年展后,我的身份一度变成XX策展人,也常有稿约和设计邀请,但是我最终感到自己并不是十分擅长在“圈内”扮演的“领衔”和“组织”角色。

  我的工作简而言之是从个体出发,以建筑训练为方法论,以艺术家的感性面对“具体”的问题,以学者的思考深度为工作的目标。虽然不拘泥专业边界(我的工作室做过各种各样的设计,包括室内、展览设计、景观、甚至书装),但是最终的目的并不在于宏大现实中的“完成”,对我而言,“艺术”或“建筑”都是大文化情境下的个人追求,后者不能脱离前者而存在,但把两者完全等同也是非常使人困扰的。

  为什么曾经参加过威尼斯双年展的很多艺术家现在成了时下最红的艺术家,例如:张晓刚、方力钧、蔡国强等等,这个问题的答案也许很简单,很多事情都是“第一次”尝鲜时会带来轰动效应。但是时间长了人们对它的感受会逐渐迟钝,这并不是展事本身的质量问题,而是当代艺术“唯一”“求变”,“先锋”“前沿”的神话不可能日久弥新,艺术家毕竟都是人,观众也都是人。

  威尼斯其实是个非常秀气局促的小城,只是环绕它的大海改变了它的格局和气象,风涛变幻之中,我们这来自大陆的子民难免会感到不适应不习惯,但这差异性带来的震撼最终也许是件好事,走出国门最主要的不是表达我们是什么想要什么,而是理解世界如何看待我们。

  曾经参加过威尼斯双年展的艺术家作品的市场价格一路飙升,之后参加的艺术家仍应当以平常心来看待这个光环,因为其一,对于那些“身临其境”的参观者(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主要是欧洲人)而言,双年展首先是个具有旅游价值的嘉年华会,是当地政府振兴城市面貌的举措之一(和当今中国的艺术展热潮类似),是城市和艺术的“现场”构成了消费的前提──如果带着这样的平常心去理解艺术展的商业面貌倒也无可厚非;其二,威尼斯双年展似乎并不当然是国家主导的艺术展事,个人的和商业机构的参与本来也很重要,但商业活动在近年的双年展中逐渐占据着越来越大的份额,以至于全球艺术经营的影响无处不在,我以为这样的变化利弊参半,毕竟商业对于艺术而言是第二位的。(作者系2010威尼斯建筑双年展策展人,哈佛大学设计学博士)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分享到:
留言板电话:4006900000

@nick:@words 含图片 含视频 含投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