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时机稍感意外,加息本身已不再令投资者吃惊了。
陈序
如本专栏昨天所说,虽然时机稍感意外,加息本身已不再令投资者吃惊了。周二,中国央行将1年期存款和贷款利率上调0.25个百分点,为自去年10月份进入紧缩周期以来第四次加息。对老练的投资者,被视为短线政策利空出尽。于是,中国内地股市昨天收盘上扬,上证综指收涨1.14%,报3001.36点,为去年11月15日以来首次收于3000点之上。
详审此次中国央行选择的加息时机,应该是货币政策管理层对第二波通货膨胀以及非食品价格涨幅再度加快的担忧。2月份CPI(消费者价格指数)同比上升4.9%,而市场普遍预计,3月份CPI增幅将高于5%,超出北京确定的4%的年度控制目标。从这一点看,本次加息或预示将于下周初公布的3月份CPI涨幅将超出市场预期。摩根斯坦利对3月份CPI的预测是同比上涨5.2%。而《中国证券报》有文章称,3月份CPI升幅或创新高,同比升幅可能达到6%。
现在看来,出现第二波价格上行的可能性仍然很大。中国3月份PMI(采购经理人指数)显示制造商的信心增强,库存也同时增加。值得注意的是,3月份交货时间分类指数升至50上方,为2010年9月份以来的首次。这显示出供应链存在压力。另外,3月份非食品类价格涨幅可能也会反映出通货膨胀压力仍在上升。
与通货膨胀压力增强同步,汇率与美元实际脱钩后的人民币升值步伐最近加快了。市场估计,未来一段时间,人民币兑美元汇率还可能保持较快升值的态势。由于更多分析人士认为人民币升值不会对中国出口造成明显的负面影响,北京可能允许今年全年人民币兑美元升值幅度达到5%。以亚洲汇市上周五尾盘美元兑人民币6.5452元计算,今年以来人民币兑美元已累计升值0.6%。
问题是,中国央行的加息进程将持续多久。多数经济学家认为,中国的通货膨胀率应该会在今年第二季度触顶。之后,紧缩措施会产生更大作用,食品价格也将走软,再加上比较基数较高影响,下半年通货膨胀率可望回落。当通货膨胀率脱离高点,中国央行将回过头来关注经济增长速度放缓和就业问题。
我以为,中国央行收紧货币政策的恰当时机,动用利率工具的窗口只在今年上半年。提前收紧不仅为先发制“胀”,更为提前结束收紧、恢复政策中性争取时间。到目前为止,货币发行和信贷增长大幅放缓对抑制通货膨胀恶化是有效的,对经济增长的损伤也不明显。华侨银行预计,今年第一季度中国经济增速仍将强力维持在9.7%。然而,紧缩政策将会影响以后几个季度的增长步伐。显然,在经济增长速度仍然很快的时候选择加息是聪明的。
当然,世事无万全,提前加息的主要风险是中美利差。美国加息时间不会早于明年,中国提前加息势必扩大中美之间的利率差距,加大升值预期,引来更多热钱。而热钱流入当会加大通货膨胀压力,结果,加息反而成为通货膨胀的一个支撑。何况,“制造”高储蓄率的中国居民和家庭是主要的债权人,而国有企业和地方政府都是主要的债务人。为抵抗本轮金融危机,北京通过前两年的经济刺激进一步扩大了借贷规模。相对较高的通货膨胀和低利率固然会使居民、家庭的存款受到侵蚀,却有助于地方政府和国有企业减轻债务负担。所以,防止加息过度,事关中国经济的全局利益。加一次,少一次。
(作者系资深媒体人,电邮:chenxuchenxu@msn.cn,本专栏每周一至周五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