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公募基金冷对再融资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3月14日 02:57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基金公司对上市公司增发的报价,一般都会低于上市公司和主承销商的预期,这也是导致基金频频缺席增发的重要原因。

  尽管在二级市场频下重注,近期仓位不断提高,但对于上市公司再融资,基金却显得十分“吝啬”。

  从已披露的这些上市公司增发实施过程来看,尽管每家上市公司增发前都向20家或以上的基金公司发出了询价邀请,但应邀报价者寥寥,且普遍报价较低。显然,对于上市公司日益高涨的“圈钱”热情,基金经理很不感冒。这或许令接下来要陆续进入增发实施期,且以机构投资者为增发对象的约60余家上市公司颇感头疼。

  长航油运就是典型的“受害者”。虽然并未出现股价破发,但它在日前刚完成的定向增发中遭遇的基金冷遇,却比长江证券有过之而无不及。公开信息显示,早在1月25日,长航油运的主承销商民族证券就向20家基金公司发送了《认购邀请书》和《申购报价单》,但到了1月28日,竟无一家基金公司应邀报价。到了2月15日,民族证券又向基金公司发送了《追加申购邀请书》和《追加申购报价单》,但未能扭转乾坤。而基金集体缺席的结果,则使长航油运大股东不得已吞下大部分定向增发的股份。

  这并非今年再融资市场的特例。WIND数据统计显示,今年以来,基金可参与的25家已实施的增发中,8家上市公司的增发结果中不见基金踪影,其中鲁西化工黑猫股份等也遭遇了长航油运相同的尴尬。而在其余的上市公司增发中,多数也仅有三四家基金公司愿意参与报价,其结果自然可想而知。

  基金缘何对上市公司增发行为如此冷淡?上海某基金公司投资总监认为,增发价相较于市场价格折价太少是重要原因。他指出,如果折价率在5%到10%之间,基金参与增发是不合算的。

  以定向增发为例,增发后一般有一年的锁定期,这意味着基金要牺牲一年的资金流动性,如果不能给予足够的折价率,或者明确的成长空间,基金大多不愿参与增发,因为这还不如去二级市场寻找流动性更好的同类标的。“我个人认为,如果发行时,市场价格比发行价溢价20%到30%以上,基金参与增发就有一定的安全边际,较长的资金锁定成本也有了一定的补偿。”该投资总监说。

  而某基金经理则表示,去年就出现的新股频频破发,对基金经理的心理冲击很大,因而对再融资市场的介入也更为谨慎。从风险控制的角度出发,基金公司在评判是否参与增发时,更多会强调上市公司的基本面前景,如果有业绩持续增长的潜力,基金会选择参与增发,如果没有,即便市场出现较高的溢价,基金也不会参与。

  “基金公司对上市公司增发的报价,一般都会低于上市公司和主承销商的预期,这也是导致基金频频缺席增发结果的重要原因。我们曾参加了歌尔声学、合众机电等公司的报价,但最终因为报价太低而出局。”另一位基金经理向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基金公司低报价,是因为再融资市场中的‘水分’太多了,我们需要‘挤干’它,还原上市公司的真实价值。”

  中国证券报记者统计后发现,在今年完成的增发中,这种“低报价”行为已经成为许多基金公司共同的选择。其中最典型的是上海一家基金公司,尽管在25家已完成的增发中其频频现身报价行列,但多数情况下,所报的价格都要远低于最终确定的增发价,最高时报价竟比增发价低了15%以上。结果也自在预料之中:在今年完成的增发中,该基金公司少有斩获。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分享到:
留言板电话:400690000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