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地方城投、城建类公司不同,一线房企因商品房开发模式成熟而对保障房持谨慎态度。万保招金虽然均有保障房项目,但在公司业绩中的占比微乎其微。相对于商品房,这类开发商对保障性住房的参与还处于摸索和尝试阶段。
万科(000002)总裁郁亮最近坦陈:“开发商不能想着在保障性住房上还要赚钱,万科目前还没有发现保障性住房的盈利模式。”万科参与保障房建设主要是尽到行业领跑者的责任,其原则是在不影响股东利益的情况之下参与,不影响股东利益主要指不亏钱,甚至只有一块钱利润就够了。未来政府在制度设计上能够使保障房可以持续运营,万科愿意尝试。
保障房能否激发民营开发商的参与热情,目前仍是众说纷纭。深圳某中型开发商负责人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有实力的大企业一般都不太愿意建设保障房,主要是因为建设保障房的过程与商品房无异,但收益却远远差于商品房。只有一些有资金、但无土地无项目的中小开发商,可能会对建保障房有兴趣。放开民间资本进入保障房建设,关键要看投资回报率,如果回报率过低,民营房企不会感兴趣。
潘石屹建议,政府应建立保障房的退出机制,比如10年或20年之后允许销售等,只有解决这些问题,民营开发商才有可能真正介入保障房建设。
不过,在众多开发商仍纠结于是否参与保障房建设之时,中国建筑却开始对其房地产业务进行整合,将旗下的中建地产和工程承建业务线的重点对准保障性住房市场。中国建筑将对公司的房地产业务做出更清晰的划分,其中子公司中海地产专注于做中高端住宅项目,中建地产和工程承建业务线将着力于扮演境内保障房供应商的角色。
有专家认为,在商品住宅市场的前景不明朗之际,参与保障房建设可以降低承建项目的销售风险。由于政府规定购买群体,保障房的销售没有风险,无论是开发还是承建政府保障性住宅工程,资金回收有保证。尽管保障房毛利率不高,但大型房企通过做大规模,仍旧可以获得较大的利润。此外,大企业还可以发挥城市建设综合运营商的优势,通过保障房建设获得其他的盈利机会,比如配套的商业地产、城市综合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