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2月突现贸易逆差73亿美元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3月11日 01:43  东方早报

  中国2月份意外出现73亿美元贸易逆差,这不仅是中国在时隔11个月后首次出现贸易逆差,更是7年来最大的单月逆差值。

  2月突现贸易逆差73亿美元:7年来单月峰值,人民币升值减压

  早报记者 杜琴庆

  

  

  

  分析人士预计,中国单月贸易逆差的出现以及顺差缩减或将成为常态。刘建平 制图

  中国2月份意外出现73亿美元贸易逆差,这不仅是中国在时隔11个月后首次出现贸易逆差,更是7年来最大的单月逆差值。海关总署昨日发布的这一数据,使得经济学家“大跌眼镜”。

  业内较为一致的分析是,中国再现贸易逆差,主要源于出口增长大幅减缓,进口增长高位徘徊,同时部分受到原油和其他大宗商品持续涨价的影响。

  虽然中国不少出口型贸易企业仍未真切感受到出口贸易量的实际下滑,但据早报记者昨日采访了解到的情况是,在原材料成本、人工成本不断上升以及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升值的影响下,一些出口企业3、4月份的订单已出现环比(与上月相比)下滑。

  不少业界分析人士预计,中国单月贸易逆差的出现以及顺差缩减或将成为常态,虽然今年全年仍将保持贸易顺差,但顺差下降幅度将较去年呈双位数的滑落。

  市场人士认为,贸易逆差的出现以及顺差减少现象可能并不是一件坏事,因为这将有助减轻人民币升值压力。可见的是,近一个月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升值速度明显较之前两个月放缓。

  “无需担忧外需不振”

  海关总署昨日公布的中国对外贸易数据显示,2月实现贸易逆差73亿美元,而上一次出现贸易逆差是在2010年3月,当月的逆差为72亿美元。

  数据显示,2011年2月出口同比仅上升了2.4%,远低于1月的37.7%;同时,进口同比增长19.4%,也低于1月的51.0%。在进出口增速均放缓之下,出口增速的放缓程度更胜一筹。

  这样的进出口增速都远低于市场预期,此前接受道琼斯通讯社调查的经济学家给出了中国2月份贸易顺差、出口增幅、进口增幅预期中值,分别为39亿美元、25.9%、32.8%。

  “逆差出现,一方面是主要大宗商品进口量保持增长、进口均价延续高位的结果;另一方面也因为出口增速的放缓。”上海证券宏观分析师胡月晓称。

  尽管最新贸易数据引发中国外需不振的担忧,摩根士丹利中国经济学家王庆则提醒,出口数据与市场一致预期差距较大更多是由于技术性因素(受到农历新年时间的影响),并不表明经济基本面的恶化速度超出了预期。净出口值在年初普遍较低,原因是纷纷囤积原材料和零部件为零售高峰季做准备。

  可资佐证的事实是,在2010年3月出现约72亿美元贸易逆差之后,中国贸易顺差就开始一路上扬,并在当年年底达到单月200亿美元的水平。

  “从单月数据看肯定是出乎意料的,季节因素肯定有影响,但从1-2月数据看还不错,预计这个月逆差是暂时性的,至少目前还不是转折点。”平安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孙方红说。

  “高额顺差或成历史”

  虽然逆差或不可持续,但胡月晓认为,中国经济高额顺差的时期也已过去,且这样的观点基本已在业内达成共识。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左小蕾说,2010年一共有7个月的进口增长超过出口,而2008年以前进口增长从来没有超过出口增长。

  “我们认为贸易逆差是不会持续的,中国全年将仍保持贸易顺差,但顺差额将比去年有20%-30%的下降,全年贸易顺差额预计为1400亿-1500亿美元左右。”安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高善文称。

  商务部部长陈德铭此前预计,今年进口增幅将快于出口,外贸顺差占GDP(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会进一步下降。

  陈德铭同时表示,国际上主权债务国家和金融体系的隐患还没有消除,国际大宗商品的价格和汇率变化的波动还比较厉害,保护主义也在不断升温,国内原材料涨价等成本推动因素也在增加,这些都是今年出口增幅不会很快的原因。

  此外,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研究员陆志明昨日发布的最新报告认为,由于历史数据显示2-4月份均为年内贸易顺差较低的时期,因此3月份可能仍会维持贸易逆差的状态,但逆差可能有所缓解。

  对于已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而言,延续多年的庞大贸易顺差在带来快速增加的外汇储备同时,也增加着人民币升值的压力以及越来越多的国际间贸易摩擦,因而“稳出口、扩进口、减顺差”就显得尤为重要。更何况,扩进口,也符合中国扩内需的既定战略。

  虽然顺差收窄有助缓解人民币升值压力,但是在国内通货膨胀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人民币升值压力犹存。

  申银万国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李慧勇也称,不能因为顺差没了就觉得压力小了,他认为升值需要综合考虑,不能只看经常项目的变化,更应从国内福利改善等角度考虑,加快人民币升值步伐,“人民币升值幅度今年应该从去年全年的3%提高到5%,甚至更高。”

  企业未来出口量将下滑

  在成本推动以及人民币汇率不断创新高的作用下,不少目前出口量尚未出现大幅下滑的出口型中小企业均表示,3、4月份的出口订单已出现环比下滑。

  “近期原材料价格上涨幅度太大,棉花、化纤价格上涨了20%-30%,大幅推高了我们的成本。”沪上一家对欧美出口家纺产品的企业负责人昨日接受早报记者采访时透露,相比人民币汇率上升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原材料以及人工成本上涨对企业影响更大。

  上述负责人进而表示,在成本上升的推动下,产品价格上涨已导致该企业3、4月份出口订单出现环比10%的下滑。

  相比这家拥有议价权的出口企业而言,很多小型出口企业只能以压缩利润空间的方式自行消化成本上涨压力,产品主要销往欧美的湫光蜡业礼品公司总经理俞庆榕称,随着人工成本以及原材料价格的上涨,该公司如今的利润空间已由原先的20%被压缩至3%。

  在俞庆榕看来,美国国内通货紧缩,消费能力减弱,对于低附加值的产品,美国人更愿意购买价格更低的,在这方面拥有更低劳动力价格的越南等地产品将更具吸引力。

  “不能提价就只能减少订单,赚不到钱还不如不去生产。”对此,俞庆榕相当无奈,“我们现在试图通过提高产品附加值提高价格。”

  这就迫切需要出口型企业顺应“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国家战略。

  并非所有行业的出口都在下滑,软件外包业就是个特例。启明软件股份公司市场部经理任渊杰就表示,由于需求不断增长,包括其公司在内整个软件外包业的出口量仍在持续增加。

  录入编辑:张珺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分享到:
留言板电话:400690000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