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经过20多年的发展,中国证券市场已经成长为全球最大规模的证券市场之一,但虚假陈述、内幕交易、操纵股价等证券欺诈事件层出不穷,股市甚至流行着“无股无庄”的说法,绝大部分股民遭受亏损,甚至不得不忍痛割肉。
面对诸多丑恶现象,广大股民奋起抗争,律师和媒体也积极介入,推动中国法治不断向前。由此,发动了一件又一件的虚假陈述赔偿案件。而提起证券虚假陈述赔偿案件,不得不提到银广夏案。
银广夏(000557)系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当时号称“中国第一绩优蓝筹股”。1999年,银广夏的每股盈利0.51元,2000年年报披露的业绩再创“神话”,每股收益攀升至0.827元。股价则从13.97元启动,一路狂升,至2000年4月19日涨至35.83元,后进入填权行情并于2000年12月29日完全填权并创下37.99元新高,全年上涨440%,高居沪深两市首位。
2001年8月2日,《财经》杂志发表题为《银广夏陷阱》的署名文章,揭露银广夏1999年度、2000年度业绩绝大部分来自造假。一石激起千层浪,银广夏被揭下造假的面纱后,股价又一路狂跌,经历证券市场上史无前例的16个跌停板后,跌至6元以下,广大中小投资人损失惨重。如此过山车般的暴涨狂跌,对2001年当时还略显稚嫩的中国证券市场的杀伤力非常之强,一时间,证券市场风起云涌,广大投资人群情激愤,监管部门喊杀声连连,可以说,银广夏事件严重破坏了证券市场赖以存在的基石——诚信制度,对当时的证券市场的冲击非常之大,因此,该案的社会影响力之大、涉及范围之广都是空前的。该案在启动民事诉讼程序后,银川市中级人民法院共计受理银广夏虚假陈述民事赔偿案件103件,涉及投资者847人,分布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总标的额约1.8亿元;该案原告人数之多、范围分布之广、社会影响力之强、诉讼标的之大、审理时间跨度之长,都开创了中国证券市场因虚假陈述引发民事赔偿的先河。该案在审理进程中无论从该案初始的立案障碍、基准价格计算方法的争议、与股权分置改革联动的和解结案方式等等各种因素错综复杂、相互交织在一起使得该案的办理过程跌宕起伏,非常富有戏剧性。
2001年9月6日,中国证监会公布调查初步结论,银广夏虚构利润高达7.45亿元。
2002年7月30日、8月5日上海六股民诉银广夏案为银川市中级人民法院正式受理。但随后就进入了漫长的等待时期。2004年4月20日,银川中院终于重新启动了银广夏虚假陈述证券民事赔偿案的立案工作。且经最高人民法院批复,银广夏虚假陈述证券民事赔偿案件的诉讼时效从2004年5月16日延长至2004年8月16日止。
早在2004年,大成基金管理公司即向银广夏提起了诉讼, 要求银广夏赔偿其作为基金管理人所管理的景福证券投资基金和景宏证券投资基金的损失合计人民币2.464亿元。但一直未有被法院受理的下文。2007年02月14日,ST银广夏收到了银川市中级人民法院(2007)银民商初字第28、29 号《应诉通知书》。该通知书称,银川市中院已受理大成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诉ST银广夏虚假陈述证券民事赔偿纠纷案。虽然大成基金最后败诉,但大成基金管理公司此举,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标志着基金管理公司维护基金份额持有人(即“基民”)的合法权益的觉醒,开启基金公司起诉上市公司先河。法院受理该案,更开创了一个全新的维护证券投资者合法权益的领域。
2006年上半年,以“银广夏”股权分置改革为契机,银川市中院主持原、被告及第三人(银广夏法人股股东)进行调解,创造性地将该案原告的或有债权折算成一年后上市的非流通股股票,在法院主持下达成了和解,使1.75亿元总债权中的1亿元左右的债权完成了债权向股权的转化,这对其他证券民事赔偿案件的解决具有借鉴作用,如东方电子案。最终有331名原告同意第三人以每10元支付2.2股“银广夏”股票的方式代为赔偿。剩余502人领到判决。
2006年11月,“银广夏”公司董事局会议通过了《以资本公积金转赠股本解决中小股民诉讼问题议案》。公司拟以资本公积金转赠不超过2000万股的股份,用于解决剩余的中小股民诉讼问题,具体按每10元诉讼请求赔偿不超过2.2股本公司股份的比例计算。
银广夏案件的和解,是中国证券法制进程中的一个重大事件,标志着我国在重大证券诉讼领域和国外的先进做法成功地实现了接轨,在未来的证券民事赔偿诉讼中,和解将成为最重要的解决纠纷的方法。
2007年5月25日,银广夏按照法院调解协议赔偿给各位原告的股份都已过户完毕,这标志着号称“中国证券市场虚假陈述民事赔偿第一案”的银广夏案在历时数年、一波三折后,终于落下了帷幕。银广夏一案给证券市场虚假陈述民事赔偿类案件乃至整个证券市场的法制化进程所带来影响是深远而长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