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15亿元老富人张宏伟 东方新三十年只谈油和米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3月07日 05:36  理财周报

  理财周报见习记者 冀欣/文

  张宏伟的创业史是从建筑施工队的手推车开始。

  之后的20余年, 从银行、证券、建材、港口、地产、能源,几乎都遍布了他的足迹,张宏伟构建的资本帝国不断在挑战着市场的想象。早在1993年,《福布斯》首次对中国富豪进行排名,张宏伟便跻身前十。

   然而在刚刚过去的2010年,素来低调的他突然活跃了许多,滔滔不绝的谈起了能源和大米,他又想要做些什么?

  张宏伟最近很忙。

  3月3日下午,全国政协会议开幕,他为此已经足足准备了好几个月,从查阅大量资料了解政策到与专家学者沟通咨询,全部亲力亲为。

  张宏伟十分珍视自己政协委员的身份,在他工作的地方,第八届政协会议以来的委员全体合影十分醒目。“响应政策号召”似乎已经成为了张宏伟的行事逻辑。

  作为改革开放以来第一批民营企业家,张宏伟曾说过,自己这三十年来依然能够“活着”,当然是天的保佑。天不仅指上天的天,还有政府那边的天。

  话虽让青年人摸不着边际,但确是这么多年以来张宏伟能够运筹帷幄的主要内容之一:高度敏感的政策嗅觉,制胜千里。

  这次参会他带来了3个提案,一是提出如何实现土地化规模经营以推动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可行性建议;二是建议打造新的模式,以民营企业为先锋,国有企业做后盾,更好推动国家海外并购“走出去”战略的实现;三是建议国家出台更多政

  策鼓励国内企业去巴基斯坦投资,以促进中巴两国的合作关系。

  无关金融、无关建材,这一次的政协会议,张宏伟心心念念惦记的都是他的海外能源并购和粮油板块发展计划。

  张宏伟的创业史是从建筑施工队的手推车开始,之后的20余年,从银行、证券、建材、港口、地产、能源,几乎都遍布了他的足迹,张宏伟构建的资本帝国不断在挑战着市场的想象。早在1993年,《福布斯》首次对中国富豪进行排名,张宏伟便跻身前十。

  然而,调整期接踵而至,张宏伟曾经的光环逐渐黯淡。鲜少接受采访的他也开始淡出人们的视线,曾被媒体称为“四大神秘人物之一”的张宏伟面对诸多质疑和猜测,依然淡定不语。

  然而在刚刚过去的2010年,素来低调的他突然活跃了许多,滔滔不绝的谈起了能源和大米,他又想要做些什么?

  哨声吹响,第二场竞技即将开局。

  粮油市场的不速之客

   2010—2012年,东方集团准备建立五个稻米加工的核心园区,一个铁海联运的物流中心,一个具有国际稻米加工品种研发的研究所

  2009年7月23日,东方集团与黑龙江省五常市政府就共同规划、开发、建设、运营、管理五常市安家稻谷加工园区及五常大米交易市场项目签署了框架协议,正式进军农产品市场,并且高调宣布,要在3-5年内,成为国内大米市场的领导品牌之一,同时以中高端带动低端的方式,推进中国大米市场格局的规范和品牌格局的建立。

  所有人都在疑惑,一直在资本市场潜行的东方集团为何恋上了大米?

  张宏伟的回答有些耐人寻味:“紧跟国家政策,支持地方发展,为农民增收。”

   对于一个企业家来说,大米的意义当然不限于此。据了解,我国为全球最大的稻谷生产国,也是全球最大的大米消费国。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品质的提高,对优质小包装米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小包装米市场每年都在以超过50%的速度增长。而按照黑龙江省的发展规划,将着力培育一批具有竞争力的龙头企业示范基地,政策的关照将为黑龙江的粮食产业带来重要的发展便利,这恰是张宏伟一直以来看重的契机。

  其实,东方集团对农业的关注由来已久,早在上世纪90年代,东方集团就在五常市启动大豆蛋白项目,而这一次张宏伟显然带着更大的决心而来。

  知情人士告诉理财周报记者,东方粮油是东方集团上市公司最近两年内打算重点打造的产业板块,大力开拓这一部分的业务,也是在为上市公司的下一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于是,从2009年开始,东方集团将更多的精力放在了农业之上。并且将目标锁定在高端大米,东方集团首批上市的中高端大米,最高售价达到99.9元一斤,中端产品价格为十几至几十元不等。除此之外,为了与低端产品的销售方式区别开来,东粮正着力开拓专卖店、网购等新型渠道。

  张宏伟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五常大米”只是既有的一个品牌产品,未来东方集团将遵循政府关于完善粮食加工体系、大力发展粮油食品加工业等产业发展政策,坚持走粮油加工新型工业化道路,构建稻米循环经济加工体系。

  截至目前,东方集团正在黑龙江五常、方正、肇源、通河等四地建立了生产基地,致力于加强粮食采购和销售网络的铺设。东方集团财报显示,2010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8544万元,营业成本17506万元,净利润-1494万元。亏损的主要原因在于公司粮油板块尚处于组建初期,先期基础建设投入较大,但尽管如此,东方集团还是表示将继续在园区建设上加大投资力度,决心可见一斑。

  除了资金层面,东方集团作为第一大股东的锦州港未来三年也将开始为粮油板块发展提供支持,实现北粮南运,发挥港口行业与粮油行业联动的优势,加快速度发展港口粮食贸易。据业内人士测算,粮食的铁海联运将比公路运输节约15%左右的物流成本。

  打着“东方系”标签的粮油产业发展图景正在逐步清晰,按照张宏伟的规划,2010—2012年,东方集团准备建立五个稻米加工的核心园区,一个铁海联运的物流中心,一个具有国际稻米加工品种研发的研究所。而随着东粮工业园区以及物流园建设的完成,未来大米产品将以京、津、沪为主要市场,之后进军广东,同时将对一些中型城市进行覆盖。

  资本帝国的坚持与放弃

   张宏伟不参与民生银行的定向增发,跟其一贯的投资理念有关,最近一段时间,农业和能源应该是他关注的重点

  尽管最近一段时间,与张宏伟牵连在一起的总是大米,但是提到他,谁也不会忘记民生银行和东方家园。

  民生银行近期刚刚放弃了增发方案,变更为发行公司可转债,市场哗然。也许很多人不会再去注意,先前的那份作废的方案中,一直处于民生银行股东恩怨纷扰之中的张宏伟却没有出现。民生银行之前数年,在张宏伟的棋局中至关重要,是次,他又缘何缺席?

  知情人士透露,东方集团当初决定不参与民生银行增发计划,原因是基于整个集团整体未来发展战略。这一说法也得到了另外一位市场人士的认同,他表示,张宏伟不参与定增,跟其一贯的投资理念有关,最近一段时间,农业和能源应该是他关注的重点。

  上述知情人士的透露:“集中人力物力发展重点板块是肯定的,但是遇到好的项目张宏伟不会放弃。”

  这让人想起了同样让张宏伟陷入舆论漩涡的东方家园。一些市场分析人士将张宏伟缺席民生再融资,归因为东方集团身陷旗下东方家园资金链危机。张宏伟当年“十年千店”的规划言犹在耳,如今东方家园的管理却不断恶化,屡遭诟病。有业内人士指出,东方家园前期扩张过快,土地成本相对太高,导致拿地以后,后期开发无以为继是发展陷入困局的重要原因。

  扩张、坚持与放弃,是个问题。

  不过今年初,一则公告调整了不少人的看法。

  1月13日,东方集团发布公告称,公司同意上海正大景成企业发展有限公司和深圳市中科宏易创业投资有限公司拟分别受让公司子公司东方家园有限公司持有的东方家园实业有限公司33%和32%股权,转让所得为4.8亿元。此次转让后,东方家园有限公司仍持有东方家园实业有限公司35%的股权,为第一大股东。

   东方证券研报认为,此举是东方集团加快战略聚焦的重要举措。这也意味

  着公司未来将会更多的把精力放在农业、金融和矿产这三大板块上,而农业将是未来几年公司的战略重点。

  而此前的10月20日至11月4日期间,东方集团母公司东方实业减持海通证券共计3.16亿股, 套现超35亿。

  粮油板块将成为张宏伟的下一个发力点已成共识。张宏伟逐步寻找平衡,在扩张的同时学会放弃也能够预见。据说,几年前,张宏伟曾对媒体表示,自己除了金融和矿产已经不想再关注其他领域,而今又涉足农业,未来其构建的庞大帝国格局又将发生怎样的调整和改变,值得期待。

  知情人士表示,在张宏伟的棋局中,金融、港口、建材、粮油、矿产、能源都是其重要棋子,这些短期内不会改变,只是每一个时期都有每一个时期发展的重点,未来一段时间,粮油产业和海外能源并购将是其重中之重。

  能源投资的嗅觉与梦想

   张宏伟将继续在国际上物色能源项目,选择内地或香港的平台进行收购和管理,资金来源可以是公司融资,也可以是张宏伟个人或东方集团投资控股有限公司注入资金

  除了粮油板块,张宏伟旗下的另一家香港上市公司联合能源的最新力作是,以极低的价格悄悄吞下了英国石油公司(BP公司)在巴基斯坦全部上游油气业务,成为中国首家收购BP公司能源资产的民营企业。

  全球金融危机和墨西哥湾事件让张宏伟嗅到了机遇的味道。

  “我们不做,谁做?”

  张宏伟一如往日的霸气,只因为他是有备而来。

  张宏伟在接受采访时回忆称,当时争夺很激烈,我们只用了1/10的价格拿下BP公司在巴基斯坦全部上游油气业务。如果没有做好准备,旗下没有石油能源企业,即便机会来了,我们也抓不住,如果你是一个做饲料加工的企业,人家怎么可能把油田卖给你。而打造这个石油平台,我们用了整整7年的时间。资源领域很难进入,但是,难,不等于我们就进入不了。我这个人,只要方向正确,怎么进,那是方法问题。

  据悉,张宏伟将继续在国际上物色能源项目,根据项目的实际情况,选择内地或香港的平台进行收购和管理,资金来源可以是公司融资,也可以是张宏伟个人或东方集团投资控股有限公司注入资金。联合能源正积极与美洲、南亚、中东等海外优良石油及天然气项目谈判,其战略规划是进一步并购优秀项目。

  联合能源是张宏伟1998年以每股0.2港元的价格收购香港上市公司特时泰而来的,后更名为东润拓展集团,2008年1月更为现名,张宏伟目前持有联合能源68.1%的股份。

  第一代富豪的生存法则

   笔挺的西装,纹丝不乱的头发,张宏伟永远着装正式,举止严谨,对所有员工的要求也是如此

  一位与张宏伟熟识的业内人士谈及张宏伟时,再三突出了他的谨慎和自律。

  “违法的事情,他从来不做,公司内部所有重要文件都要经过律师的审核。张宏伟常说做事一定要在法律和政策的框架之内,没有说不允许的,就可以做,不允许的那就绝不能做。”

  除此之外,不得不佩服的是张宏伟超凡的“嗅觉”

  1994年1月6日,东方集团股票在上海证交所正式挂牌上市,成为国内第一家上市的民营企业。

   张宏伟算过一笔账:东方集团1990年以13家下属企业的3000万元资产,第一次发行内部股时融资3800万元,上市时新发4000万股票又融资2.6亿元,三年两大步,3000万元净资产变成了两亿多元,他尝到了资本运作的甜头。

  “资产经营等于是在做加法,资本经营却在做乘法。如果加法和乘法一同做,企业自然会像滚雪球般做大做强。”

  在此思想指导下,张宏伟一直在努力用资本运营方式实现自身快速增值。从锦州港到民生银行,从东方家园到海通证券,张宏伟也从曾经的实业家转型成为资本运作高手,而且一直走在改变的路上,一个多元化经营的资本帝国在不断挑战投资者的想象。

  “所谓百年老店,我养猪,就几百年都养猪了?对我来讲不是这样的。我今天养猪,明天可能就养牛了。对我而言,什么都是商品,企业就是商品。”这是圈中熟悉的张氏方法论。

  除了商业嗅觉,还有政策嗅觉。

  张宏伟,甚至整个东方,都会常常说起“响应国家号召”,这其实不是大而空的标语,而是张宏伟的运营逻辑。

  紧抓政策带来的机会,借力发威,是民营企业制胜的关键。

  每天都要工作16-18个小时的张宏伟永远有着做不完的工作,发现各种可以实现他心中梦想的机会。今天,他在政协会议上为农业和民企出海振臂一呼,明天又会在哪一新的领域中?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分享到:
留言板电话:400690000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