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不宜盲目跟风炒作“两会”题材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3月02日 08:27  南方日报

  全国“两会”下周即将在北京召开。由于“两会”所涉及的经济话题往往将成为今后资本市场投资热点和焦点,因此“两会题材”备受市场和投资者们的强烈关注。

  目前通胀压力较大,通胀预期依旧偏高,股市仍处于反复震荡中,存在很大不确定性的形势。有专业人士分析称,在两会开幕前,不论投资还是消费,国人的热情都不会太高。因为大多数普通投资者在等待和观望关系今后市场走势的两个核心经济变量:政府治理通胀政策和银行信贷量指标。业内人士认为,虽然“两会”行情涨多跌少,但普通投资者不宜盲目地对“两会”题材进行跟风炒作,而应该认真理解政策,布局中长期机会。

  解读政策带来的中长期机会更重要

  中原证券策略分析师认为,今年的全国“两会”或将敲定未来五年的发展蓝图,为市场投资者提供更大的想像空间。预计本届全国“两会”可能集中的三大主题:一是民生保障主题,大农业、家电、汽车以及零售等消费行业有望受到持续的积极影响;二是新兴产业投资主题,预计传统产业投资受调控影响,新兴产业投资将成为市场关注的亮点,节能环保、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等七大新兴产业面临结构性的投资机会;三是体制改革主题,证券、软件、有线传媒、医药、造纸等行业以及重组概念股将出现明显的投资机会。

  中金公司也表示,围绕“两会”议题,比如环保、新能源、医疗、新兴产业、农业和区域经济等品种都是值得关注的题材。

  业内人士认为,“两会”期间,相关的产业政策或将密集出台,A股市场上的相关板块也会出现轮动,但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并不容易把握,很容易高位被套。上海私募人士陈晓阳就表示,投资者不宜盲目对“两会”召开给市场带来的短期题材跟风炒作,应更多地将注意力集中到“两会”所确定的宏观政策方向的把握上,更多地将精力放在认真地解读政策带来的中长期机会上。

  据一些业内人士观点,3月股指或维持区间震荡。分析师建议三条主线布局结构性行情。媒体对几位券商分析师调查后发现,机构对3月仍然持谨慎态度,多数认为市场区间震荡的格局未变,趋势性拐点尚未到来。

  “通胀压力依然较大”是被调查的分析师的一致忧虑。财达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表示,通胀压力在中期内都将存在,这或将是影响3月份市场运行的重要因素之一。但随着”两会”的召开,调结构导向下最为受益的新兴产业将受益于偏暖的微观经济环境,而且在年报密集披露期内,可在业绩超预期的行业中寻找结构性机会。因此3月份市场可能是一个震荡市。

  据业内人士观点,在2900点附近股市仍将维持震荡整理的走势,市场分化的现象依然会延续,而这不只是存在于权重板块之间,由于热点轮动的加快,题材股的分化也将加大。因此在当前的市场格局之下,操作上应坚持灵活投资的原则,在市场风格转换依然未出现之时,仍以主题投资为主。

  历年“两会”期间股指表现涨多跌少

  今年市场中“两会行情”又将如何演绎?“两会”能否出现诸多重大利好,提振市场信心?未来后市将会何去何从?让我们一起盘点对比一下历年来的两会前后的股市行情走势,掌握股市“两会”行情的大致节奏,以对后市有一个大体预测和整体把握。

  《大众证券报》统计过去16年的历史数据显示,在“两会”期间,大盘上涨11次,下跌了5次,上涨概率为68.75%。统计还显示,在“两会”召开之前和之后的一个月中,大盘上涨概率均高于“两会”期间,从2月份到“两会”前,大盘上涨的概率超过了80%,而从“两会”闭幕到3月底,大盘上涨的概率为74%。

  根据历年来“两会”期间沪指表现数据,历年“两会”之前到之后的一段时间内(从1个月到4个月不等),股指最低有15%左右以上的涨幅,80%以上的年份是有25%以上的涨幅。“两会”结束之日起的一段时间内,股指上涨的概率为93.75%,幅度从2.09%到34%不等;仅有2005年“两会”后股指下跌较为严重。

  纵观过去的16年,在“两会”期间,大盘不论上涨还是下跌,除2008年下跌15.37%之外,幅度均不大。“两会”期间以及会后一段时间内股指以上升为主,从历年沪指3月的表现看,1993年、1991年、2005年、2008年、1994年跌幅较大。其中,1994年、1993年、2005年和2008年的A股市场都处在大级别下跌浪中。但1991年A股市场规模很小,借鉴意义不大。我们注意到,在386点至1558点、512点至2245点以及998点至今的三次大级别上涨浪中,沪指所跨越的3月份大多是上涨的,只有在1996年、2006年和2010年的3月分别上涨0.62%和下跌0.06%。

  据分析,中国股市会有如此鲜明的“两会特色”,其实质性的原因主要基于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两会”的召开需要一个稳定、和谐、良好的氛围,而在某种程度上管理层也刻意地塑造这样的良好局面;市场对“两会”的可能出台的政策有一个良好的心理预期,从而对大盘产生积极作用;从市场角度来看,在“两会”前总有主力制造出领涨板块,带领股指上行。

  今年“两会行情”或出现的热点

  每年全国“两会”前后,“两会”热点讨论的议题自然将成为市场炒作的题材或概念,所涉及到的行业、上市公司都会有所表现。那么,今年“两会行情”会出现哪些领域和板块的热点呢?

  在行业配置方面,广发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看好受益高油价的板块,如替代能源、节能板块等;随着“两会”时间窗口的临近,可提前布局医疗、新兴产业、保障房建设等相关受益板块与个股。

  财达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建议关注三条主线:一是调结构导向下最为受益的新兴战略产业中的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和节能环保行业;二是农业、化工、酿酒行业;三是在受益于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有望加大的建筑建材行业。个股方面,推荐创元科技九龙电力普利特先河环保安泰科技中集集团诺普信迪康药业、北京利尔和同方股份等“3月组合”。

  中信证券认为,国家政策转为维稳为市场提供安全边际。建议临近“两会”,持续关注两会主题,如大农业发展、资源循环再利用、地方机场建设以及低空开放相关主题。

  兴业证券认为,2、3月份仍是上半年最好反弹时间窗口,21日政治局会议已提出防止经济大起大落,后续大概率将在保民生、维持和谐上下真功夫,“两会”前后是这些利好集中释放的时期,如新疆、西藏、内蒙古等地区建设、保障房、水利建设等。

  浦银安盛副总经理兼首席投资官周文秱也判断“两会行情”出现概率较高,他建议关注受益于“十二五”规划且估值压力有所释放的部分消费类和新兴行业,包括医药生物、食品饮料、汽车、家电、农业电子元器件、信息设备、信息服务,部分受益于“十二五”规划的投资品行业如机械、建材建筑行业也值得关注。

  民生加银投资副总监兼民生内需基金经理陈东则表示,他较为看好今年股市的“两会行情”。策略方面,建议关注估值处在历史低位、年报和季报业绩突出、全年业绩增长确定性较大的行业,如农业、机械、建筑、家电、汽车等,并结合2、3月的产业主题如农业、节能环保、高铁建筑、通信规划等,选择有触发因素的二三线蓝筹品种,并关注受益于中国广阔内需成长空间的大消费类行业。

  未来金价格或再度冲击新高

  上周市场最大的热点集中在中东。受中东和北非地区动荡局势影响,当周油价金价齐飞,多数市场人士认为涨势还将延续。据分析,利比亚动乱导致石油生产剧减,市场担心冲突可能波及其它中东地区,使全球石油供应更加吃紧,刺激纽约轻质原油价格当周突破每桶100美元,单周涨幅达14%,创两年来最大。多数分析师预期本周油价还会继续上涨。“市场避险需求一再增温,金价多头迅速发力,金价大举拉升,大有再度冲击新高之势。”金银岛清远分公司黄金分析师钟仕威认为。

  市场估计利比亚动乱已造成该国石油减产2/3,纽约商品交易所4月交货的轻质原油期货价格25日上涨60美分,以每桶97.88美元收盘,24日盘中曾触及103.41美元,是2008年9月29日以来的最高价。当周油价总计上涨14%,创2009年2月27日以来最大单周涨幅。布伦特原油4月期货25日也涨78美分或0.7%,以112.14美元收盘,创2008年8月29日以来的最高收盘价;周累计涨9.4%。

  中东和北非地区动荡局势刺激了大量的避险性和保值性需求,黄金价格在25日下跌前已连续上涨9个交易日,并不断创新高,部分投资者选择获利了结,加上沙特阿拉伯调高其原油供给抵冲了利比亚等国内局势动荡对原油市场造成的冲击,纽约商品交易所黄金期货价格因此开始回落。美国百利金融集团黄金分析师迈克·戴利认为,长期看来,支撑黄金市场走强的基本面并没有太大改变,不论是中东乱局还是全球通胀问题都没有得到有效解决,未来黄金价格继续走高是大势所趋。

  利比亚政局动荡推动油价大涨,点燃了通胀忧虑。有业内人士分析:“中东和北非地区动荡局势波幅甚广,投资者须顺势而行,而地缘政治因素、经济不明显等因素长线仍对金价有正面支持,市况将配合消息快速上落,切勿盲目投资恐造成极大损失,宜设好止损及止赚位置。”

  邮市高涨专家提醒入市须谨慎

  “一枚面值8分钱的庚申猴票已飙升到15000元,一整版庚申猴票目前的市场价格更是最高达到126万元。”最近,投资市场上频频传出关于邮市的爆炸性新闻。自1997年的邮市暴涨行情结束后,经历了13年低迷的中国邮市,在2010年下半年忽然开始一路暴涨。在各类物价疯涨、通胀压力陡增的背景下,这轮新的邮票行情究竟是游资炒作下的短暂爆发,还是13年消沉后的厚积薄发?如何看待和分析这种“涨声一片”,邮票市场后市如何,投资收藏邮票应该注意什么?专家提醒,收藏者还是应选择有价值、价格又未透支的品种,避免被套牢。

  一整版就能换一套商品房!最近,邮票市场庚申猴票的价格令人咂舌。在十几年的沉寂之后,去年以来邮市一直保持上涨,并从去年10月底开始突然爆发,短短一个月左右的时间,不少品种的涨幅均达到了数倍之多。步入2011年,邮市不但没有降温,反而随着生肖邮票的热销,整个邮市又翻了一倍。

  2003年抗击非典的纪念邮票,一版12张,当年只卖27元,现在一版要卖到1600元,8年时间涨了近60倍。继粮食、黄金、玉石、红木等物资和消费品纷纷出现价格暴涨后,邮票市场暗藏着更为疯狂的涨势。有迹象显示,大量游资正进入这个曾经因收藏者多为中老年人而被誉为“银发市场”的邮票市场。

  此外,业内人士分析,近年来国民收入和投资意识都有所提高。受金融危机影响,2008年股票市场巨幅下跌使得大量资金从股市、基金中退出,转而进入门槛较低、风险较小的邮票市场。在这部分资金的推动下,再加上一些邮币卡市场的“庄家”利用投资者急于赚钱的心理进行炒作,导致各种邮票普遍出现大幅上涨。

  专家提醒,收藏品市场本来不大,一两个亿在股市、楼市难有作为,但在收藏品市场里也许就能兴风作浪,这是参与者必须了解的情况,切勿盲目追高。

  资料显示,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邮市先后经历了3次较有影响力的巅峰。1985年和1991年的两次邮票高潮,最终均以邮政大量增发而偃旗息鼓。但这两次高潮从涨幅规模和影响力来看,都远不及1997年的邮市风潮。当年,在众多邮民和巨额资金的追捧下,各种邮品如脱缰的野马一路狂奔,直线上升,但半年以后,随着大量游资的撤离,这轮行情迅速结束,价格也狂泻不止。经历了这次巨大的波折后,中国邮市也陷入了长达13年的低迷期,这一形势一直持续到去年下半年。

  市场行情千变万化,谁都没有办法预测未来。一些在邮票市场里沉浮了二三十年的集邮老手们说,无论市场行情怎样变化,无论你是投资还是收藏,最关键的还是买好品种,同时要回避一些大涨过的邮票和新票。专家提醒,收藏者还是应选择有价值、价格又未透支的品种,避免被套牢。

  《三峡集邮》副主编颜希认为,普通投资者可以采取合理的投资方法。比如,邮票在一个集邮市场上的价格,与在另一个集邮市场上的价格是有差别的,可以适当博取差价;也可以以邮养邮,用自己手里别人感兴趣的邮票和别人交换自己需要的邮票;也可以把普通的邮票、邮戳、信封、明信片等,按照一个主题组合成邮集,以提高身价。不过,颜希表示,普通投资者最好的邮票投资方式还是收藏式或储蓄式,即长时间放在家里坐等其升值,因为炒家不如收藏家。

  陈道嫦整理

> 相关专题: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分享到:
留言板电话:400690000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