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一流国际化公众公司 实现“三个翻番带动一个翻番”
——访北京金隅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蒋卫平先生
北京金隅股份有限公司是京津冀地区占据领导地位的水泥及绿色、环保、节能新型建筑材料业务生产商,是北京市最大的保障性住房开发商之一,是北京市最大的高档商业地产持有商之一。依托显著的行业地位和全方位的核心竞争力,金隅股份的A 股发行受到了广大投资者的热切关注。
金隅股份此次通过换股吸收合并太行水泥回归A股,为国内资本市场再添行业领袖。值此A股上市之际,笔者特约采访了北京金隅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蒋卫平先生。
笔者:金隅股份回归A股受广大投资者朋友的热切关注,我提出他们最为关心的第一个问题,请蒋总说明一下金隅股份为什么值得投资?
蒋总:总的来说,金隅股份的主要投资价值在于:我们是国家重点扶持的十二家大型水泥企业集团之一,受益于京津冀独特的区位优势,具有显著的区域规模优势和市场控制力,现已发展为水泥行业低碳绿色环保、节能减排、循环经济的领导者;是北京最大的保障性住房开发商之一,具有成本较低的一线城市开发用地储备,丰富的工业用地储备;是北京最大的高档投资性物业持有者之一 ;是环渤海区域最大的绿色、环保、节能建材供货商之一。
我们与其他建材企业和房地产企业相比,最大的核心竞争力是公司完整的纵向一体化产业链,水泥、新型建筑材料、房地产开发和物业投资管理四大产业板块之间联系紧密、协同效应显著。公司的混凝土搅拌站主要向公司下属水泥企业采购水泥;水泥及新型建筑材料产品为公司房地产开发项目提供了优质和稳定的材料供应;我们的新型建材板块整合为房地产业务和物业投资及管理业务提供了价格较为低廉的工业用地储备;通过将公司开发的高端地产作为投资性物业经营,为其他板块的运营提供现金流支持。
同时,我要用一系列数据表明我们的投资优势。2007-2009年,公司营业收入和净利润的复合年增长率分别为23.5%和71.0%。在水泥业务方面,2007-2009年金隅股份水泥和混凝土销量的复合年增长率分别为13.4%和50.5%,2010 年产能从2009 年1,633 万吨增加至4,000 万吨左右,在北京水泥市场占据40%以上的份额。在房地产业务方面,我们拥有超过600 万平米的土地储备,其中未结算的北京项目建筑面积达到367 万平米,其余分布于杭州、天津、重庆等重点城市,土地储备的平均价格约为3,300 元/平米,较为低廉的价格为公司提供了良好的开发业务毛利率。值得关注的是,公司还拥有地处北京的工业用地面积约800 万平米,其中约1/3 位于五环以内的核心位置,未来可望逐步转化为保障房、商品住宅和商业用地。在物业及管理业务方面,2011 年公司拥有约88 万平米投资性物业,可为公司提供超过7 亿元稳定的租金收入。
笔者:技术和创新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因素之一,请蒋总向投资者介绍一下公司在研发能力和技术方面的核心优势。
蒋总:研发能力和技术开发水平是金隅股份最值得自豪的地方,也是我们不断实现跨越式发展和参与国际化竞争的重要依托。
我们公司拥有一个由研发总部和七家研发分中心组成的技术中心。其中,研发总部为北京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主要从事公司核心产业共性技术研究、重大科技项目联合攻关和应用基础类研究和技术孵化,承担国家和北京市下达的重大课题研究和标准制定工作;七家研发分中心指分别设立在公司下属重点企业的水泥与混凝土、环保节能、耐火材料、建筑设计、家具设计及研发、墙体材料及体系、矿棉吸声板七个研发分中心,具体承担相关专业领域的应用技术及新产品开发和技术服务等任务。
同时,我们培育出了一批职业化程度高、经验丰富的专业化人才和一系列技术专利。目前拥有760名专业人员,当中超过60人拥有高级学位(包括硕士及博士学位),大约3/4具有工程师资格(超过50人为高级工程师)。我们持有及与独立第三方共同拥有77项先进技术专利权,共参与制定了约30项建筑材料生产及应用领域的行业标准,是新型建材行业领域的权威。
这支专业创新的研发团队,打造了金隅股份多个北京及中国的名牌产品,例如“金隅”牌水泥、“鼎鑫”牌水泥、“天坛牌”家具、“通达”牌耐火材料、“星牌”矿棉吸声板等,目前这些产品享有很高的知名度和良好的市场声誉。
笔者:金隅股份首次公开发行A股同时换股吸收合并太行水泥,是近年来H股回归A股市场上比较少见的创新型交易案例。请蒋总跟广大投资者分享一下公司H股上市以来的市场表现,以及本次A股上市对公司发展的重要意义。
蒋总: 2009年7月29日,金隅股份发行的H股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上市交易,并于2009年11月和2010年3月先后入选MSCI国际指数和恒生综合指数成分股。同时,领先的综合优势和良好的经营业绩也使金隅股份H股获得了境外投资者的一致好评。
对于公司基本面,金隅股份通过H股上市后的持续积极发展和扩张,2009年资产规模已超过410亿元人民币,营业收入、净利润和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相比2008年分别提高45.9%、50.7%和51.7%。
就本次金隅股份A股换股上市的创新而言,换股价格和换股比例设置以及现金选择权和追加选择权的设置,都充分考虑了各方利益,实现了多赢,堪称创新亮点。这种安排既保护了广大投资者的利益,也表达了大股东金隅集团履行重组承诺的决心,以及对存续公司投资价值长期看好的充分信心。2010年9月14日,金隅股份、太行水泥股东大会分别以99%和97.77%的高票率通过本次换股吸收合并方案。
值得关注的是,本次换股吸并完成后,原太行水泥旗下的水泥业务与金隅股份旗下的水泥业务得到完全整合,将建立起公司水泥板块集中统一的战略规划和管理体系,通过一体化整合发挥协同效应。这有助于降低管理成本、融资成本,提高经营效率,有利于存续公司的战略布局和长远发展。通过本次换股吸并,我们可以进一步加强在京津冀地区的市场份额,牢牢掌握未来区域市场竞争的主动权,有利于太行水泥原股东和A股投资者分享金隅股份的业绩增长。
笔者:从招股书看到,金隅股份的水泥及新型建筑材料业务在京津冀地区具有领导地位。请蒋总向投资者讲讲公司这两个业务在市场中的核心竞争力以及创新之处有哪些?
蒋总:“十二五”规划把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一个核心的规划内容,未来中国的建筑业在低碳经济、绿色建筑建材方面将形成巨大的需求潜力。我们金隅股份一直将产业结构调整、绿色经济建材作为行业发展的永恒主题,努力利用自身优势,做好中国建材行业绿色经济的发言人,努力开拓一条新型建材发展道路。
我们公司的水泥和新型建材业务竞争优势显著,环保和低碳方面走在行业前列。水泥业务相比其他同行的优势及创新在于三点:第一,主要市场京津冀地区是继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之后我国经济发展的第三极,水泥市场发展前景良好;第二,与其他主营业务单一的建材企业相比,我们的优势在于完整的纵向一体化产业链,水泥、新型建筑材料、房地产开发和物业投资管理四大产业板块之间联系紧密、协同效应显著;第三,我们在现有水泥生产线上利用余热发电、处置工业废弃物、城市污泥及垃圾等独特技术优势,降低了运营成本,提高了生产附加价值,创新了水泥行业盈利模式。
值得一提的是,公司下属的北京金隅红树林环保技术有限责任公司拥有全国第一条利用水泥窑处理城市工业废弃物环保示范线,年处置能力达到10万吨,是国内处置城市工业废弃物历史最长、处置种类最多、规模最大的建材环保型企业之一。下属的北京市琉璃河水泥有限公司也是全国最早开始使用纯低温余热发电技术的水泥企业之一。公司下属水泥生产企业的现有生产线均不属于国家有关部门公布的应淘汰的落后产能。
新型建材方面,公司已经发展成为环渤海最大的绿色环保节能建材商,产品包括家具、矿棉吸声板、墙体材料和耐火材料等,并在众多细分市场中占据领先地位。其中,节能墙体保温产品在京津冀及周边市场占有领先地位,公司旗下的通达股份是中国最大的不定型耐火材料供应商,也是中国最大的不定型耐火材料设计、研发、制造和服务提供商之一。除生产外,我们还是多种国际知名家居装饰品牌在国内的非独家经销商,当中包括Kohler 和TOTO 等。
笔者:保障性住房业务已成为房地产开发新的利润增长点。请问蒋总如何评估公司在这方面的竞争力及其长远发展?
蒋总:谢谢您对我们保障房业务的认可。作为北京市大型国有企业和北京市最大的保障性住房开发建设企业之一,保障性住房一直是我们房地产业务的重要组成部分。截至目前,我们先后开发完成了400万平方米的保障性住房,为北京市提供了近5万套保障性住房房源,保障性住房竣工面积占房地产开发总竣工面积的比例由2007年的28.83%跃升至2010年上半年的63.25%。公司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坚持以人为本,立足国情,进一步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调整住房市场结构,解决困难群众的住房需求,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有机结合。
2010 年是中国保障房大规模建设元年,我认为2011 年保障房投资将形成井喷态势。2011 年1,000 万套的保障房开工计划较上年计划量增长超过70%,预计投资额将达1.5 万亿,保障房蛋糕快速做大。北京市的“十二五”规划提出,未来 5 年内将力争保障性住房占整个住房供应的60%。北京市为了加快推进保障房事业,鼓励企业以自有用地进行建设。
公司在北京拥有800万平米的工业自有用地,加上保障房的开发经验,正好符合政策导向,计划未来两年保障房结算面积比例高达六成。这样既形成了大力发展保障房建设以及公司盘活存量工业用地资产的双赢局面,又确保了公司拥有远超于普通地产商更强的抗风险能力和盈利能力。
(C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