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破解钢铁业困境应靠“内部手术”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2月22日 04:30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李晓辉

   在中国钢铁生产企业依旧微利或亏损的同时,铁矿石供应商却赚得盆满钵满。在钢铁这个规模庞大的产业链上,上下游存在着天壤之别的利润差距。要扭转这种生存困境,中国钢铁业只有坚决实施“内部手术”——通过兼并重组,淘汰落后产能,以提高整个钢铁行业的集中度,减少铁矿石需求的主体。

   2月 17日,国内外发布了两组对比鲜明的有关钢铁行业的数据。作为全球最大的钢铁产业大国,中国钢铁行业2010年全年利润仅850亿元,这其中还包括80亿元的投资收益,销售利润率为2.91%,远低于全国工业企业6.2%的平均水平。而同时作为全球第二大矿业公司,必和必拓发布2010年下半年财报,公司下半年净利润达到105.24亿美元,全年净利润171.11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127亿元。仅必和必拓一家矿商所赚取的利润,就比整个中国钢铁行业的利润还多。

   铁矿石费用是钢铁行业最主要的成本,以每吨粗钢需1.6吨标准铁矿计算,成本几乎占到钢价的50%。当前中国钢铁行业还陷入了另外一个怪圈,“矿价推高钢厂出厂价,反过来再推动矿价的涨价预期”。

   作为占据全球铁矿石进口贸易半壁江山的中国,2010年全年进口铁矿石6.28亿吨,较2009年下降了1.4%。由于铁矿石价格的大幅上涨,平均价格较上年上涨了40美元/吨,尽管进口量没有增长,为此付出的金额却增加了1953亿元人民币。

   与此对应的是,困扰中国钢铁行业的仍然是一些老问题,如产业集中度低、国内优质铁矿石资源匮乏、生产能耗和效率改善空间大、产能扩张呈现区域利益格局。

   从2010年起,维系20多年的铁矿石年度价格谈判正式宣告破裂,而完全按照矿商的季度定价来决定价格,这使得已经失去话语权的中国钢铁行业更加被动。更进一步来说,作为基础工业原材料的钢材价格上涨,必然会加重下游机械、汽车、建筑等众多行业的成本压力,引起PPI的进一步上涨。

   对于铁矿石进口秩序问题,从2009年中钢协提出到现在,面对利益多头的中国钢铁行业,最后还是不了了之。通过兼并重组,淘汰落后产能,提高整个钢铁行业的集中度,减少铁矿石需求的主体,成为目前决策层迂回完成整顿铁矿石秩序的一个突破口。

   2010年,中国粗钢产量排名前十位的钢铁企业产量占全国比重的48.6%,尽管比2009年提高了5.1个百分点,但与2009年出台的《钢铁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提出的目标,国内排名前5位钢铁企业的产能要占到全国产能45%以上的目标还有相当距离。

   目前,对于钢铁行业的兼并重组、淘汰落后产能等,在能耗指标、准入规模、环保、问责、融资各个方面都已有了相关规定,现在所需要的就是执行。中国钢铁行业要破解目前困境,在积极寻求走出去战略的同时,更为迫切的是坚决实施“内部手术”。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分享到:
留言板电话:400690000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