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引入强制手段攻下未股改硬骨头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2月21日 04:02  证券日报

  ■本报记者 朱宝琛

  截至目前,尚有11家公司未完成股改,专家建议——

   “开弓没有回头箭”,这是中国证监会主席尚福林宣布启动股权分置改革时立下的铮铮誓言。然而,时间过去将近6年,在充分肯定股改取得成绩的同时,我们看到,A股市场上依然有几块“硬骨头”尚未被“啃下”。

   来自WIND数据统计显示,这几块难啃的“硬骨头”包括S佳通SST中纺S上石化S前锋、SST天海、S仪化SST秋林SST华新S*ST华塑、S*ST光明、SST集琦等11家公司。

   业内人士称,这些未股改的公司,都是一些“老大难”公司,一个关键性因素就是大股东与流通股股东之间存在分歧,利益难以协调。对于这些一直未能完成股改的公司,专家建议,监管层可以给出一定的期限,如果在这期限内还是无法完成股改,就可以用强制性的手段解决,该摘牌的摘牌,该退市的退市。

  不同公司“症状”各不同

   S仪化和S上石化是A股市场上著名的股改“钉子户”兄弟。

   其实,这两家公司早在2006年10月就一同披露了股改方案,均为每10股流通股获送3.2股。但是,由于绝大多数流通股股东认为对价太低而最终否决了该方案。时隔一年之后的2007年12月,两家公司再度披露股改方案,还是10送3.2,再次被股东大会否决。

   据悉,第二次股改,大股东中石化做出6年不减持的特别承诺,没想到还是遭遇否决。不过,投资者认为两公司均为大盘股,且上石化绝对控股,多送一点也并不过分。

   而最新的进程是,这对“难兄难弟”依然没有推动股改的迹象:S仪化1月24日的公告称,公司非流通股股东尚未提出股改动议,公司尚未与保荐机构签订股改保荐合同,在近一月内不能披露股改方案;S上石化同日发布的公告与其“兄弟”S仪化的公告也是大同小异:公司提出股改动议的非流通股股东持股数尚未达到有关规定的三分之二的界限;公司尚未与保荐机构签订股改保荐合同,在近一个月内不能披露股改方案。

   被称为A股“最牛股改钉子户”的S佳通本月19日发布了2010年年度报告,但是,公司的股改却一直没有新的进展。公司1月4日发布的公告称,目前公司提出股改动议的非流通股股东持股数尚未达到有关规定的三分之二的界限;公司尚未与保荐机构签订股改保荐合同。公司在近一个月内不能披露股改方案。不过,有消息称,公司股改方案酝酿已久,但一直未能取得成效。

   连续25个涨停,让S前锋成为2006年A股市场上的一只超级牛股。但是,公司的股改之路却是一场艰辛。自2007年2月公布股改方案后便进入了漫长的审批程序,至今时间已经过去四年,股改仍未取得新的进展。

  据悉,S前锋的股改方案还是比较明确。但是,公司重组股改方案自2007年2月上报相关机构审批后,一直没有下文。公司方面在公告中多次表示“该方案已经上报,目前仍在履行审批程序。”

  在未股改公司中,更多的还是属于ST公司。它们,也是各有各的不幸,有的甚至多次提出股改方案,但均获得通过。

   这方面的典型是SST华新,公司曾4次推出股改方案。

   2006年7月,SST华新第一次股改方案出台,但该方案于2006年11月及次年1月底两次上报证监会,却两次被否。随后SST华新又两次宣布启动股改,但这两次股改甚至连方案都还没出就夭折了。如今,公司尚未重新启动股改程序。

  可用强制性手段解决

  中国股改大潮已经于2007年结束,中国证监会对于遗留上市公司的股改,没有时限方面的强制性的规定,仅单独标注S股,每天5%的涨跌幅,已经属于特殊待遇。

   如何解决这些“老大难”公司问题,业内人士认为还是要监管层拿出具体的惩罚措施,用强制性手段来解决,对回天无力的公司甚至可以实施摘牌、退市。

   “可以给这些尚未完成股改的公司一个法定的宽限期,如果在这个宽限期内还是无法完成股改,那么就让它们直接退市。”武汉科技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董登新教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他进一步表示,按照新的上市标准和持续挂牌的标准,这些公司都是不合格的。“如果没有问题,那么它们就应该早完成股改了。因此,对这些公司没必要同情。”

   他同时表示,如果直接退市的话,市场影响可能会比较大,因为,建议可以让这些公司退到三板,这样做比较合适。“三板是具有包容性的,可以容纳这部分公司。”

   知名经济学家、燕京华侨大学校长华生认为,对于这些未完成股改的公司,管理部门应该要下发一个最后的通牒,给出一定的期限,如果在这之内还是没有完成,那么,就应该有一些惩罚措施出来,促使大股东和非流通股东之间达成一致协议,避免两败俱伤。

   “股改这么长时间,之所以还有公司未完成股改,主要还是没有强制性的措施。”华生强调。他表示,对这些公司,可以采取的措施包括限制交易的时间等,而退市是最后的手段。

   此外,有业内专家表示,对于对于自身资产质量差,没有能力支付对价进行股改的公司,该摘牌就摘牌,该退市就退市。什么时候能扭亏为盈,能进行股改了,可以再回到主板上市。对那些疾重难返的公司来说,退市可能是现实的选择,但要给它们一条重返主板的出路。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分享到:
留言板电话:400690000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