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优化信贷结构控通胀成重点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1月19日 03:50  证券日报

  ■本报记者 夏青

   日前召开的“全国金融市场工作座谈会”研究讨论了2011年央行金融市场和信贷政策的重点工作。会议提出,2011年央行将积极采取前瞻性、针对性和务实性措施,大力鼓励和引导金融机构把信贷资金更多投向实体经济。专家分析人士认为,央行已经多次强调信贷资金投向实体经济,这表明,优化调整信贷结构,将是各金融机构尤其是银行业金融机构在新的一年的工作重点。

   此外,从去年以来,央行一再上调存款准备金率,表明今年流动性将会有较大收缩。为了把好流动性这个总闸门,使流动性将会投向实体经济,遏制其流向投机领域,差别化准备金率和信贷政策的落实将是把好流动性这个总闸门的具体化。

   2010年以来,各银行业金融机构按照“总体稳健、调节有度、结构优化”的总体要求,切实采取有力措施,把握好信贷投放的节奏和力度,使信贷投放总量符合宏观调控要求,在促进经济平稳健康运行、加快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推动发展方式转变、改善民生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而2011年为“十二五”开局之年,地方政府对投资拉动GDP欲望强烈,实体经济的信贷需求旺盛。

   据统计,2011年1月上旬四大行新增贷款总量已经达到2400亿元,据此推算,即便没有月末冲动,平稳投放,如果没有硬约束,有银行业内人士预计,仅四大行在1月的投放就可以轻松突破7000亿元。这意味着,整个行业的信贷投放将达到1.5万亿元左右。

   不仅如此,多位经济学家都表示,如果不尽快调整企业和地方政府的预期,2011年贷款供需矛盾可能加剧,甚至出现万亿资金的缺口。如何引导使其更多进入实体经济?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郑超愚认为,结构性的信贷政策应该得到坚持,继续保持“有扶有控”:首先要注意解决经济复苏过程中实体经济信贷投入不足与资产价格部分虚高、流动性过剩之间的矛盾,切实引导信贷资金进入实体经济;其次,在实体经济内部,要更加注重将信贷资源投向“三农”、中小企业和西部地区等经济发展薄弱环节;再次,要把握未来国家发展的战略方向,积极引导信贷资金投放新兴产业、节能环保等产业、行业中去。

   为了商业银行能更加审慎地规范贷款投向管理,根据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和实体经济的合理资金需要,从去年底开始,央行及银监会一致要求商业银行在合理、均衡把握信贷投放总量和节奏的同时,加快了信贷结构调整的步伐。在贷款投向上,坚持“有扶有控”的原则,重点满足国家在建和续建项目后续资金的需要,保障国家重点项目建设的顺利进行,支持重点产业和重点区域的结构调整和振兴,继续增加小企业的信贷投放,同时,严格控制新上项目贷款,严格限制“两高一剩”行业的信贷投放。

   不过,宏观经济研究员认为,目前的问题不是信贷资金有没有投向实体经济的问题,而是巨大的信贷资金量给市场带来的高通胀预期增大的问题。按照目前的信贷增速,保增长与控通胀已经成了鱼与熊掌的选择题,并且控通胀已经成为重中之重。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分享到:
留言板电话:400690000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