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首批股民的股疯生活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1月08日 16:47  重庆商报

    从一无所有到腰缠万贯,被打回原形又意外翻本 首批股民的“股疯”生活

首批股民的股疯生活

  老股民陈光元展示他的保证金存折 记者 邹飞 摄

首批股民的股疯生活

 老股民刘志全展示他20年前的股权证书 记者 龙在全 摄  

  2011年1月7日,新年的第一个星期五,阴雨绵绵的重庆终于在午后迎来了一缕阳光,而两市大盘也在午间突然强势拉升。在许多小散守在电脑旁为要不要参与这波行情而倍感纠结时,刘志全和陈光元都没有看盘:刘志全正和一帮老朋友打乒乓球,而陈光元则远在两路逛收藏品市场。如果你没听说过“黄帽儿”陈光元和“指导员”刘志全,那么你就算不上是“重庆的第一批老股民”。

  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刘青云和潘红主演过一部电影叫《股疯》,讲述了上海小弄堂里老百姓在股市中经历的大悲大喜。陈光元说,他在股市的经历就是这部电影的现实版本。

  入门期

  群林市场中看到了机会

  1992年,解放碑突然多了一个新市场——群林商场门口的一级半市场。这个方圆不足百平方米的新兴市场,其人流的密集和买卖的繁荣程度几乎在一夜之间就超过了解放碑的其他商场。不仅如此,这个市场与任何一家商场都不同,因为这里的商品是一张张的“纸”。

  渝股“老三家”是在1993年7月12日上的市,上市之前,“老三家”股票的认购权证就已经在山城掀起了“股疯”。1992年3月,西南制药三厂发行1000万元浮动利率债券(这是我国首次发行可转换成股票的企业债券);同年5月,西南药业渝开发、钛白粉的股票认购证开始发行。这两件大事彻底带火了群林市场的生意。

  1992年,人头攒动的群林市场吸引了很多路人的好奇。陈光元和刘志全也因此而改变了自己的人生。当年7月一个炎热的下午,一个朝天门的个体户给了陈光元200元钱,让陈光元帮忙收两张认购证。没过几天,陈光元用200元收的认购证就涨成了400元,朝天门的老板给了他20元作为辛苦费,这就是陈光元的第一单生意。

  同样是这一年夏末,戴个草帽、背个水壶、挂块毛巾的刘志全也进入了群林市场。“当时我生病在家,老婆的单位也垮了,家里几乎断了所有的经济来源。”刘志全说,大半过路的人都只看到了热闹,但是他却看到了机会。

  发展期

  一级半市场赚到第一桶金

  “最早进入群林市场的有钱人有‘外汇帮’、‘电器帮’、‘邮票帮’三大帮。这些人除了炒认购证外,都还有自己的生意,没有时间也没有精力成天耗在群林市场,于是就找人帮他们收购或者卖出股票。”刘志全看到的“生意”其实和陈光元做成的第一单买卖是一样的,就是帮助这些有钱人收售认购证,并完成过户的手续,从而赚取辛苦费。

  “我做的生意其实就是帮人跑腿,但是人家能不能把十几万的现金或者权证交给你,主要是看你在市场上的信誉。”刘志全说自己曾经帮当时的“羊毛衫大王”完成过一笔30万元左右的认购证交易,在完成过户之前,他让自己的侄儿和“羊毛衫大王”呆在一起作为质押。后来因为在市场上的声誉越来越高,喜欢“讲课”的刘志全被许多“小散”称作“指导员”。而陈光元也因为长年戴一顶黄帽子在市场出入,被人称作“黄帽儿”。

  在跑腿的生意中,刘志全和陈光元都赚到了第一桶金,不过一级半市场更大的吸引力在于在“买卖”中赚差价。“当时的一级半市场就像一个金矿,吸引了各路有钱人前来淘金,这个市场的名人包括老股民都知道的‘重庆杨百万’,渝开发十大股东之一的‘猪儿’,以有钱和脾气暴闻名的‘熊猫’等等。”在“老三家”上市后,陈光元已经成为了市场内有名的大户,而他这样的大户要买进权证前,会大手笔低价抛售造成市场恐慌,从而压低价格,在低价买入后,大户们再借助市场的惜售情绪抬高价格卖出去,在此过程中赚钱。

  鼎盛期

  包车包船到处收认购证

  “‘老三家’的上市,不仅让一大批人一夜暴富,更让一级半市场进入疯狂状态。”陈光元当时的财富已经超过了50万元。在尝到认购证带来的甜头之后,他几乎是听到哪里有认购证就去收,根本不管是否能上市。“1993年,我们听说涪陵有好多企业在发认购证,于是就包了一条船去涪陵收证。”陈光元回忆说,当时他们十几个人花了近万元包了一条船,一路“吃吃喝喝”到了涪陵后,又各自包车去不同的公司收证。

  除了重庆的有钱人,山东、上海等外地的投资客也在1993年前后涌进了群林市场。“有一个上海来的老板,下飞机后直接就扛了一麻袋钱到市场来找我,让我帮忙收证。”刘志全说,与这些人相比,重庆的投资人都还只是“小打小闹”。“和我们一起去涪陵收证的就有一帮东北来的老板,他们是从北京到天津再到重庆,之后还要去昆明。”陈光元说,那几个人提的那近十个密码箱让他记忆深刻,里面装满了现金和认购证。

  转折期

  二级市场上被“打回原形”

  一级半市场的好运,似乎并未延续到二级市场中来。

  “1993年,深圳宝安集团与上海的老八股之一的延中实业所演绎的宝延风波,被称为A股史上第一个收购大事件。因为跟风买进延中实业,我在一周内经历了天堂到地狱的几个来回。”延中实业在20天内从10元涨到了42元,陈光元因为在昆明收购认购证,错过了第一波上涨。回到重庆后,不死心的陈光元在该股跌到30元左右时大举建仓。随后,该股一路下跌,而陈光元则不断买进。“最疯狂的时候,我三十几万元的投资一夜之间只剩下了几万元。”丧失耐心的陈光元在延中实业跌破14元之后就彻底放弃了操作该股。“没想到,在跌到13.8元之后,该股又突然大举反弹。”一周之内,陈光元的账户不仅回了本,甚至还小赚了几万元。

  “一级半市场中许多精明的人,到了二级市场却一败涂地。”刘志全说,他资产最多的时候以十万计,但是他没想到会在二级市场被“打回原形”。“主要原因是就是频繁买卖、野心太大,但知识却没跟上。”刘志全的失败主要在2000年到2005年的大熊市中,“我当时选的扬子石化以及齐鲁石化之后都成了大牛股,但是我当时却从没想过进行价值投资。”在2005年熊市尾声,刘志全又回到了一无所有。

  稳定期

  大起大落后坚持价值投资

  现在,陈光元一年最多只炒一到两只股票,他现在的工作职务是某保险公司的业务经理,不过他的主要精力却放到了收藏品市场。“我从一贫如洗,到曾经提着几十万元现金四处交易,再到现在的平凡小康生活,股市改变了我的一生。”陈光元说,不仅是他,第一批老股民中的那些曾经的名人都经历了人生的大起大落。“渝开发上市时,‘猪儿’身家曾超过了两百万元,当时他把儿子送进了一年学费十几万元的贵族学校。可没过多久,‘猪儿’因透支买股票,输掉了大半身家,只得赶紧让儿子退学。”陈光元说,几年之后意外相逢,“猪儿”则成了出租车司机。

  经历了2005年的大熊市之后,刘志全也开始审视自己失败的原因,他认为冒进、不懂政策、不读报是自己亏钱的根本原因。“从2006年开始,我才懂得为什么所有的股评人都会说的四个字:价值投资。”在2008年的大熊市中,刘志全因为抓住了S武石油的重组行情,不仅逆市盈利,而且也从此翻身。“曾经跟随我在一级半市场做交易的侄儿,现在也辞了职,目前主要是在学校进修金融财会专业,他以后的方向是专职炒股。”刘志全希望侄儿不要再犯和他一样的错误。

  记者  程心

  ■投资理念

  价值投资永远是第一位

  经历了股市的风风雨雨,以及伴随而来的人生起伏,刘志全和陈光元这两位重庆最早一批股民如今仍活跃在资本市场上。

  “价值投资永远是第一位的,没有必要为一时的涨跌患得患失。”2011年开年首周,上上下下的大盘走势让追涨杀跌的小散们玩了一把心跳,不过陈光元和刘志全都没有动。“2011年股市也许会震荡向上,但是小散们的希望值不能太高。”陈光元认为,今年股市在管理层抑制物价以及房地产调控尚未到位的情况下,只能是谨慎乐观。“今年小散们要赚钱,就要记到一句话:大盘股搭台,小盘股唱戏。”刘志全看好那些具有资产重组题材的股票。

  本周的四个交易日内,陈光元手中的*ST石岘上涨了3.93%;刘志全手中的高鸿股份、中钢吉炭则分别以上涨1.09%、下跌0.31%收盘。股票不一样,涨跌也不一样,但是两人的投资理念和选股策略却如出一辙:第一,炒股必须重政策、重基本面;第二,重组股里有黄金,找准了就不要随便动。在这两点上,刘志全做得更彻底一些,用他的话说,就是“远离人群,远离电脑,远离技术分析”。

  记者  程心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分享到:
留言板电话:400690000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