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未来物价仍有较大上涨压力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1月04日 01:24  中国证券网-上海证券报[ 微博 ]

  展望2011年,国内需求快速扩张、生产要素和劳动力成本上升、资源类产品价格改革、国际输入性通胀压力加大等因素将推动国内物价上升;但全球经济复苏乏力、国内经济增速回调将抑制物价水平的过快上涨。综合考虑各种因素,预计2011年CPI上涨4%,PPI上涨6%。

  展望2011年,我国将加大结构调整力度,把防止通货膨胀作为宏观调控的重要任务,使货币供应和信贷增长向常态化回归,但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仍是基本要求。因此,政策调整将是逐步的,这决定了2011年不会发生严重通胀,但由于物价的惯性特征,2011年价格走势仍将呈上升态势,初步预计2011年CPI上涨4%,PPI上涨6%。考虑到前期已积累了充裕的流动性,农业生产基础脆弱,资源价格改革压力较大,2011年不排除农产品、能源资源类产品和劳动力价格快速上涨的可能,应予以重点关注。

  从目前来看,支撑物价上涨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八大因素:

  (1)今年将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将给经济增长注入新的动力。经济结构调整和消费升级将使内需进一步扩大,经济增长的动力将转向内需特别是国内消费,降低对外依存度。

  (2)国内充裕的流动性对物价上涨形成支撑。我国货币供应量和贷款的高速增长,目前并没有引发物价水平的大幅上升,考虑到货币供应和物价变化之间存在一定的时滞,未来一段时间物价上涨压力较大,预计到明年会逐渐释放出来。

  (3)资源价格形成机制改革将不断推进。这些改革都将涉及生产资料价格调整,直接影响资源价格水平,间接地带动PPI上升,水电气价格的改革将直接推动居住类价格上涨,并最终带动CPI的上升。

  (4)粮食价格仍将继续上涨。2011年,粮食价格仍将保持稳中有升的态势。除粮食外,肉禽价格也将上升。随着收入水平提高和城市化加速推进,人均畜产品和水产品消费量将快速增长。

  (5)劳动力成本快速上升。当前,我国劳动力的供给结构正在发生变化,劳动力成本,尤其是低端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沿海地区农民工工资水平明显提高,2010年各地普遍提高了最低工资标准,成本推动物价上升的因素不断增加。

  (6)美元持续贬值令输入型通胀压力有所加大。继续维持低利率政策和实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已成为美日欧经济政策的主旋律,推动套利资本进入商品市场逐利,导致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持续走高。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的上涨必然要传导到国内工业生产领域,引起物价上升。我国强劲的经济增长和人民币升值预期吸引了热钱的快速流入,增加了管理通胀预期的难度。

  (7)我国目前正处于新一轮价格周期的上升阶段。从2009年8月至今,目前正在经历第四轮波动的上升阶段,已持续15个月。CPI不断在微幅震荡中上升的态势表明,本轮物价的上升期还没有结束,未来仍将持续一段时间。

  (8)翘尾因素明显升高。经初步测算,2011年翘尾因素为2.3%,比2010年高1.1个百分点,将在一定程度上拉升2011年物价。

  从抑制物价过快上涨的因素看,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

  (1)国家控制通胀的能力较强。针对去年10月份食品价格上升较快的状况,国务院于去年11月19日公布16项措施稳定消费价格总水平,短时间内已初见成效。目前我国利率水平较低,加息空间较大,因此,国家控制通胀的能力较强。

  (2)全球经济复苏依然脆弱。总体来看,2011年世界经济有望保持复苏状态,但仍没有找到新的增长动力,世界主要经济体的内外部重新平衡都还未取得突破,因此世界经济没有进入稳定增长的发展阶段,复苏进程缓慢和曲折,经济增长速度将有所放缓。据IMF预测,世界经济2010年增长4.8%,2011年增长4.2%。

  (3)国内经济增速将有所放缓。尽管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但经济增长也面临世界经济趋缓、人民币升值压力增大、出口形势不容乐观、消费快速增长的难度较大和过高的投资率和对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限制使投资高增长难以为继等诸多困难,导致国内经济增速将有所放缓。

  (4)产能过剩对物价快速上涨形成抑制作用。我国产能过剩情况较普遍,统计数据显示,我国有21个行业存在不同程度的产能过剩,多数商品供过于求,这种局面对通货膨胀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5)房地产调控政策有利于遏制房价快速上涨。国家高度重视对房地产的调控,在政策层面上有2010年4月份的“国十条”和9月份七部门联合出台的“五项措施”以及部分地方政府出台的补充措施,在供给层面上则加大了土地的供应和保障房的开发建设力度,在资金层面上严格限制房地产企业融资。这些措施已经收到效果,房价总体趋于稳定,即将开征的房产税将对房价产生进一步的抑制作用。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分享到:
留言板电话:400690000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