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我是股民 20年的股民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12月15日 17:22  深圳商报

  深圳商报记者 李玲  目前中国股市1.36亿的参与人群,数十万亿的市值股票,散户仍是资本市场中的重要力量。20年来,正是这群追逐财富的股民不离不弃,支撑着中国股市的繁荣发展。

  在中国股市发展20年来,有一个群体不容忽略。我国的投资者结构与其他国家的一个很大区别就是,个人投资者占很大比例。从最初的不明白股票到底是什么,到彻夜排队申购新股;从对股市的狂热追捧,到冷静思考;从四处打探消息,到凭借经验冷静分析。20年后的今天,他们中有人成为了今天的“最牛”散户,也有人已经彻底远离了股市,不断有人离开但也不断有更多的散户进入。20年来,正是这群追逐财富的股民不离不弃,支撑着中国股市的繁荣发展。统计显示,目前中国股市1.36亿的参与人群,数十万亿的市值股票,散户仍是资本市场中的重要力量。

  最初买卖就在街边

  1985年1月,在改革开放的中国,上海延中实业第一次公开发行标准化的股票。而几天前,上海飞乐音响成套设备公司也发行了股票,但是它们都是面向公司投资者发行。随后,深发展、万科等老五股也加入到了发行队伍中。在大多数百姓对股票到底为何物还搞不清楚时,一些人开始尝试买卖股票,飞乐音响发行股票时曾创造了两万人排队的盛况。

  老股民陈阿姨告诉记者,那时候根本没有现在的证券交易公司,在网上敲几个数字就能进行买卖。万科、深发展等刚刚开始公开发售股票时,将认购凭证发到每家邮箱里,去银行办事也会被塞一张这样的纸,有人将这些“纸”随手扔了,也有人因此而赚得了人生的第一桶金。

  陈阿姨说,她的第一笔500股深发展是在朋友的建议下买的,后来听说价格每天都在上涨,就决定卖出。当时的散户股票交易就像市场一样简单,在蔡屋围附近,有人摆张桌子就现场收购。“我们当时也拿着一张写着股票名称的纸,写上数量后就站在马路边等待交易。如果有人愿意交易,就把凭证给他,对方直接付给我现金。”陈阿姨称,那时候也没有什么统一的价格,全凭现场沟通。有时候,甚至是一群人围着一个卖家争相竞价,就跟现在的古玩市场差不多。

  《股市动态分析》副主编赵迪在《资本的崛起》一书中描写了当时黑市火爆的场景。当时,深圳证券市场黑市交易现象十分普遍,黑市交易金额数倍、甚至数十倍于场内交易金额。包括黎东明在内的一些早期参与股市场外交易的民间人士都参与过黑市交易。黎东明在十多年后描述这段经历的时候,曾这样描述道,“当时大家以高于市场30%到50%的价格成交,成交之后就坐在地上数钞票,那时候治安很好……”客观地说,黑市交易是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中的产物,是在缺乏规范制度约束下的市场行为,是监管缺失下的必然结果。

  1986年,上海试办了股票的公开柜台交易,1988年深圳经济特区证券公司也开始受理深发展的股票转让业务,到了1990年深圳已经有了10个股票交易柜台。“当时各个交易柜台之间同一只股票交易竟然还存在差价,这在现在来看是多么不可思议的事情。”今年50岁的吴先生对记者回忆道。当时,他用全部积蓄买了1000股已跌至94元一股的真空电子,5个月后每股竟然暴涨到800元以上。正当他在填单准备卖出时,妻子突然急匆匆地找到他说,听说另外一个柜台价格比这边要高一些,他们马上又赶到那个柜台进行填单。吴先生说,那个时候第一代“大哥大”手机买到家需要20000元左右,而且一机难求。但是为了能够及时了解各处行情、在股市中赚到更多的钱,很多人不惜下重金购入。

  直至1990年5月28日,深圳市政府发布《关于加强证券市场管理、取缔场外非法交易通告》,提出证券交易必须在证券中介机构进行,登记过户必须采取持股者与本人身份相符等措施后,黑市交易才逐步退出历史的舞台。

  疯狂只为一纸抽签表

  “我排了两天两夜的队啊!”1992年,一个来自江西的小伙子被清理出了购买股票认购证的长队,曾经绝望地喊道。很多深圳老股民对于当年彻夜排队,只为一张新股认购抽签表的年代仍然记忆犹新。那一年,中国证券市场刚刚起步,新股发行还处于摸索阶段。在沪深两地,股民通过购买抽签表,可以获得申购新股的权利。

  当时,在一级市场申购到的新股,在二级市场就意味着财富的成倍增值。1992年8月初,深圳新股的认购抽签表发售方案出台,8月9日至11日,以发售认购抽签表的方式发行5亿元新股,全市共设300多个发售点,每张抽签表100元,每10张抽签表基本保证能中1000股新股。彻夜排队、花高价购买身份证以提高中签率,成为了当时股民们最深刻的记忆。

  现在已经成为深圳某阳光私募基金经理的梁先生回忆道,他当时因为业务关系经常来深圳。1992年8月7日晚上到达深圳,无意中看到媒体的一篇报道:当年深圳计划发行A股5亿股,预备发售500万张认购抽签表,中签比例10%。梁先生说,1991年深圳新股认购抽签表首次发售时价格仅为1元一张,但此时抽签表的价格已经涨到100元一张,8月8日至9日两天在全市300个网点发售。每张身份证限购一张抽签表,每人限持10张,每张中签表可认购1000股股票。看到这条消息后,他就赶到最近的银行排队,没想到当时银行门口已经开始有人在排队了。

  老股民谢辰告诉记者,当时深圳当地股民及全国各地股民迅速组成了百万抽签表大军,从全国各地收集了成捆整包的身份证,赶往深圳,并以每人每天50元的报酬雇佣了大量的民工排队。更多的是珠三角“三来一补”的工厂老板收集了厂里工人的身份证,派出了抽签表小分队,每人每天发50元工资、包一日三餐,这个工资水平在当时来说是很高的了。

  不仅是深圳,上海、重庆等全国很多城市的投资者,都因为这一纸认购证而获得了拥抱财富的机会。在上海,最为著名的是在上海股民中人称“大老李”的李双成,他原本是上海某厂的一位锅炉工,后来到上海一家私营企业做了厂长,虽然在认购证发行前已投身股市,但并没有暴富。看到认购证发行,他认为这是政府给予老百姓的一次公平机会,一下子买了3000张,他的人生从此彻底改变,跻身于上海富豪之列。从此,他专心进行股票买卖,并且创办了一个名为“万国和平俱乐部”的股市沙龙。20年来,李双成的炒股生涯伴随中国股市的涨跌而起落,经历了多次熊市,但由于他有依靠认购证得到的财富所积聚的雄厚实力支撑,因此一直屹立在市场,成为一个公众熟知的代表性人物。

  曾经炒股全凭消息

  “那个时候炒股全凭消息,不管是机构还是个人,消息满天飞,只要能抓得住,一夜暴富也不是什么新鲜事。”深圳某私募基金经理这样向记者描述了上世纪90年代初期投资股市的心得。最初的一批股民几乎是在懵懂的状态中进入了股市,对他们来说技术分析、基本面分析等几乎就是一片空白,有消息比什么都重要。

  1993年10月7日是让康平一辈子都难忘的日子,前一天一个朋友神秘地告诉他延中实业有消息、赶紧进。当时虽然这只股涨幅已经达到了34.43%,但是看着朋友肯定的表情,他决定买200股。第二天,这只股又大涨,股价一下从20多元跳到了最高42.2元。全部卖出后,仅仅一天的时间就赚了3000多元,这在当时并不是一个小数字。这一股价异动后来被证明是由深圳宝安集团通过二级市场收购上海延中实业引起的,这让他第一次体会到在股市中一夜暴富并不是童话,也让他第一次认识到股市中“炒消息”的重要性。后来跟着消息,康平还陆续操作过长虹、闽闽东等个股,几乎从未失手,个人资产也一度上升到百万元以上。但是最终康平还是栽在了一只消息股上,2006年他将数年炒股积累的大部分资金全部投向了现在的ST圣方。当时消息源很肯定地告诉他,公司在某处有金矿,即将于近期公告。于是他全仓进入,没想到等来的却是重组失败的消息,至今公司仍处于停牌状态。他表示,从那之后他再也没有轻易相信过任何消息,特别是对具有重组概念的ST股开始敬而远之。

  “1995年之前,基本上是跟着消息瞎炒股,就是赚钱也拿不住,在股市里跑龙套,赚的钱都交了学费。”第一代股民吴耀华回忆。但从1995年开始,已经成为职业股民的他认识到炒消息不行后开始发奋看书,慢慢总结出了一套纯技术方法,至今依然保持良好的收益率。他身边一些朋友,在经历资产归零后埋头学习投资方法,至今也有不错的收益。但同时,他也有很多朋友在1994年前后都曾有几百万的证券资产,纯粹地跟着消息走,经过五六年大起大落,最后倒欠证券公司二三十万元,从此退出股市。

  2008年的大熊市,让很多投资者资产一下子缩水大半。很多投资者伤透了心,甚至发誓不再炒股,“防火、防盗、防股市”、“珍惜生命、远离股市”成为当时提起股市的流行说法。但数字表明,经历了2009年的单边上涨行情后,投身于股海中的投资者数量并未减少。有业内人士认为,很多散户经过数年的积累,操作手法日趋成熟,也因此“最牛”散户频频出现,我国的投资者正在走向成熟。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分享到:
留言板电话:400690000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