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12月19日,上海举行上海证券交易所开业典礼,时任上海市市长的朱镕基在浦江饭店敲响上证所开业的第一声锣。
1991年7月3日,深圳证券交易所正式开业。
1992年1月19日,邓小平开始对深圳进行为期四天的视察,在了解了深圳股市情况后,他指出:“有人说股票是资本主义的,我们在上海、深圳先试验了一下,结果证明是成功的,看来资本主义有些东西,社会主义也可以拿过来用,即使错了也不要紧嘛!错了关闭就是,以后再开,哪有百分之百正确的事情。”
1992年8月10日,深圳发售1992年新股认购抽签表,发生震惊全国的“8·10风波”。“8·10”之后3天,上海股市也受影响猛跌22.2%。上证指数暴跌400余点与5月25日的1420点相比,净跌640点,两个半月内跌幅达到45%。
1992年10月12日,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成立国务院证券委员会的通知》。
国务院证券委员会主任由时任国务院副总理朱镕基兼任,副主任为刘鸿儒、周道炯。同时国务院决定成立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受国务院证券委员会的指导、监督检查和归口管理,刘鸿儒任证监会主席。
1995年2月23日,上海国债市场发生“327风波”。“327国债”事件之后,国债期货市场仍动荡不安,同年5月中国证监会暂停国债期货交易试点。
1998年12月29日,酝酿5年多的《证券法》终于获得人大常委会的通过。该法于1999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它是中国证券市场健康发展的强有力保障。
1999年5月19日,“5·19”行情启动,一开盘网络股启动,领头的是东方明珠、广电股份、中信国安等,沪市上涨51点,深市上涨129点,随后大盘一片大红,一直延续到2001年。
2001年1月初,经济学家吴敬琏抛出“赌场论”,怒斥股市黑庄,接着又引发市场有关中国股市“推倒重来”的观点。旋即招来经济学家厉以宁、董辅礽、肖灼基等的反击,发出要像对待婴儿一样爱护股市的“学费论”,国内掀起股市大讨论。
2001年6月14日,国有股减持办法出台。沪指创下此前11年来新高2245点。7月26日,国有股减持在新股发行中正式开始,股市暴跌,沪指跌32.55点。10月22日晚9时,中央电视台报道,国有股减持办法暂停,证监会宣布首发增发停止国有股出售。
2002年6月23日,国务院决定,除企业海外发行上市外,对国内上市公司停止执行关于利用证券市场减持国有股的规定,并不再出台具体实施办法。次日爆发“6·24”行情,井喷行情呼啸而出。
2004年1月31日,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关于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的若干意见》,史称“国九条”。
2004年,南方、汉唐、闽发、大鹏等靠“坐庄”为生的券商,资金链断裂后难以为继,或被接管或被清盘;多年来威风八面擎“庄股”大旗的德隆系轰然倒下。
2005年4月29日,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启动。
2006年6月19日,深交所重启IPO第一股——中工国际上市。
2007年5月30日,“5·30”大跌。财政部上调印花税税率,由千分之一调整为千分之三。当天,两市大盘大幅跳水,900余只个股跌幅超过9%。在随后的几个交易日中,市场的调整幅度更是超出了所有人的预期,多数股票甚至连续出现了5个以上的跌停。
2007年8月23日,上证指数达到5000点,10月15日,上证指数突破6000点。2008年10月5日,证监会宣布,将正式启动证券公司融资融券业务试点工作,按照“试点先行、逐步推开”原则进行。
2009年10月30日,创业板正式揭开了帷幕,28只股票齐发的壮观场面,也刷新了中国股市多股齐发的历史纪录。
2010年4月16日,筹备多年的首只股指期货——沪深300指数期货合约正式上市交易,挂牌基准价定为3399点。
(深圳商报记者 黄炎)